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 新思想 惠民幫幫團|靳紅英:如何做好村幹部

新时代 新思想 惠民帮帮团|靳红英:如何做好村干部

新时代 新思想 惠民帮帮团|靳红英:如何做好村干部

黨的十九大召開以來,邯鄲市持續掀起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熱潮。近日“邯鄲理論戰線”推出【新時代 新思想 惠民幫幫團】特色宣講優秀宣講稿特輯。邯鄲市“新時代 新思想 惠民幫幫團”特色宣講,組織黨員幹部、理論骨幹、農民宣講員和農牧、林果、蔬菜、醫療等技術人員,採取“集中+分散”方式,開展宣講“點單”特色服務,由群眾根據政策諮詢、種植、養殖、健康服務等實際需要“點單”,幫幫團“按需”精準宣講內容,精細政策解讀,精通幫扶服務,通過現場解疑釋惑、互動宣講,惠民、智民、樂民,不斷提升“理論宣講+技術幫扶”實效,持續深入地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基層、入腦入心,深受基層廣大黨員幹部群眾歡迎和好評,今天推出武安市委黨校教研室主任靳紅英的宣講稿,以饗廣大黨員幹部群眾。

新时代 新思想 惠民帮帮团|靳红英:如何做好村干部

如何做好村幹部

武安市委黨校教研室主任 靳紅英

各位領導,大家上午好! 很高興通過“邯鄲市新時代 新思想 惠民幫幫團”這個平臺和大家進行面對面的交流與學習。藉助這個機會,我就“如何做好村幹部”這個話題把自己的體會和感觸與各位領導作一交流,不妥之處請批評指正。目前,兩委換屆已經結束,新一屆領導班子已經走上工作崗位。講這個話題,一方面受咱們領導委託,另一方面也正合時宜。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今年的一號文件也指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目標任務是:到2050年,鄉村要全面振興,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全面實現。在廣闊農村,村支部和村委會是鄉村振興的“領頭雁”。要順利完成今年一號文件設定的目標,必須抓住支村“兩委”這個關鍵。 有人說,農村幹部必須要有一張能說會道的“八哥嘴”,有兩條不辭辛苦的“螞蟻腿”,有一副能裝酸甜苦辣的“惡水胃”。這些話都表明:現在基層工作難做,農村幹部難當,這都是鐵的事實。

從國家整體發展狀況而言:近年來,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國家的經濟實力在不斷增強,而廣大農村又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一環。黨和政府高度重視“三農”工作,中央一號文件就是其最鮮明的特徵。“中央一號文件”原指中共中央每年發的第一份文件。現在已經成為中共中央高度重視三農問題的專有名詞。中共中央在1982年至1986年連續五年發佈以農業、農村和農民為主題的中央一號文件。八年之後,自 2004年開始至今又連續發佈以“三農”(農業、農村、農民)為主題的中央一號文件。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主題是《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所以說黨和政府是高度重視我們農村工作的,並且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惠農政策:比如說新農合、最低生活保障、精準扶貧、農村危房改造、農機購置補貼、農村養老保險以及現在的農村幹部待遇問題等等,優惠政策很多,使廣大農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計劃經濟時代二元經濟結構體制給農村帶來的後遺症不可能在這幾十年中徹底消失。經濟學中有一個術語叫“木桶效應”,什麼意思呢?主要是指木桶是由很多木板圍成的,那麼決定這個桶最多能盛多少水,當然是由那塊最短的板決定,而三農問題就是這個木桶中最短的短板。也就是說,三農問題依然是我國的最大的問題,農民依然是我國最需解決和扶持的對象。習近平主席強調,中國要強,農村必須要強。而廣大農村目前由於受各方面條件的限制,仍然存在“農民苦,農村窮,農業脆弱”的現象,大部分農村仍然存在村官難當的情況。但無論怎樣難,這攤工作還得有人幹,村幹部得有人當。

