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文化印記 莆田記憶l這座600多年的古建築,堪稱福建之最

#家鄉文化印記#城隍廟是一種道教建築,大多供奉有功於地方民眾的名臣英雄,是中國民間和道教信奉守護城池之神。

家鄉文化印記 莆田記憶l這座600多年的古建築,堪稱福建之最

城隍廟一般都建立在府、縣、衛、所的所在地。莆田荔城古為興化府治所在地,明洪武三年創建興化府城隍廟(即今廟前城隍廟)。城隍廟自創建後歷經宣德五年(1430年),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萬曆三十四年(1606年),崇禎四年(1631年),和清代至光緒年間,先後由地方府、縣官員和廟的主持負責維修或擴建。目前,興化府城隍廟是福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也是我省保存得最完整的明代古城隍廟之一。

家鄉文化印記 莆田記憶l這座600多年的古建築,堪稱福建之最

城隍神的存在據考據在周朝時候就開始有了,明朝的時候被朱元璋推崇併成系統地在全國推行。舊時候,興化府的官員要上任前需齋宿三日,等第四天早上由城內父老帶路來此城隍廟祭祀城隍爺,並對城隍神立誓要好好當個好官並且祈求治內安寧繁榮,如果能升個職什麼的也是最好的。

家鄉文化印記 莆田記憶l這座600多年的古建築,堪稱福建之最

興化府城隍廟的由來要追溯到南宋末年,當時蒙古軍隊長驅直入,大舉南侵。興化府腹背受敵,闊口裡人陳文龍時任興化府知軍的狀元,他奮起抗敵,誓死堅守興化府,最後不幸被俘,但他絕食反抗,為國殉節,被譽為"福建的岳飛"。陳文龍的叔叔陳瓚也傾盡家產,組織義軍,指揮家丁,巷戰殺敵,慘遭元兵車裂,以身殉國。太祖皇帝為弘揚陳氏叔侄護國庇民的赤膽忠心,詔令褒封陳文龍為福州府城隍爺,陳瓚為興化府城隍爺。

家鄉文化印記 莆田記憶l這座600多年的古建築,堪稱福建之最

每年農曆十二月二十五,興化府城隍廟就人來人往,不斷有信眾前來捐米或捐錢。而每年農曆十二月二十七,城隍廟把這些米和錢發放給困難群眾。這一“賑濟施捨”的信仰習俗已經沿襲600年,凝成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並以"寓教於俗"的鮮活生動的文化形式傳承下來。(圖片來源:自掛東南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