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農村大量土地荒廢問題?

白小胡


現在農村務農的人也越來越少了,因為很多年輕力壯的人都離開農村打工去了,而一些上了年紀的老人也越來越沒有了勞動力所以農村閒置的荒地開始大量增加,有人可能會說那些離鄉打工的人完全可以把土地承包出去給別人種啊,老人也可以把地租了收地租還能養老這是多好的打算啊,不過話不是這麼說的,而且也不實際啊,先不說農村還有沒有足夠的人去種地,還有沒有人願意吃種地的這個苦。

就算是有人能種呢也得看是不是願意租地來種呢因為最近幾年農民的種地成本投入已經變的越來越高,但是糧食的價格卻一直沒有上漲,就算是國家有惠農補貼以及糧食直補這樣的補貼也是杯水車薪,一畝地辛辛苦苦經營一年下來收入最多也就一千多元。在農村一個普通家庭正常情況下也就四五畝地人均一畝地的樣子,有些山區地方因為耕地總量就比較少所以有些人家連四五畝地都沒有,前幾年農村還有很多人是願意承包別人土地來種的,一般都是家裡有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勞動力的家庭可能會承包三四十畝地來種。

因為一個勞動力一年能應付的了的最多20畝地但是兩個勞動力就算承包四十畝地一年辛辛苦苦下來收入可能就是4萬左右,但是一個成年壯勞力要是外出打工的話一年的收入都有四五萬,這樣算下來的話種地肯定是不划算了,所以近幾年越來越少的人種地了,當然承包土地的人也越來越少了,長此以往土地荒蕪的肯定會越來越多,大量的耕地都要被浪費。

對於大量土地被荒蕪的現狀國家也開始頒佈應對措施,首先最重要的就是把那些撂荒,拋荒的土地先積極利用起來,撂荒就是農民把那些長勢不好的背陰地放棄種植,一年一年就變成荒地了,拋荒的土地就是那些地理位置不太好的土地農民不願意種植直接拋棄了,過家出臺政策明確規定要把這些土地退耕還林,退耕還草。大面積的恢復林地和草地。但是這樣的決定貌似有點草率,因為不論肥瘦都要退耕的話還是會浪費很多耕地資源,應該把那些相對比較瘦的地用來退耕還林,而肥沃的土地還是用來做耕地使用很大程度上是很有利於農業生產的,總之這個分配一定要合理不能一概而論。


新農村的日與夜


0616部分地區的農村出現一些撂荒的土地是常見的,尤其是地形複雜,同時有靠近非常發達城市的地方,這種現象非常普遍,但是在平原地區這種情況還是非常少見的。

撂荒的原因無非就是大家都知道的,糧食價格低,地形複雜、地塊稀碎、勞動成本高,生活成本高,交通方便能夠找到新的收入來源,年輕人外出務工、老年人力不從心棄耕等等。

這種現象是好是壞呢,會不會長久存在呢,未來會有什麼樣的變化呢?我覺得這才是我們應該思考的事情。

撂荒說明除了土地產出,還有更好點的收入途徑能給農民來做出自主選擇,而不至於一直捆綁在一畝三分地上,這是市場經濟起作用的好的表現,也說明大家在思想認識上已經開始脫離了土地這一個生產資料。這種現象是好的表現,說明有了發展下一階段的基礎。

下一個階段是什麼,肯定是解決細碎土地、提高效率的規模化經營方式,也就需要進行土地流轉,讓新型經營主體來參與主導產業的建設發展。新型經營主體包括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種養大戶和家庭農場等。

這些經營管理農場的人會來自兩個方向的人,一方面是本地成長起來的年輕一代返鄉創業人員,家鄉感情濃有情感基礎和新思想新理念;第二方面,就是從外部系統輸入進來的新進入者,這些人可能會有技術有資金或者有其它優質資源,也能夠給地方帶來新的動力和發展機會。

