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爲佛弟子,應該感到光榮

成為佛弟子,應該感到光榮

光榮的佛弟子,意思就是說,我們成為佛弟子,是很光榮的。光榮的事情,光榮的身份,就很值得跟別人經常提起。

當然,現在讓我們去跟別人說我們是佛教徒,不知道別人會不會認為我們是很光榮的。不管能不能做到很光榮地去說,我們應該有一種光榮的心態。

為什麼會光榮?這裡給大家闡述一下。光榮的東西肯定是好東西,那麼沒有擁有這種東西,我們就應該去追求,去擁有。已經擁有了,就會去珍惜,珍惜了還想要更多,這就是很光榮。

作為一個佛弟子,你們可能因為各種的因緣來皈依,然後各種的因緣進行皈依之後的學修。

那麼我們應該有一種心態,覺得佛法難聞,佛陀難遇,真正成為聖者的僧寶也是稀有難遇。我們一旦遇上了,那麼就覺得非常幸運。

因此我們要去思考,遇到佛法之後,如果沒有老師,也沒有信佛的朋友,我們甚至都不會去想,這些佛經看了有什麼用處?修行佛法有什麼用處?就是連這樣的念頭都不會生起。也不會生起求解脫,求成佛的果位,沒有這樣的想法,因為我們覺得這沒什麼意思。

成為佛弟子,應該感到光榮

有很多人皈依了,問他為什麼皈依?

說:“我要成佛。”

問他為什麼成佛?

“因為佛經說佛是最高的。”

這些當然我們可以先記住,但是我們一定要努力地讓自己的內心有這種感覺。

這種感覺是怎麼來的?這種珍惜的,想解脫、想成佛的感覺,是靠學習、靠修行出來的。也就是說,我們學著學著,修著修著,它就會從沒感覺到有感覺,這就是進步。

既然大家,在座的已經都是皈依的佛弟子,那就應該明確目標,然後思考如何達到進步。

我們樹立了一個目標,比如說“我想生起一個真誠的,想求解脫、想求成佛的心”,這作為我們預定的目標,目標是要成佛和達到解脫。

成為佛弟子,應該感到光榮

得到解脫和想解脫這兩個,一個是終點,一個是起點。那麼現在我們樹立一個“我想發起解脫的心”,或者“我想解脫的心”,或者“我想真誠地皈依的心”,這也可以算是一個目標。

我們現在還沒有達到這個目標,這又成為一個起點和終點。我們首先要樹立這個目標,然後朝著這個方向努力。

那麼剛才我說了,我們要回憶十年前,在座的各位可能都沒有想過皈依,現在怎麼會想要皈依的?我們要想這種心是怎麼出來的。

同樣的,我們十年前對世界的認識,對人生的認識,對苦的認識也不一樣,那我們要回憶,這些是從哪裡來的?

我們分析下來,它不在我們的睡眠中,不在我們的單位裡,也不是在我們的書本,或者其他的書本里,也不是我們自己去搜羅來的。

那它是從哪裡出來的?仔細分析起來,是非常稀有難得而來的,這是諸佛菩薩的悲心和智慧的力量,使我們遇到了一些善知識,這些善知識給我們闡述了一些佛法的道理。

由於要讓我們發起解脫的心,他就會告訴我們,我們現在所處的情況,是一種困境。被誰所困呢?被業力所困,被煩惱所困,然後我們種種的不自在。

由於瞭解了這樣的狀況,我們就會不想要這樣的不自在,我們就想要得脫離這種不自在的解脫,我們就生起了追求解脫的心。仔細的分析,這就是法的力量。

所以,當我們看到一本佛經,一本對我們有啟發的(書),講苦集滅道的道理也好,講三寶的功德也好,或者某一位出家師給我們闡述的佛理,這些都可以歸結為三寶的力量。因此我們要重新認知,就是我們皈依之後應該如何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