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越作戰,他全身17處負傷腸子掉出體外,堅持戰鬥8小時後昏倒

對越自衛反擊戰,從1979年2月17日打響,雖然解放軍在1979年3月16日就全部撤回國內,但這場戰爭並沒有在那一天結束。在80年代,中越兩國在邊境上繼續爆發衝突,在老山、者陰山等地展開了激烈的戰鬥,很多解放軍將士為維護國家主權保衛領土完整而流血犧牲。

牛先民,1965年10月出生,陝西山陽人,1982年10月參加解放軍。1985年12月,牛先民隨部隊赴雲南前線參加對越防禦作戰。在老山前線,牛先民主動要求調到最艱苦、最危險的8號哨所參加戰鬥。戰鬥結束後,牛先民榮立了一等功,中央軍委授予他“戰鬥英雄”的榮譽稱號。

對越作戰,他全身17處負傷腸子掉出體外,堅持戰鬥8小時後昏倒

1986年7月,已經連續下了十幾天雨了,牛先民所在的8號哨所,觀察工事在大雨中倒塌。24日晚,牛先民和兩名戰友冒著雨水堅守在前沿陣地的交通壕裡,觀察越軍的動向。19點左右,牛先民聽到正前方不遠處有動靜,像是有人滑倒鋼盔撞到石頭上的聲音。牛先民立即把情況報告給了班長於澤忠。

班長命令牛先民繼續觀察,然後讓全班戰士做好戰鬥準備。為了試探敵人,牛先民找來一根木棍,用它頂起鋼盔露出掩體移動,很快就遭到了越軍的射擊。在越軍基本暴露目標後,牛先民和戰友們立即進行射擊和投彈。面對越軍至少一個加強排的兵力,全班戰士英勇戰鬥20多分鐘,打退了偷襲的越軍。

對越作戰,他全身17處負傷腸子掉出體外,堅持戰鬥8小時後昏倒

大約過了半個小時後,偷襲失敗的越軍經過休整後向牛先民所在陣地進行強攻。戰鬥中,越軍的一枚手雷落在牛先民右側兩三米處爆炸,將他炸倒在地上。牛先民爬起來後,抖了抖身上的泥土,搖了搖腦袋,才清醒了一點。他感覺身體好像哪裡不對勁,用手到處摸了摸,最後在腹部摸到了一團熱乎乎的東西,才發現腸子掉出來了。

牛先民將腸子塞進腹中後,將褲腰帶收緊一下,便繼續投入到戰鬥中。當他們打退越軍後,班長和戰友們才發現牛先民不對勁,將他抬進貓耳洞內,戰友們發現他全身有17處受傷,其中6處重傷,腸子都掉了出來,而且鮮血還在流。

對越作戰,他全身17處負傷腸子掉出體外,堅持戰鬥8小時後昏倒

班長對牛先民進行了緊急救護,讓他在原地休息。當越軍再次發起進攻的時候,牛先民聽到陣地上戰鬥十分激烈,便爬出了貓耳洞,爬到戰壕裡和戰友們一起戰鬥,打退了越軍的第三次進攻,守住了他們腳下的陣地。在身負重傷的情況下,牛先民和戰友們堅守陣地堅持戰鬥了8個多小時,最後昏倒在陣地上。

戰友們冒險將牛先民送到後方救護所進行搶救,最後又轉到後方醫院。經過搶救,牛先民活了下來,他的小腸被切除了40多釐米,在他身上取出了10多塊彈片。在醫院住了40多天後,牛先民在傷勢還未痊癒、身體還十分虛弱的情況下,堅持回到了前線,在前沿陣地和戰友們一起又堅守了6個多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