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国工会十七大:听听杭州代表们的心声

聚焦中国工会十七大:听听杭州代表们的心声

会议期间,中工网推出了《建功新时代——中国工会十七大主题圆桌会》系列访谈,并进行图文直播、视频录播。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吴仁财作为嘉宾,围绕“困难职工帮扶、职工普惠服务”这一主题介绍了杭州市总工会的创新举措,其中杭州市总工会的智慧工会建设成为一大亮点。

聚焦中国工会十七大:听听杭州代表们的心声

代表访谈

吴仁财:利用互联网+工会 普惠化服务职工

杭州市总工会智慧工会建设是杭州市总工会落实党的中央群团组织工作会议精神,推动工会改革的重要举措和成果。从2015年9月开始设计开发,到2017年8月推出试运行,目前,参与各类服务项目的职工超200万人次,发放各类救助金、补助金、奖励金超过1.3亿元,各类服务满意率和办结率均达到99.9%以上。

1建立“两张网”,基层工会和会员更有凝聚力

第一张网是依托智慧云搭建智慧工会管理平台,把市、区县(市)和产业、乡镇(街道)、基层工会四级工会连接在这个平台上,推动无纸化办公和远程工作,实现工作协同、数据共享,有效提高工会工作效率。第二张网是开发了“杭工e家”APP,把职工、会员与市总工会连在了一起。

2整合“两个端”,工会服务更加便捷

在杭州工会网站上开发了用于电脑端的网上服务大厅,同步在“杭工e家”APP上开发了手机端,把网上入会、法律援助、杭工学堂、学历教育、春风行动、医疗互助、高技能人才奖励、杭州工匠、外来务工人员上大学、青年职工交友等48项服务项目放在网上,着力打造“指尖上的工会”,职工群众和基层工会干部足不出户就可以办理,实现“最多跑一次”甚至一次都不用跑,极大提高了服务速度。

3搭建“两个联盟”,工会会员获得感不断提升

一是搭建了“区县(市)和产业联盟”,在“杭工e家”APP上,为杭州所属的各区县(市)总工会和产业工会预留了开发接口,把各地各产业工会的普惠服务推到“联盟”这个网络窗口上,各地各产业的特色服务更具有针对性。二是搭建了“商家联盟”。逐步有序把市场化、社会化的一些优质的、普惠的服务推到APP上,运用工会组织和会员团体优势,为广大工会会员提供优质、优惠的服务,工会会员的幸福感更强。

4建立完善工会大数据系统,工会工作更加精准

依托智慧工会平台,开发完善大数据系统,进行大数据的统计分析,预判职工的行为趋势,精准把握职工需求,精准掌握工作成效,提供决策支持,预先储备足够的资源支撑,提供精准、对路和有效的服务。

代表心声

聚焦中国工会十七大:听听杭州代表们的心声

吕民华

杭州娃哈哈精密机械有限公司精机公司工段长

“这两天我认真学习了中国工会十七大报告和新的工会章程。学了之后让我倍感振奋。这两份重要的文件里都不约而同地指出:要厚植工匠文化,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倡导辛勤劳作、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吕民华动情地说,“这给我们所有的产业工人在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方面指明了方向,树立了目标。”

“很多人觉得工匠精神就是高高在上的,其实并不是。”在吕民华看来,劳模精神是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最好;劳动精神是忠诚企业,尽职尽责;工匠精神是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

他认为,大力倡导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对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大军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尊重劳动、崇尚技能、鼓励创造将成为社会的新风尚。

聚焦中国工会十七大:听听杭州代表们的心声

丁水娟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工会常务副主席

此次报告中提到的“拓宽服务职工领域。注重对职工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在做好物质服务、生活服务的同时提供更高水平的精神和文化服务”。而在《中国工会章程(修正案)》中,也新增了“重视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内容。

一般情况下,学校里较少存在劳动纠纷、维权等问题,但新形势下教师心理压力问题却日渐突出。去年开始,杭州市教育工会引进了“HEAP”员工心理关爱计划项目,促进员工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正是试点单位之一,丁水娟首先选择了在辅导员群体中运行,“辅导员主要面对的是学生,管理难度大,学校要求高,加上自身正是成家立业的年纪,家庭负担也比较重。他们的心态好了,也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丁水娟认为,通过学习报告更加坚信,从软性角度关心职工发展,工会还可以做得更深更细更实。

聚焦中国工会十七大:听听杭州代表们的心声

杨彬

杭州泽丰建设有限公司工程师

临网义工

因为从小的一场重病,杨彬经历了与疾病漫长的抗争过程。这段经历,让她格外珍爱生命,加上家风的影响,在她心中一直有着想要力所能及帮助别人的信念。

作为一名在群团改革中加入工会工作者队伍的公益人,杨彬说自己一直在思考如何将公益和工会更好地结合起来。

此次参加中国工会十七大,让杨彬感触最深的是报告中提到的工会组织建设问题——“做到哪里有职工群众,哪里就有工会组织,哪里需要做群众工作,工会工作就推进到哪里。”“推进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开发区(工业园区)工会建设。”“探索职工网上申请入会等方式,推动工会组织向新兴领域新兴群体延伸。”……

“做公益需要大量的时间,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是体制外的,或者年纪比较大闲赋在家的,整个群体比较自由、松散。我就在想,是不是可以通过工会这个平台,让他们找到更多的归属感。”杨彬说。让她感到骄傲的是,在杭州市临安区总工会的指导下,就在10月15日,杭州市临安区临网公益服务中心工会正式成立,100多名义工正式成为工会会员,这标志着杭州市临安区“两新”组织工会组建工作取得了新进展。

聚焦中国工会十七大:听听杭州代表们的心声

拍摄/浙工报特派记者 邹伟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