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紅,葉落,秋見霜

菊紅,葉落,秋見霜

一片滄桑中,我們迎來了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霜降。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九月中,氣肅而凝,露結為霜矣。”天氣逐漸變冷,露水凝結成霜,即為“霜降”。

菊紅,葉落,秋見霜

“十月寒露接霜降,秋收秋種冬活忙,晚稻脫粒棉翻曬,精收細打妥收藏。”我國黃河流域一帶出現第一次霜,被稱為“早霜”或“初霜”,農民們忙於播種三麥等作物。

千里沃野上,一片銀色冰晶熠熠閃光,樹葉枯黃,開始落葉。

一葉知霜降,一雨感深秋,秋,即將畫上句號。

【霜降氣候】

說起霜降,便會想起《西廂記》裡的長亭送別:“碧雲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

霜降時節,天氣也開始陰沉多霧,“陰陽怒而為風,亂而為霧”,厚雲鬱而四塞,萬物頹然。

“寒露不算冷,霜降變了天”,霜降到立冬,往往是北方一年之中氣溫下降速度最快的時段。

古人將霜降物候描述為:

豺乃祭獸,草木黃落,蟄蟲鹹俯。

菊紅,葉落,秋見霜

一候丨豺乃祭獸

豺狼將捕獲的大量獵物放在一起,像是在祭祀一樣。

二候丨草木黃落

不耐寒的植物停止了生長,草木樹葉四處凋零。

三候丨蟄蟲鹹俯

寒氣肅凜,曾經鳴叫和活躍的蟲類都垂頭不食,進入冬眠,不見了蹤影。

【霜降習俗】

習俗丨賞紅葉

霜降時節,該賞紅葉了。

菊紅,葉落,秋見霜

北方的深秋,一層秋雨一層涼,在天高雲淡中逐漸降溫了。大部分地區正是“霜葉紅於二月花”,植物一年生長進入最後的絢爛,飽滿的色彩和豔麗的美景令人流連忘返。

唐代詩人杜甫有詩云:“破甘霜落爪,嘗稻雪翻匙。”白居易也描寫過這樣的美景:“醉貌如霜葉,雖紅不是春。”輝煌而炫麗的美景,往往令人陶醉其中。

習俗丨吃柿子

俗話說:“霜降吃柿子,不會流鼻涕。”

霜降前後,柿子才完全成熟,皮薄、肉多、味鮮美。不但可以禦寒保暖,而且還能滋補筋骨。

在已有些蕭瑟的深秋天,這一抹紅火,就像暗夜深處的明燈,為你燃起生活的希望,彷彿在說“祝你柿柿如意”。

習俗丨吃鴨肉

在閩南有一句諺語,叫“一年補通通,不如補霜降”。

尤其當年新鴨養到秋季,肉質壯嫩肥美,營養豐富,能及時補充人體必需的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同時鴨肉性寒涼,特別適合體熱上火者食用,所以秋季潤燥首選吃鴨。

無論是吃鴨肉還是吃牛肉,都叫“貼秋膘”,祈求在即將到來的冬季裡身體強健。

習俗丨賞菊

南朝梁代吳均的《續齊諧記》記載,“霜降之時,唯此草盛茂。”

菊紅,葉落,秋見霜

古人眼裡,菊花有著不尋常的文化意義,被認為是“延壽客”、“不老草”、“候時之草”,成為生命力的象徵。

霜降時節,菊花盛開,蘇軾有詩曰:“千樹掃作一番黃,只有芙蓉獨自芳”。自古各地舉辦“菊花會”,喝酒賞菊,吟詩作對,賦詩潑墨,自得其樂,好不雅緻。

習俗丨吃蘿蔔

山東農諺說:處暑高粱,白露谷,霜降到了拔蘿蔔。秋後蘿蔔賽人參,蘿蔔是種家常菜,也被認為是秋冬的看家菜之一。

它營養價值較高,價格便宜,民間自古就流傳著“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處方”之諺語,現代也有人稱蘿蔔為“土人參”。

菊紅,葉落,秋見霜

【霜降養生】

霜降,天氣漸漸變冷。首先要注意保暖,外出時可戴口罩,避免寒冷對呼吸道的刺激。

其次,還要加強體育鍛煉,通過鍛鍊增加抗病能力,廣播操、太極拳、散步、慢跑、登山等都是比較適宜的運動方式。霜降後要減少秋凍,尤其要注意下肢的保暖。

此時飲食養生適合的是“平補”。要注意減苦增甘,補肝養腎,補助脾胃。

少吃冷硬食物,忌強刺激、暴飲暴食,還要注意胃的保暖。“春天吃花,秋天吃果”,白薯、山芋、山藥、藕、荸薺,都是這個時節適宜吃的食物。

霜降,是秋天的最後一次回眸。

霜降開始,便是落、是俯、是冰、是凍。霜降時,其氣慄冽,其意蕭條,是摧殘,也是磨礪。

菊紅,葉落,秋見霜

晚稻在野,晨起有霜。

阡陌寂寂,遠山紅黃。

天地充斥著被凝固的孤獨感,朝著冬的方向一步步前行。

晚秋時節的肅殺景象,最容易引人憂思,其實,入冬後的大雪紛飛,亦有動人的美感和樂趣。

時辰交替,四季更迭,但時光的美好,並不會變。

古人云:“天下之物,紆徐柔和者多長,迫切急躁者多短。人生壽夭禍福,無不皆然。”

在無邊落木蕭蕭下的時節裡,願我們調和身心,於淺霜紅柿間,奏一曲溫馨愉悅的深秋清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