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土地資源也會有此一循環。


農業引擎


我是農村人,對此深有體會,土地荒廢問題令人憂慮已是不爭事實,急待解決。究其根源還在於“大包乾造成的,由集體經濟變成小農經濟,嚴重地阻礙了農業的科學發展,開始幾年看似發展很快,實則是急功近利,撥苗助長式的,現在己經見光死。近年來國家雖然出臺了不少的三農政策,實則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不能從根夲上改變三農問題,改變三農問題必須有長遠的發展戰略,有破斧沉舟的魄力,土地流轉,家庭農場都不能改變根本問題,中國和歐美國家有著車質的區別,中國是社會主義國家,集體經濟是根夲,從體制上改變目前這種私營經濟,小農經濟式的家庭承包制,才是農業發展的必由之路。高科技,機械化不是一家一戶能完成的,土地流轉和家庭農場也有嚴重的侷限性,具有短期的逐利性,缺乏長遠的發展戰略驅動,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很多都已經失敗了。社會主義國家駐定要用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的形式來解決經濟問題,三農問題也是一樣。照搬歐美的東西註定失敗。只可惜了這一切可能只是痴人說夢。


路遙知馬力184370283


中國的地大物博,大片土地都被開發利用,有些被開發成住宅,有些被開發成旅遊景點,有些則開發成農業用地。但是,還有相當部分的土地沒有被開發,常年荒廢,這個問題在農村比較普遍。撂荒的原因有很多,如地塊稀碎、地形複雜、勞動成本高,糧食價格低,生活成本高,年輕人外出務工、老年人力不從心棄耕等等。造成此問題,原因如下:

一、思想觀念轉變。現在大家都往城市擠,城市發展迅速,吸引了一大批人進城發展,城市工作環境遠遠比農村環境好得多,就連中年的農民朋友都進城打工了,何況年輕的農村人,更抵擋不住城市的誘惑,也紛紛加入城市打工族的隊伍;

二、農產品價格偏低。農民朋友在原有耕地面積上種植的作物,其收入難以維持家庭開銷。大多數家庭夫妻倆會選擇一同進城務工,將孩子交給年邁的父母看護,這樣一來,收入會遠遠超過在家務農所產生的價值。

三、種養殖技術的缺乏,導致農民朋友不敢冒然前進。加之自然災害的頻發,農業風險大,因此農民寧可選擇進城打工,有穩定的收入來源,又可享受城市生活帶來的滿足感。

四、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落後,生活基建不完善,也是造成農民出走,到城市務工的一大原因。

綜上,中國的農村目前還是發展落後,大量的土地都沒有更好的利用起來,造成土地常年荒漠,解決方法,唯有政府加強引導,不斷完善農村基建,不斷支持和扶持返鄉創業的農民工,讓他們也能在農村過上穩定的生活,這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


農學谷


土地流轉是解決我國農村部分耕地荒廢的重要手段!

據糧油市場報瞭解,10月31日,《農村土地承包法修正案(草案)》(以下簡稱“草案”)首次提請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次會議審議。

土地經營權或可出租(轉包)、入股!

賦予第三方經營主體土地經營權,是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的一個重要內容。草案規定,土地經營權可以依法採取出租(轉包)、入股或其他方式流轉;第三方通過流轉取得的土地經營權經承包方或者其委託代理人書面同意,並向本集體經濟組織備案後可以再流轉。

對於土地經營權的擔保權能,草案使用了“融資擔保”的概念,包含了抵押和質押等多種情形,既解決農民向金融機構融資缺少有效擔保物的問題,又保持了與擔保法等法律規定的一致性。草案規定,承包方可以用承包土地經營權向金融機構融資擔保。第三方通過流轉取得的土地經營權,經承包方或其委託代理人書面同意,可以向金融機構融資擔保。

通過第三方經營,原本被荒廢的土地可以被重新利用起來,甚至發揮更大的價值!

我國土地流轉面積近5億畝!

