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過濾硝化系統的結果-魚菜共生系統魚兒遷徙

小農爸爸對於魚菜共生系統的看法是——一定需要過濾硝化系統,因為這個過濾消化系統直接決定後續的維護難易程度,同時,也是系統健康運行必不可少的。但是,為何小農爸爸最後還得讓系統中的魚兒大遷徙?實屬無奈。

沒有過濾硝化系統的結果-魚菜共生系統魚兒遷徙

當前小農爸爸陽臺的魚菜共生系統是這樣的,原來是什麼樣的呢?如果一直關注小農爸爸的人應該知道,原來是如下圖所示的。

沒有過濾硝化系統的結果-魚菜共生系統魚兒遷徙

後來因為虹吸裝置的排水管當時用的是4分管,小農爸爸感覺排水太慢,因此,更換了一個植床,重新更換了虹吸裝置,改成一寸排水管,做好以後發現,植床尺寸超大了,木架子固定的情況下,過濾硝化系統完全放不進去了,由於懶惰,想著植床本身也有一定的過濾硝化能力,也就暫且不用了。

沒有過濾硝化系統的結果-魚菜共生系統魚兒遷徙

荒廢已久的過濾硝化裝置

【過濾硝化裝置的重要】

很多人問過我,為何我的魚菜共生系統剛開始運作的時候好好地,到後面水質就難以控制了,而且越來越糟糕。告訴你們,一問才知道,這些人基本都是沒有建立沉澱硝化系統的,很多人都想:植床不就是一個大大的過濾硝化系統麼?沒錯,植床是可以過濾硝化部分,但是記得,如果不是“大大的”,一定要在前置加個過濾硝化池,可以省很多心。

而我認為,即使植床是大大的,加上硝化過濾沉澱,也會更好。不知道你們有沒有注意過魚糞的特點,它們是一條長長的帶狀,外面有一層薄薄的膜包住,裡面才是糞便,而這層薄薄的膜,是很難分解的,久而久之,容易形成絲狀物,附在PVC管壁上、陶粒表面、植床壁上,這就是為何要做乾溼分離的原因,毛刷是過濾絲狀物最好的器材。

沒有過濾硝化系統的結果-魚菜共生系統魚兒遷徙

取消過濾硝化沉澱後,植床的慘況

【介質種植,自釀苦果】

量力而行,這是最中肯的。植床的大小,直接決定你可以種植的植物,比如,像我的植床,尺寸為60x40x23cm,種菜,中一些淺根作物一點問題都沒有,而如果要種植瓜類植物,那就是自尋死路。瓜類的根系是非常發達的,參考上圖,一株瓜即可以把整個植床都堵住,根系全部盤根錯節地將火山石纏住了,水根本無法流通,最後導致的結果是,水只能從表面流過,進入虹吸裝置,而後回到魚缸,根本沒有任何過濾硝化作用。

也就是因為此,最後導致整個系統的循環基本失敗,所以需要魚兒大遷徙。遷掉魚兒後,我將計劃把陽臺的整套系統搬到大棚中去統一管理。

沒有過濾硝化系統的結果-魚菜共生系統魚兒遷徙

養了四個月的魚,已經比較大了

沒有過濾硝化系統的結果-魚菜共生系統魚兒遷徙

系統原來控制,從新接收魚兒時,特意用高錳酸鉀消毒

沒有過濾硝化系統的結果-魚菜共生系統魚兒遷徙

依然採用虹吸裝置

沒有過濾硝化系統的結果-魚菜共生系統魚兒遷徙

這套系統原來設計也是有過濾的,在左手邊空位的地方

沒有過濾硝化系統的結果-魚菜共生系統魚兒遷徙

紅色羅非魚

沒有過濾硝化系統的結果-魚菜共生系統魚兒遷徙

魚缸的大小80x40x50cm,共有13條魚


小農爸爸頭條店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