從工作內容來看,村官難當依然是一個普遍現象。在我國所有的幹部中,我們這些處在基層的幹部最關鍵。黨在農村的各項方針政策,要靠村級組織來貫徹落實。村幹部是貫徹落實黨的方針政策的組織者和實踐者。俗話說:基礎不牢,地動山搖。農村基層工作是黨的全部工作的基礎,可見,當好村幹部,大到對我們黨和國家,小到對一個一個的廣大農民群眾是多麼的重要! 所以網上有一句提醒村兩委幹部的話,那就是“不要忘記自己肩上沉甸甸的擔子和責任”。實事求是的講,相對於城市而言,除個別經濟條件比較好的村子外,大部分的農村集體經濟還比較薄弱,加上近幾年的經濟形勢又進入新常態,農村目前面臨的環境越來越複雜,各方面的壓力越來越大。相反,老百姓的要求又越來越高,法律訴求意識比較強,動不動我要去上訪,小規模的上訪事件還好說,規模大了、不好控制了,會給我們帶來很多很多不必要的麻煩。所以說我們村幹部面臨的環境越來越複雜,農村工作很不好做。

有一位思想家曾說過一句話:“生活就是一臺戲,每個人都是戲裡的演員。”我們可以仔細琢磨這句話,很有道理。但是生活和演戲看似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無論是舞臺上的戲劇,還是平常的電視劇或者電視連續劇、電影,都會有一個劇本,都可以反覆推敲修改,在導演、劇務等一大批人的精心籌劃下,反覆排練、修改直至審核基本滿意之後,才會搬上舞臺、熒幕。它有一個總結、提煉、提高的過程。但是生活沒有彩排,每天都在直播。正因為如此,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珍惜自己這部戲,要時刻小心謹慎,如履薄冰,認真對待自己這部戲中的每一環,以免留下太多的遺憾。同樣,村幹部這段工作可以說是我們每個人生活過程中的重要片斷,由此引出我今天的第一個話題:

一、給了舞臺唱好戲

換句話說就是要從思想上對自己的身份引起足夠的重視。為什麼要這麼說呢?原因如下:

(一)、這個崗位來之不易

當下,我們農村選舉屬於直選,所以當選這個崗位需要付出不少努力和辛苦。老百姓常愛講一句話:別看人家的莊稼長得好,而要看人家費了多大勁兒、人家的地鋤了幾遍、下的什麼功夫、上了多少化肥。所以成功當選的每個人心裡都有酸甜苦辣,單從這一點上說,這個崗位來之不易,應該珍惜這個崗位。我不知道咱們在座的村子有沒有這種現象,但每到換屆選舉時,從網絡媒體上,我們可以看到,個別村子競爭是異常激烈的,甚至達到了白熱化的程度,導致選上的幹部也感覺心有餘悸,沒被選上的人的感受更是鬱悶不堪,甚至由於過份激動而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所以支、村兩委選舉競爭是非常激烈的,所以我們必須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崗位。

(二)、這個崗位非常重要

支、村兩委幹部處在什麼位置呢?從國家的角度來考慮,咱們這個群體處在“兵頭將尾”的位置。“兵頭”是因為我們都生活在農村,都是普通百姓中的一員。但是我們又代表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又是個帶頭人,所以說處在“兵頭”之位。“將尾”是因為支村兩委幹部又是幹部,現在有一種新的提法叫村官,這是對我們村幹部的一個定位。為什麼說這個崗位重要呢?主要原因是這個崗位是我們黨在農村各項工作的基礎,或者說是它是農村工作和黨的政策落實的最後一站。黨的各項方針政策都要通過我們在座的各位領導廣大農民群眾貫徹執行到位。村幹部要直接面對群眾,四面八方,三教九流,面面俱到。“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仔細想一下,沒有我們在座的村幹部,沒有黨支部和村委會的有效工作,這千條線和一根針就不能很好的結合起來,或者說不可能穿針引線。如果想穿上針,引上線,必須通過廣大農村兩委幹部辛勤努力。

(三)、國家對這個崗位非常重視

2009年,中組部發布的《關於加強村黨支部書記隊伍建設的意見》中,其中一項重要內容就是村黨支部書記“一定三有”。由此開始,“一定三有”就成為國家和地方的一項長期的政治任務。 到目前為止,這項工作一直在不斷深化,工資待遇也在不斷提高。“一定”是指定權責、立規範;“三有”是指收入有保障、幹好有希望、退後有所養。“收入有保障”好理解,因為原來支、村兩委都是從村上開支,經費不能保障。但現在都有工資收入,並且在不斷提高,所以說“收入有保障”。“幹好有前途”,就是說如果年齡、素質、能力等各方面條件具備,國家也從支部書記這個崗位裡面,或者可能從更大的範圍裡選撥考取公務員。這樣使一批批優秀能幹的支部書記脫穎而出,尤其是年輕同志,如果能夠成功考取,自己的人生將會發生質的轉變。這就是要鼓勵符合條件、有能力的人多學習進步,或者說使咱們村幹部這個群體有了更好的出路和機會。“退崗有保障”,退崗之後怎麼辦?國家也不斷在探討村幹部待遇問題,連續任職一定年限的村幹部,達到一定標準以後,可以幫助解除他的後顧之憂,目的也是想通過行之有效的措施,把這一群體的積極性調動起來,讓他們更加努力地工作。足可見,國家對這個崗位非常重視,而且會越來越重視。

