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的幾種假壺,難怪那麼便宜

注 漿

“注漿”本身是一種陶瓷製造中的工藝,上個世紀五十年末六十年代初的時候,紫砂行業為了提高生產率借鑑了它。一開始是採用紫砂礦砂原料磨成泥漿狀,注入到事先做好的石膏模具中,因為石膏具有很強的吸水性,所以短時間內脫開模具就能得到壺坯,但實際上這種做法已經使壺背離了紫砂的本意。磨成泥漿的紫砂原料成型後不再具有原來的砂質成分,各方面性能都大幅度下降。

典型的幾種假壺,難怪那麼便宜

(把泥料兌入水等東西攪拌成泥漿倒入模具,藉助石膏模具吸水,之後脫模成型)

紫砂泥料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可塑性好,容易成型,而磨成細膩的泥漿之後製作一個壺坯反而更加麻煩,因為紫砂原料黏性比較大,使得這種壺坯更難以修整。於是這種工藝宣告失敗。

典型的幾種假壺,難怪那麼便宜

(看著複雜,卻又粗製濫造的注漿壺,上面的浮雕毫無生氣)

但是隨著後來的工藝革新,也是由於隨後的紫砂壺市場的復興,“注漿”壺再次粉墨登場。這次甚至不再用紫砂礦砂來製備泥漿,而採取了其他的一些陶土加上“水玻璃”(所謂的水玻璃就是硅酸鈉的水溶液,在建築行業中普遍用做粘合劑和補漏劑)製成。此時,不管是從原料上講,還是從工藝上說,這種注漿壺已經不能劃為紫砂壺一類了。但現在市場上還是有大量的注漿壺刷上一層紫砂泥漿之後被當作紫砂壺來賣。注漿壺因為原料和工藝成本低,品質也低,所以價格非常低廉。一把注漿壺通常只有幾塊錢,即使配成一套茶具來賣,一般也不會超過100元人民幣。如果您在市場上碰上價格異常低廉、還附贈N多其他杯碟之類的“紫砂壺”,那就要小心了。

典型的幾種假壺,難怪那麼便宜

典型的幾種假壺,難怪那麼便宜

(注漿後壺內會有小的孔洞,注漿留下的)

這時候只要仔觀察一下手裡的壺,您就會發現各種端倪。注漿壺,因為原料是泥漿,所以截面上看起來會非常細膩,沒有什麼砂質感,手指滑過感覺有點膩。同時因為漿壺是非紫砂陶土採用紫砂燒製方法制作的,所以—般來說都會顯得很粗糙。不是紫砂,想精緻也精緻不起來啊…

另外注漿壺的外表看起來亮而無華,乾澀刺手,反光厲害,好像是塑料的感覺,很不自然,即使刷了紫砂泥漿也無法掩飾。在壺的細節上,水平也普遍比較低,因為沒有紫砂藝人願意把精力和技藝浪費在這種贗品上,而且注漿壺一般也是批量生產、批量銷售的,缺乏單人細作的功夫。

當初的注漿壺失去了紫砂壺的獨特品性,現在的注漿壺則已經不算是紫砂壺,各位愛壺、買壺總要交學費,但交在這種地方是不值得的!好在真李逵和假李鬼始終相差千里,紫砂壺和注漿壺只要瞭解其製作原理、仔細觀察實物,還是很容易就能分辨的,朋友們無須過於擔心。

注:下附註漿壺,讓廣大壺友更好的分辨何為注漿壺

1.抵擋注漿壺

幾塊錢一把。所以工藝就很差勁了,脫摸以後基本就不修理了。最容易看的就是在手柄,壺蓋處有灌漿痕跡。

2.中檔注漿壺

這個檔次的灌漿壺已經有了精修和刻繪了,粗看還是很漂亮的。但是由於工藝的原因這類壺還是高目玻璃水工藝,所以外表賊亮,份量明顯比正常紫砂壺輕。手感很輕,斷面有朱泥類的瓷化現象。下面看下我買的灌漿壺碎片,已經敲碎。

典型的幾種假壺,難怪那麼便宜

典型的幾種假壺,難怪那麼便宜

3. 迴避價格便宜、怪異器型

我們要知道器型的線條越多或者複雜工藝就越難。且不說全手難做,模具都是很複雜的工藝。所以如果見到器型複雜價格便宜最好迴避,比如下面照片:

典型的幾種假壺,難怪那麼便宜

【手拉壺】

機械操作,下面一個馬達,上面一個圓盤。把泥料放在圓盤上,開關一開,馬達旋轉,利用慣性離心力,用手拉出一個壺型來。拉出來後切下,放置晾乾,再配壺嘴、壺把(都是灌漿製作),裝成一把茶壺,放置晾乾後再噴漿,經過燒製就可以成為手拉胚茶壺。它不屬於紫砂成型工藝。手拉胚壺一個人一天可以拉200-300個。

壺身外觀,不論粗細,分佈很均勻;壺內有螺狀條紋紋理;添加高嶺土成份;撞擊聲效,硬度高,聲音尖銳。

典型的幾種假壺,難怪那麼便宜

【灌漿壺】

灌漿壺:把泥料放在球筒裡面打48個小時,就變成很細的摻瑪,然後再把漿灌到開好的模具裡面,等1-2分鐘拿出來,放置晾乾,就可以加工成茶壺了。它不屬於紫砂成型工藝。灌漿壺一個人一天可以灌300-500個。

壺身外觀,泥料目數細,無顆粒成分;壺內無螺狀條紋紋理;添加較多的玻璃水成份;撞擊聲效,聲音尖銳,硬度高。(硬度指燒製溫度)

典型的幾種假壺,難怪那麼便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