據悉,目前,農村已有30%以上的承包農戶在流轉承包地,流轉面積4.79億畝。全國已有13個省份出臺了相關實施意見。

草案規定,承包土地的經營權流轉後,承包方與發包方的承包關係不變,承包方的土地承包權不變。

如何確保實行“三權分置”後不改變農地用途?草案規定:

承包方連續兩年以上棄耕拋荒承包地的,發包方可以收取一定的費用,用於土地耕作,連續三年以上棄耕拋荒承包地的,發包方可以依法定程序收回承包地,重新發包;

土地經營權流轉後第三方擅自改變承包地農業用途、棄耕拋荒兩年以上、給承包地造成嚴重損害或者嚴重破壞承包地生態環境的,發包方或承包方有權要求終止土地經營權流轉合同,收回土地經營權。

為了給予農民穩定的土地承包預期,草案規定,耕地承包期屆滿後再延長三十年。對此,全國人大農業與農村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劉振偉解釋:“穩定農村土地承包關係並保持長久不變,有利於堅持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堅持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堅持家庭經營基礎性地位,堅持土地承包關係穩定,核心是維護農民土地權益。”

我國糧食產量依舊穩定!

另外,從農業部獲悉,2017年,全國糧食生產大局已定,據初步預計,全國糧食產量將保持在1.2萬億斤以上,仍是一個豐收年。

所以,從全國範圍來看,撂荒的耕地數量算是少數,不會影響我國糧食安全大局。

《糧油市場報》官方賬號首發於在悟空問答!11.01


糧油市場報


農村土地荒廢是目前經濟運行的必然結果,就像農村很多地方小學合併一樣,在主要勞動人口不斷向大城市湧進的過程中,土地荒蕪是必然的事情。人都是經濟動物,加上現在目前人口流動比較自由,主要是有利的,總有人搶著做,沒有利益的,鞭子抽著照樣偷懶,土地荒蕪從另一個層面上說明,農民已經不靠種地活著了,這也是一件好事。因為大家都知道種地太辛苦,如果不種地照樣能活的好,誰還願意去種地呀。

目前限行制度也是造成土地荒蕪的原因,我國把土地按照不同的性質分類,其中農業用地不允許買賣和改變用途,說白了就是隻能種地,不能幹別的,一旦不種地了,那也只能荒著,是不允許幹別的事情的。

農村漸漸在衰落,這個是不爭的事實,衰落不一定就是壞事,如果都去城裡定居了,也是好事。最怕的就是,年輕時候城裡打工,年老了回到村裡,一看,自己最後幾十年生活的地方如此破敗,這種就比較難受了。


老一輩還對土地有著深厚的感情,下一代對土地的感情就淡漠很多了,零零後更是基本上沒去過地裡,或許有一天大部分人對土地的感覺,都會變得陌生吧。歷史總是向前發展,有些問題只是發展過程中必然會遇到的。


昭烈名臣


農村土地撂荒現象這些年越來越多了,正如題主所說,現在農村青壯年勞動力都在外面務工或者在外面上學後留在了城裡,成了城裡的一員。

從這些年農村大學生的數量來看,可以預見未來農村青壯年會更少。

這是經濟發展不可避免的現狀,總不能不讓農村青年進城吧?

從農業社會轉型到工業社會自然需要更多的工業性人才,農村青年進城也是大勢所趨。

至於土地撂荒現象的出現,更多是農業生產組織結構調整沒有跟上時代發展的問題。

雖說種糧收入低、種地收入低,是導致撂荒的主要原因。一畝地要是能賺十萬塊錢的話,肯定都搶著種。

但這只是表面原因,從深層原因來講,只有調整生產組織結構,讓新經濟體進入農村從事農業,才能解決根本問題。

也就是必須把撂荒的土地集中化起來,規模種植,才能有利可圖,也能解決撂荒的問題。

不然,撂荒問題會越來越嚴重,在外打工的農民工可能有很大一部分能回城,但是在城裡買房的80、90大學生,有幾個能回農村再種地呢?

所以呢?集中化、規模化種植必須提前佈局了。

【下載雲種養app,諮詢更多農業問題】


雲種養


農村大量土地荒廢,在我看來是這個時代發展必然會經歷的一個過程,而且也是時代進步的一個現象!