(四)、這個崗位是一種榮耀

村官雖小,責任很大。大到新農村規劃和村裡的重大事務,小到柴米油鹽,直接和老百姓發生聯繫。如果我們在任期間,盡心竭力地為家鄉父老辦一些實事,那麼將是我們個人、家庭乃至一個村的一種榮耀,或者說是一種驕傲。所以說這個崗位是一種榮耀。那既然登上這個舞臺,我們就要積極響應十九大的號召,努力做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

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簡簡單單的九個字,卻包含著十分豐富的含義。習近平總書記當年在延安梁家河的知青歲月就是這九個字最生動的寫照。我們不妨從他的七年知青生活中尋求答案。

1、只有懂農業,農村發展才有保障。黨員幹部必須充分結合當地農業特色、農村現狀、農民基礎,徹底弄明白“發展什麼”、“怎麼發展”、“發展成什麼樣”等現實問題。為農業發展提供保障。習近平剛到粱家河時,對那裡的生活極不適應,幾個月後,回京探親,但因為失去了北京戶口,當地公安局將他當作“倒流”人口抓了起來,而且一關就是四五個月。五個月後,當他再次回到粱家河,則下定決心,斬斷歸途,一輩子紮根農村。從此,他接受艱苦生活的磨練,過了“跳蚤關、生活關、勞動關、思想關”。同時,他虛心向當地百姓學習,掏地、挑糞、耕種、鋤地、收割、擔糧,別人怎麼做,他就跟著學。遇到不懂的問題,他就向村裡人請教,漸漸地把所有農活都熟悉了,成了種地的好把式。農閒時的冬季,他和當地村民一起打壩。炸掉凍土,掏土、推車拉土,夯土,相當艱苦。農曆二三月,陝北凍雪剛融化,寨子溝打水墜壩,習近平捲起褲管,光著腳,站在刺骨的冰水裡幹活,一直從清晨忙到深夜。在他當選支部書記之前,他和鄉親們一共打了四處大壩。1969年,粱家河玉米畝產400斤,壩打好以後,畝產達到800斤。他擔任支部書記以後,先後還辦起了鐵業社,代銷店,縫紉社。打壩造地,多種經營,1974年梁家河糧食總產量人均689斤,一個工日分紅0.72元。正因為他紮根農村,懂農業,使粱家河的農業生產水平有了顯著提高。

2、只有愛農村,幹事創業才有奔頭。不可否認,農村如何建設、環境如何整治、村民如何團結、文化如何引導……這些都是困擾基層幹部的難題。但同樣的,農村正因為沒有城市的高樓大廈、寬闊道路,沒有城市的車水馬龍、霓虹滿目,才多了那一份寧靜祥和,給基層幹部定下心神、努力工作、專心服務提供了良好機會,在沉澱中成長、成熟、成才。黨員幹部要熱愛農村,主動融入農村、深入基層、上到一線,堅決做到“先農民之憂而憂,後農民之樂而樂”。 農村才會大發展。1974年,習近平當選梁家河支部書記以後,一直琢磨著能為改變粱家河面貌做些什麼,靈感在苦苦思索中不期而至。一天,《人民日報》刊載的千里之外的四川大辦沼氣的報道深深地吸引了他。辦沼氣,不僅能解決農村能源問題,解放生產力,還能對廁所糞便進行處理,提高農村公共衛生水平,更能解決農村肥料問題,提高糧食產量。沼氣,就是解決農村生產生活的一把鑰匙。所以,他決定在梁家河建沼氣池。可沼氣是一個全新的事物,四川和陝北氣候差異很大,這把源自四川的鑰匙能打開陝北的鎖嗎?但他沒有被困難嚇倒,隨後便費盡千辛萬苦,到四川學習經驗和方法。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反覆試驗,破解一個又一個難題,頂住各種壓力,足足忙了半年,從農閒的1 月份直到夏天的7月份,他如同一個高速運轉的陀螺一樣,在信念堅守和艱苦努力下,建成了陝北延川縣第一個容量約8立方米的沼氣池。“沼氣不過秦嶺”的謬言不攻自破。經過一年半的時間,至1975年8月,梁家河共建34口沼氣池,解決了43戶社員的點燈做飯問題,基本實現了沼氣化。在習近平的帶領下,梁家河的面貌發生了很大變化。所以,我們要向習近平一樣,只有愛農村,幹事創業就會有奔頭。

