轨道故事|一封情书,写我与3号线的故事

轨道故事|一封情书,写我与3号线的故事

轨道故事|一封情书,写我与3号线的故事

3号线又收到情书啦!

这次的主人公是位小姐姐

名叫“淡馨”

我们一起来看看她与3号线有怎样的故事吧!

轨道故事|一封情书,写我与3号线的故事

“我住在园博园,在七公里上学,在四公里上班。3号线刚好串起我人生中的三点一线,连接着我的生活、青春与未来。”今年25岁的淡馨说,每日看着窗外飞速驶过的3号线,内心思绪翻涌,于是有了写情书的想法。

轨道故事|一封情书,写我与3号线的故事

我的青春里,有一抹3号线的蓝

情书的开篇,是回忆青春。“我的青春有一抹蓝色的记忆,是3号线的蓝,看着很干净清爽。”7年前,淡馨考上位于七公里的重庆交通大学。喜欢看书的她,时常坐在学校图书馆6楼靠窗的位置,透过落地窗,看呼啸而过的3号线列车。

“手机里有很多关于3号线,关于青春的回忆。”淡馨说,看到这些照片,就会想起3号线上的青春——乘3号线去解放碑跨年;乘3号线转2号线去听周杰伦演唱会;乘3号线和男朋友去凤凰……

“我与交大众多学子一样,我的青春,最精彩的记忆都有着3号线的那一抹蓝色。”她在信中写到。

3号线,让我学会利用碎片时间

2015年毕业后,淡馨应聘到四公里一家公司工作,每天坐3号线上下班。虽然每天往返需要在3号线上度过2个小时,但她并不觉得劳累。她在情书中这样写道:“每天早上,是一次小旅行。一路上,我要路过两座‘岛屿’,跨越两座桥……从北一直到南,可是十里不同天呢。“

如今,她已经工作了3年多,让她印象最深的是半年前遇到的一个姐姐,“她三十多岁的样子,经常在金童路站上车,每次都穿得特别精神,经常戴着耳机学英语。”淡馨说,这是有文化的3号线,好些人都是用碎片时间进行学习。

淡馨说,后来自己也开始在车厢里背背单词做做题,在这样的旅程中,自己通过了公司两门考试和会计师的考试。

只要有3号线,晚上加班也不怕

“3号线挤,但也充满了爱。”淡馨说,去年冬天,一个小姑娘在车厢里晕倒了,车厢立马“热”了起来,有人扶她,有人让座位,有人打电话求助,有人给热水……

工作后,加班自然是少不了的。因为有3号线,加班也不怕,只要有它还营运着,淡馨就觉得安全,“晚上从南岸打车回渝北,要五六十块钱呢。”

“谢谢你载我走过青春,谢谢你载我继续前行。”淡馨说,她希望大家在3号线上更加礼让,让轨道交通变得更有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