國家剛實行土地家庭責任承包制的時候,全國人民熱情高漲,而老百姓也漸漸解決了溫飽。時代變遷,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很多人發覺種田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生活的各種需求。這時候,膽兒大的人背井離鄉出去闖蕩了。


隨著外出的人一個個光鮮亮麗的出現在村裡,其他人也守不住自己的那點兒口糧田了。打工,成了大多數農民的選擇。有的是一人出去,一人守家種地。時間久了,人老了,也就慢慢的越種越少;而有些膽兒大的農戶,將家裡的田交個親朋,整家出門打工了。

到了這個時代,國家出臺了政策,鼓勵人民流轉土地,形成規模化、現代化的大型農場。這將有助於傳統農業的種植高效、高產、高質。

所以我覺得農田的荒蕪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農業規模化的速度,這對國家和人民來說都是一件好事!

認同的朋友一定點贊關注,希望大家能夠多鼓勵鼓勵,著迷丶大鄉村會認真寫出更多更好的回答!


著迷丶大鄉村


中國農村確實有很大的土地撂荒現象,但是市場糧食並不缺乏,甚至有供應過剩的現象,簡單講,與市場鋼材煤炭過剩,許多高鐵煤炭企業要從市場清除一個道理。夠吃過剩你還種,是傷害生產者。美國提倡土地休耕,給休耕的農民補貼,這是主要的農業補貼方式。美國補貼休耕的目的是減少生產供應,降低環保負擔。價格由供需決定,供應過多糧食就會跌價 ,減少供應實際上有利保持糧食價格穩定。許多人看不習慣土地在那裡閒置,好像把每一寸土地都種上莊稼才對得起地球,才不是浪費,可是沒有看見給環境造成的傷害,沒有看見糧食過剩價格總是在成本生產線上下。什麼是浪費?夠吃了你還種,把本來不適合生產糧食,硬要種因為不利於機耕糧食生產成本因為投入的勞動多成本很高的山地丘林都種上糧食,才是真正的浪費。有人說,我們市場上的糧食夠吃或者過剩是因為進口了糧食,如果不進口可能用自己的土地種糧食可能還不夠吃,為什麼自己有地不利用,去進口糧食呢?進口糧食既對農民不利,也對中國維護國家糧食安全不利,可是他不知道糧食生產付出的環境代價是很大的,而且勞動力也是資源,我們為什麼把資源用在那些貧瘠的土地上,生產沒有價格優勢的糧食,不去用勞動力資源去工廠生產更加有競爭力的工業品,然後出口實現勞動力更大的價值呢?


洋子146465305


目前以家庭為單位的農業生產的比較效益還是很低的。對於大多數青壯年勞動力來說,外出務工或者從事其他經營活動,有時兩三個月的收入就能抵得上在家務農耕作全家承包地一年的收入!



這個帳很容易算,農村人早就算的明明白白了!所以,才形成了從南到北農村的外出務工農民潮,為城市發展和工商業提供了大量勞動力!這就直接造成了農村勞動力的缺失,必然引起擁有廣袤土地的農村出現因缺少勞力而拋荒的現象!這是最根本的原因!



農業的效益不能提升的話,要根本扭轉拋荒的現狀是很困難的。目前國家已經把開發農村,發展農業提高到“鄉村振興”的戰略高度!可以說,在政策的支持下,將來農村的財富機會也是很多的,但應該不會鼓勵回到以前一家一戶的老路,在城市吸引了大部分富餘勞動力並將其逐步轉為市民的基礎上,國家通過承認和保障這部分農村人的農業財產性收入,以確保社會的穩定和長治久安,再吸引更多的有實力的農業企業、金融大鱷、工商資本和技術新秀來流轉集中農村土地,扶持和發展規模通村達鎮的大型農業產業化集團,不僅降耗增效,提高農業在世界上的競爭力,從而實現中國不單單是農業大國,還能成為農業強國這樣的夢想!



在這樣的過程中,拋荒現象也就自然消失了!

更多內容請關注頭條號“原生態農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