3、只有愛農民,履職擔當才有後勁。粱家河有個社員,不愛參加村裡的集體勞動,遊手好閒,偷雞摸狗,被列入公社“管制分子”名單。一次,他偷隊上的蔥時,被抓了個正著,按慣例要開批鬥大會,但習近平沒有罵他,而是一條一條給他講道理,要他改正錯誤。這名“管制分子”聽了直點頭,說:“我以後要向北京娃學習,可不能再偷了。”果然,這名大家眼裡的“二流子”開始轉變,積極參加村裡的勞動,成了一名好社員。習近平的這種處理問題的方法讓粱家河人打心底裡佩服。習近平在任支部書記期間,就是這樣尊重人,幫助人,進而團結人,對農民多了一些理解、包容和愛護。他把自己當作梁家河的一分子,努力實現與農民戮力同心、同頻共振,想在一塊兒、幹在一塊兒,把“用真情”“解真難”作為一切服務農民工作的基礎,為促進農民的全面發展匯聚合力,為履職擔當有後勁奠定了基礎,同樣值得我們每一個村幹部學習。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當今,在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的關鍵時刻,我們廣大農村需要一支有責任、有擔當的領頭羊,他們應當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是一支高素質的工作隊伍。我們今天登上這個舞臺,就應該努力做新時代的農村帶頭人。

二、理順關係定好位

我們支、村兩委幹部上任以後,首先面臨的是要找準自己的位置,妥善處理好方方面面的關係,才能為順利開展今後的工作奠定基礎。那麼需要我們理順哪些關係呢?

(一)承上啟下,處理好與鄉鎮黨委政府的關係

黨支部、村委會要對上級黨委政府負責,要服從於鄉(鎮)黨委的領導。這也是我們黨的一個組織原則,我們黨的基本組織原則就是“個人服從組織、下級服從上級、少數服從多數、地方服從中央”,這也是講黨性、講政治、顧大局的具體表現。作為黨支部、村委會要堅決配合上級的工作,不折不扣地完成上級交辦的各項任務,這是最基本的。我們在一些文件裡經常會看到,要不斷增強鄉鎮黨委駕馭全局的能力。什麼叫“駕馭”?“駕”從字面上理解,就是這項工作要加勁幹、立即幹、快馬加鞭、雷厲風行,我們可以把它理解為趕車。“馭”,就是這件事不能辦,或者說這件事需要再等等,也叫令行禁止。我工作多年,也搞過不少調研,或多或少地與鄉鎮領導幹部接觸過,從他們的言談中,什麼樣的村幹部算是好乾部呢?

“聽話兒、幹活兒、不找事兒。吃苦耐勞不挑刺兒。”黨委政府每年都要安排部署很多工作,例如搞新農村建設,後進支部建設,精準扶貧,各項惠農政策等工作,鄉黨委政府如何來考慮安排這些問題,需要從全局出發。村幹部應該努力同鄉黨委政府保持高度一致。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現在有一些村,村集體沒有多少錢,但是村幹部外出創業,個人積累非常多,條件非常優越。但是作為村幹部要始終謹記一點:資金再雄厚,能力再強的支部書記或村主任,結交面再廣,認識的人再多,都應該自覺置身於鄉鎮黨委政府的領導之下。通俗的講,就是說水再大,也得從橋下過。如果水大不想從橋下走,要從橋上過,那就要出問題了。試想一下,如果一個村幹部認為自己能力無比,無視鄉鎮黨委的領導,很難想象他怎麼會把廣大農民群眾放到眼裡,怎麼會全心全意地把黨的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實到老百姓的身上,顯然是不可能的。自視高大,無法無天,這種私慾極度膨脹,沒有人監督,不受人約束,那不出事才怪呢!所以,我們在座的各位領導幹部一定要講規矩、講原則。在其位,謀其政,找準自己的位置,處理好與鄉鎮黨委政府的關係。

