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治」有「理」,城市管理需爲羣衆找好「出路」

大眾網評論員 潘濤

從8月以來,整治超標電動三輪、四輪車作為菏澤市倡導文明出行的一項舉措,在市區全面執行。通暢、便利的街面已初現,但如何不讓數目巨大、價值不菲的超標電動三輪、四輪車報廢在市民手裡,也成了關乎民生利益的一道難題。

疏堵結合,方能彰顯治理的智慧。電動車治理進入穩定期後,在強力“治”之外,菏澤市區各街道辦開始介入“理”——以政府主導,提供場地,為市民搭建二手超標電動車的回收交易場所。“禁而不廢”解決了他們的後顧之憂,更獲得了市民的對禁行政策的理解和支持。

文明交通利在民生,整治行動勢在必行。曾幾何時,電動車超載、逆行、闖交通信號燈……種種違法違規的行為不僅影響城市文明,更帶來無法估量的交通隱患。“禁止超標電動車上路!”今年5月末,菏澤市政府公開舉行聽證會,廣泛徵求社會各界意見建議,分三個階段在市區開展超標電動三輪、四輪車整治。

治理的開始,源頭管理是關鍵。菏澤率先對超標電動車生產源頭進行了監管,8月15日開始,先後有45家電動車及配件生產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被停業整頓。但進入10月,隨著禁行區域的擴大,一些更根本的問題擺在了眼前,眾多市民手裡的電動車怎麼處置?

解民憂才能贏民心,菏澤政府主導搭建二手車交易市場是一妙招。在超標電動車整治行動禁行的近兩月裡,政府部門煞費苦心,想出了多種方法,以求贏得市民理解和支持。比如,10月19日,開發區丹陽街道辦事處趙堂社區為自行處置超標電動車的居民獎勵一輛人力三輪車,一天便發放100輛。次日,丹陽街道辦事處主導的超標電動三輪、四輪車的交易市場,5000多輛車、1萬餘人參會,現場交易3000輛。

在電動車治理中,殘障人士也得到安排。菏澤高新區交警部門為全區近百名下肢傷殘人士辦理小型代步三輪車“編號卡”,准許下肢傷殘、無登乘公交車條件、具備駕駛電動車能力的市民在禁行區域內過渡使用小型代步電動車。此做法在保證城區電動車專項整治行動順利進行的同時,又保障了下肢傷殘人員的出行。

本次超標電動車的治理,是一項系統的工程,同時也是“摸著石頭過河”。政府部門因地制宜,將政策與市民的利益掛鉤,禁行超標電動車的同時,及時掐住了源頭,同時也不讓市民價值不菲的超標電動車廢棄在家中,有效疏導了民間情緒,彰顯出了基層政府管理的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