(二)瞻前顧後,處理好與前後任的關係

新一屆幹部上任以後,不能輕易否定前任,沒有昨天就沒有今天,沒有今天也就沒有明天。不管怎樣,你的前任一定做了很多工作,付出了一些心血,即便他有一些錯誤或失誤,只要他目前沒有被判定為罪人,宣佈成壞人,我們就不能輕易否定自己的前任。換句話說,否定前任就是在否定我們自己。因為我們都知道,“鐵打的江山流水的官”,今天我們上任了,但我們不可能永遠在這個舞臺上。縱使我幹得再好,也有謝幕的那一天。所以他們的今天就是我們的明天。否定前任是需要我們慎之又慎的。但是這一點要想做到,很不容易。無論是村上,還是其他地方,都很容易出現這種情況,工作接手以後,對前任不理解,對前任留下的一些問題不滿意,在一些場合表現出來。但是我們要記住,腳下的路是一步步走出來的,我們在村上乾的事業,只要方向沒有問題,接力棒交到我們手裡,我們就應該只管往前走,不要去計較太多。

(三)溝通內外,處理好與幹部群眾的關係

平常講: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黨員、黨員看幹部。作為農村兩委幹部,必須時刻牢記我們黨的群眾路線。做工作的時候,始終把老百姓滿意不滿意、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各項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說實話,當前的老百姓思想活躍,教育引導確實很難。因為現在的村民與集體沒有了明顯的利益關係,他們所作所為存在隨意性。不像改革開放以前,農民一般不離開土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與集體關係密切,所以相對來說容易管理。當前這種現象的出現,必然帶來一些無政府主義、無集體主義思想,也同樣會激發出一些新的矛盾,給我們村幹部帶來困難和阻礙,以致於出現“老辦法不適用,新辦法不會用,硬辦法不能用,軟辦法不管用”的現象。有人這樣風趣地評價個別老百姓:“有吃有喝不用你,出了問題就找你,解決不了就告你”。足可見農民教育引導難,但教育引導的迫切性就當前而言,又是非常強的。儘管如此,作為村幹部,要始終做到心裡裝著群眾、工作依靠群眾、一切為了群眾,自覺為群眾誠心誠意辦實事、盡心盡力解難事、堅持不懈做好事;要經常深入群眾,串百家門,聽百家言,解百家難,做群眾的知心人。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急,幫群眾所需。在其職當謀其政,掌其權當管其事。心裡邊如果沒有百姓,那就是忘本;不關心群眾疾苦,那就叫變質;如果利用手中的職權來欺壓百姓,那就叫背叛。作為村幹部必須要始終牢記代表群眾利益,處理好乾群關係。

群眾眼中的好乾部應該是這樣的:“平常時候看出來,關鍵時候站出來,危難時候捨出來”。平常時候能看出來就是平常在村上表現很積極,各方面就是比群眾強;關鍵時候能站出來,需要說話的時候,你就站到前面,能處理這個事,要敢於承擔一定的責任,讓老百姓真正感到我就是群眾可靠的脊樑;危難時候能捨出來,真正遇到突發性的自然災害,比如山洪、地震等等,作為幹部就要一馬當先,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先救老百姓,這是最通俗的標準。在處理幹部和群眾利益方面,當幹部不能怕吃虧,不能跟群眾斤斤計較,有些事該讓就得讓步,因為我們是幹部,幹部就要比老百姓覺悟高,如果不讓步,老百姓就會說你以權欺人。同樣一個問題,兩個老百姓產生矛盾,群眾不會有大的說法;如果幹部與老百姓產生了矛盾,別人就會議論咱們,所以當幹部要不怕吃虧。前幾年在戲曲電視劇裡,有一首歌叫《吃虧歌》,是這樣唱的:“當幹部就應該能吃虧,能吃虧自然少是非;當幹部就應該肯吃虧,肯吃虧自然有權威;當幹部就應該常吃虧,常吃虧才能有作為;當幹部就應該多吃虧,多吃虧就自然有人跟隨;能吃虧、肯吃虧、不斷吃虧,工作才能往前推;常吃虧、多吃虧、一直吃虧,在人前才能吐氣揚眉。”這段話說明,幹部要想幹好工作就要有無私奉獻的精神。有人會問,我當幹部就要一直吃虧?當然不是,上級領導和老百姓也不會讓一個老實肯幹的幹部一直吃虧。對大自然和整個社會來講,是相對公平的,在某一方面你可能吃了點虧,在別的方面會給你補償,甚至加倍補償,這是一個歷史規律或自然法則。這是與老百姓的關係如何處理。

另外還要處理好與本村在外一些知名人士的關係。每個村都會有一些知名人士在外工作。思鄉戀家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他們家在這裡,在外成名了,都有想為家鄉做點貢獻的想法。他們關係比我們多,他們結識的人比我們廣,不要擔心他們名聲比我們大,不要想到他們年輕,更不能想到他們比我們有文化而疏遠他們。我們一定要處理好與這些人的關係,遇到困難的時候主動溝通;或者說這個人在村上和你觀點不同的時候,要儘量主動找他溝通,讓他儘可能認可自己的觀點,將來在一些具體的工作上也許會助我們一臂之力。所以要巧妙的處理好與本村在外工作的知名人士的關係。

(四)協調左右,處理好村幹部之間的關係

1、黨支部和村委會之間的關係。黨支部是核心,村委會在黨支部領導下工作,這是我們黨的一個基本原則。現在有一些觀點,在黨支部與村委會的關係上,有三種模糊認識和錯誤需要認真加以糾正:一是片面強調“自治”,不要黨的領導。認為“村民自治”就是村委會說了算,由村委會帶領群眾搞“自治”就行了,不需要黨支部的領導。二是認為村委會是群眾選舉產生的,黨支部是黨員選舉產生的,村委會代表面大,一般工作應由村委會做主。三是認為村委會只應對群眾負有責任,只考慮本村群眾的利益。而黨支部主要對上級黨委、政府負責,二者關係不協調。這些錯誤的認識必須加以糾正。

2、必須堅持黨支部的領導核心地位不動搖,村委會和其他組織要自覺維護黨支部的領導。村委會是黨支部領導下的村民自治組織,村委會要自覺維護黨支部的領導核心地位,自覺做到到位不越位,自覺樹立服從和配合意識,不爭權、不越權,根據集體領導和職責分工,切實履行好自己的職責。當然,我們現在提倡支部書記和村主任一人兼,可能避免這些現象發生,但也不排除個別情況。

3、支部書記如何處理好與兩委班子成員的關係。俗話說:“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黨支部書記能力再強,也需要村委成員的支持配合。所以,必須要有團隊意識,講究工作方法,積極爭取其他同志的支持配合。特別是對自己有看法、有意見的同志,支部書記要有開闊的胸懷,以誠相待,平時注意及時溝通,形成工作合力,努力在村內營造一種團結向上的良好風氣。這就要求一個合格的支部書記必須要講黨性,重品行,做表率。講黨性,首先要做到政治立場要有堅定性。革命戰爭年代,我們的革命黨人拋頭顱、灑熱血,前赴後繼,毫不動搖地獻出自己的生命,是什麼支撐著他們連自己的生命都獻出去呢?是堅定的政治立場,是崇高的革命理想。我們處於和平年代,雖然那種鬥爭氛圍不夠濃厚,但黨的立場要堅定,不能動搖。講黨性就是要做到,服務大局要有自覺性,說話辦事要有原則性,改革創新要有敏銳性,抵禦歪風要有戰鬥性。再一個就是重品行,要做到自身淨、自身正、自身硬。自身淨,就是自身得乾淨,心淨沒有雜念,手淨不亂抓,腳淨不溼鞋。我們常講,常在河邊走,怎能不溼鞋?但只要我們能做到心淨、手淨、腳淨,就能不溼鞋。自身正,必須一身正氣,率先垂範、公正廉明,別人服你;自身硬,作風必須過硬,素質必須過硬,能力必須過硬。所以說支部書記在處理與支村委之間的關係時,必須要講究工作方法與領導藝術,要能夠把自己這班人攏到一塊,發揮每個人的積極性去幹好工作。要做到這些,就需要不斷加強學習,增強本領,提升各方面的素質。

4、其他支、村委如何處理與支部書記和村主任的關係。第一句話叫“鞍前不越位”。如何理解呢,打個比方說,支部書記騎馬,作為村支委你的角色就是牽馬,就應該緊緊的在馬鞍前不能亂跑。第二句話叫“馬後不掉隊”。作為村支委你的位置就是在馬後緊緊跟著,不能他跑到前面,你落下很遠。第三句話叫“榮譽面前不爭功”。說這件事是我乾的,沒有我,你支部書記就幹不成這件事,千萬不能這樣考慮。第四名話叫“困難面前不後退”。一看這個工作很難,扭頭就走,你再找其他人吧,或者找個藉口躲開,這是不行的。支、村兩委搭班子,必須要做到“鞍前不越位、馬後不掉隊、榮譽面前不爭功、困難面前不後退”。如果按照這樣的要求去做,一把手肯定會欣賞你,你們的關係一定會處理的很好。另外對所有的支、村兩委幹部來講,都要學會互相補臺,因為補臺,幹部才能上臺,拆臺都要下臺;補臺,臺子會越來越高,拆臺,臺子會自己垮掉,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道理,也是歷史規律。如果班子中間產生內耗,必然要出問題。這是第二個大問題。

三、關注民生辦好事

新一任領導班子如何找到工作的突破口,讓群眾信任佩服呢?

(一)、注意從小事裡改變村莊,增強支村兩委班子的凝聚力。

當前我國大部分農村集體經濟薄弱是事實。著眼於這個大環境,增強支村兩委班子的凝聚力最便捷的方法就是從小事做起,因為小事花錢少,同時可以讓老百姓實實在在地感受到變化,從而增強群眾對兩委的向心力。舉個例子:比如說河南的郝堂村。2015年12月25日,人民日報拿出本年度最後一塊整版(第16版)報道,介紹了河南省信陽平橋區郝堂村的發展全過程。這個小村,四年前,曾經破敗不堪幾無生氣。三年中按照規律改造,卻讓人“留住了鄉愁”。並且上升到了“三十年前看小崗,三十年後看郝堂的高度”。這個村的兩委班子是怎樣破題的呢?那就是從小事裡改變村莊。他們做的第一件小事就是改變村莊的衛生環境。利用3個月時間,完成全村的垃圾分類工作。讓村民覺得我們村領導是實實在在為老百姓幹實事的集體,這樣把人凝聚在一起,每人每家做一點事,全村動手,一個村莊就有改變。調動老百姓積極性的動力是村裡孩子們的監督。村幹部讓孩子們利用課餘時間去一家一戶評比衛生。孩子一絲不苟,也不講情面。誰家衛生好,孩子們就啪啪鼓掌。誰家差,主人臉上先掛不住。並且以發臉盆、床單作為鼓勵。以點擴面,接著,家裡乾淨,門外垃圾就不順眼,再後來,河溝都被撿了個乾淨,村民再見不得地上髒。3個月,大城市都喊難的垃圾分類,郝堂做到了。

再如,我們邯鄲涉縣的後池村,這個太行山深處、山高路險的貧困山村,短短兩年內,村民們以迎難而上的新愚公精神,用雙手開出一條致富“通山路”,在改革發展中闖出新天地。

他們是怎麼做到這一點的呢?同樣也是從小事做起,後池村的小事就是修路。2015年12月8日,在村兩委支持下,老黨員劉虎泉、劉土貴和村民劉乃分3位老人,每人扛起一把鐵鍁,帶上乾糧和水,走向村後剷起開山築路的第一鍁土。這個做法得到了廣大村民的積極響應。在外務工的年輕人聽說村裡修路,都積極參與,有錢出錢、有力出力:18歲的劉留鑫在北京打工,回家後第二天就加入修路隊伍;大學生劉晶晶、劉鵬偉寒假回家也來修路……

在這裡,沒有指揮,沒有號令,每個人都很自覺,剷土、裝車、撬石頭、運石頭,壘土堰……分工明確,配合默契。修路隊伍由最初的幾個人,到20幾人,再到200多人。

經過兩年的建設,四通八達的路網讓後池村門戶洞開,不僅方便了村民出行,也方便了當地土特產資源的外銷,更迎來八方賓朋和難得的發展機遇。所以,我們在實際工作中也可以從中汲取經驗,從小事做起,以便於打開工作局面。

(二)、抓好重點工作。

信訪穩定、安全生產,精準扶貧,是目前最大也最容易出事的事,要抓住這些重點。以信訪穩定為例,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是各級對農村信訪穩定的要求,村幹部對民事糾紛的調節有時勝過法律判決。調節能化解矛盾不失和氣,判決使矛盾化解卻種了仇氣。農村經常遇到大戶欺負小戶,土地糾紛等鄰里矛盾:一棵辣椒能打大架,房簷滴水也能釀悲劇,利益不均手足兄弟也能反目成仇,子女不孝更讓老人心寒……一些群體事件往往會出現1個喊冤的,10個起鬨的,100個看熱鬧的現象。這都要我們這個當家隊伍去處理。要想真心實意地處理好這些事,首要是一個態度問題。在座的領導們一定要認識到,信訪穩定出了問題,首先是村上的問題。村幹部有義務、有責任去解決這些問題,一定要增強責任意識。如果說我願意去解決這個問題,但方法或能力不行解決不了,就要多方尋求方法,找準解決的途徑,讓信訪穩定工作化解在搖籃中。這是我所要講的第三個問題。

四、致富路上創業績

老百姓最講實惠最盼的,就是發展經濟,儘快致富。只有給群眾帶來真正的實惠,群眾才會擁護你,支持你,心甘情願跟你走。由此引出我所要說的第四個問題:致富路上創業績。

村領導幹部要想帶領廣大群眾發家致富,首先要有過硬的致富帶富本領。作為村領導幹部,要“帶頭致富,帶領群眾致富”。帶頭致富主要是說自己要有致富的本領,要力求發揮自身的聰明才智,做到別人不會的我先會,別人不懂的我先懂,別人沒有富我先富,使自己真正成為富甲當地的經濟能人和經濟強人。希望我們的村領導幹部個個都是當地最富的人。一個黨員,一個村黨支部書記,如果你的房子在當地是最破的,你的莊稼地在當地是長草最多的,你穿的衣服在當地是最爛的,你怎麼帶領群眾致富呢?只有你自己有致富本領,農民群眾才願意跟你學,相信你,聽從並接受你的領導。因此,大家一定要努力學習好科技知識,提高自身的致富本領。只有自己致富的能力強,才能夠對農民致富給予切實的幫助和指導,你才能在農民群眾中有號召力、凝聚力和推動力。

其次,要理清發展思路,壯大集體經濟。支部書記要緊緊圍繞經濟建設這個中心,通過參觀借鑑,拓寬視野,認真審視村情,分析優劣,揚長避短,找到一條適應市場、符合本村實際的發展路子。不管種植、養殖、加工,還是運輸和中介服務等,適宜發展什麼,就引導和幫助群眾發展什麼。要每年都想方設法地給群眾辦幾件實事、好事,千方百計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真正為群眾帶來實惠,提高群眾生活水平。

再者要有組織的發展勞務經濟。工廠是外地的,工人是我們的,老闆求利潤、我們掙工錢,幫助爭取陽光工程培訓,讓本村農民先學技術後打工,走出一個人,脫貧一個家。要向群眾宣傳勞務經濟的好處,在當前我們經濟不發達的地方,勞務經濟是實現農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在家的年輕勞動力多了,將是重要的不安定因素。相反,通過勞務經濟,肯定會出現在外務工而成功的能人,而這些知名人士回鄉創業是我們最大的願望。這樣的實例也不在少數。

領導朋友們,生活就像一場戲,從出生時開始,在自己的哭聲中拉開序幕。有的人,出生在衣食無憂的富貴名門,從一出場就眾星捧月,似乎就註定了他扮演才子佳人的角色。有的人,降生在貧窮的茅屋土炕,似乎就註定成為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角色。這是歷史給你規定的,你無法選擇,出生可能有貴賤,但是將帥本無種,有志事竟成。我們中國的道教中也說,三分命,七分運。先天的命我們不能選,但後天的運卻掌握在我們自己的手中。好的序幕不一定確定你的一生,大家要堅信,好戲還在後邊,需要你自己奮鬥改變。兩委幹部成功登上政治舞臺,但有兩條線路必須要始終與自己相伴,一條是法律,一條是道德。法律是紅線,是高壓線,黨紀國法劃定了你人生舞臺的界限,神聖不可侵犯;道德是做人的底線,我們常講,小勝靠智、大勝靠德,得民心者得天下。三年一任,老百姓寄希望於你們能確實為大家乾點實事。三年後,你們為老百姓做了那些事情,是真抓實幹還是得過且過,是“富民”還是“富己”,老百姓最清楚。在座每位村幹部,都要思考“當官為什麼、身後留什麼”。要有強烈的工作事業心和責任感,大膽實踐,盡職盡責,努力取得好成績。最後,祝大家能夠吃透上情、把握村情、體察民情、帶著感情做好農村工作,上為黨委政府分憂、下為人民群眾解難、維護穩定和諧大局,以優異成績回報家鄉父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