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人願意只找藉口而不去找方法呢?

平庸的人之所以平庸,是因為他們總是找出種種理由來欺騙自己。而成功的人,會想盡一切方法來解決困難,而絕不找半點藉口讓自己退縮。沒有任何藉口,是每個成功者走向成功的通行證。

誰人願意只找藉口而不去找方法呢?

任何一個社會似乎都存在兩種人:成功者和失敗者。根據二八法則,20%的人掌握著社會中80%的財富。什麼原因讓少數人比多數人更有力量?因為多數人都在找藉口。20%的人和80%的人的區別在於:一種是不找藉口只找方法的人,另一種是不找方法只找藉口的人。而前一種人往往是成功者,後一種人往往是失敗者。

須知,成功也是一種態度,整日找藉口的人是很難獲得成功的。你儘可以悲傷、沮喪、失望、滿腹牢騷,儘可以每天為自己的失意找到一千一萬個藉口,但結果是你自己毫無幸福的感受可言。你需要找到方法走向成功,而不要總把失敗歸於別人或外在的條件。因為成功的人永遠在尋找方法,失敗的人永遠在尋找藉口,而一旦你找了藉口,就不會冥思苦想地去尋找方法了,而不找方法,你就很難走向成功。

有一家名叫凱旋的天線公司,有一天總裁來到營銷部,讓員工們針對天線的營銷工作各抒己見,暢所欲言。

營銷部李部長耷拉著腦袋嘆息說:“人家的天線三天兩頭在電視上打廣告,我們公司的產品毫無知名度,我看這庫存的天線真夠嗆。”部裡的其他人也隨聲附和。

總裁臉上佈滿陰霾,掃視了大夥兒一圈後,把目光駐留在進公司不久的大劉身上。

總裁走到他面前,讓他說說對公司營銷工作的看法。

大劉直言不諱地對公司的營銷工作存存在的弊端提出了個人意見。總裁認真地聽著,不時囑咐秘書把要點記下來。

大劉告訴總裁,他的家鄉有十幾家各類天線生產企業,唯有001天線在全國知名度最高,品牌最響,其餘的都是幾十人或上百人的小規模天線生產企業,但無一例外都有自己的品牌,有兩家小公司甚至把大幅廣告做到001集團的對面牆壁上,敢與知名品牌競爭。

總裁靜靜地聽著,揮揮手示意大劉繼續講下去。

大劉接著說:“我們公司的天線今不如昔,原因頗多,但總結起來或許是我們的營銷策略和市場定位不對。”

這時候,營銷部李部長對大劉的這些似乎暗示了他們工作無能的話表示了慍色,並不時向大劉投來警告的一瞥,最後不無諷刺地說:“”你這是書生意氣,只會紙上談兵,盡講些空道理。現在全國都在普及有線電視,天線的滯銷是大環境造成的。你以為你真能把冰推銷給愛斯基摩人?

李部長的話使營銷部所有人的目光都射向大劉,有的還互相竊私語。李部長不等大劉“還擊”,便不由分說地將了他一軍:“公司在甘肅那邊還有5000套庫存,你有本事推銷出去,我的位置讓你坐。

大劉朗聲說道:“現在全國都在搞西部開發建設,我就不信質優價廉的產品連人家小天線廠也不如,偌大的甘肅難道連區區5000套天線也推銷不出去?”

幾天後,大劉風塵僕僕地趕到了甘肅省蘭州市中興大廈,大廈老總一見面就向他大倒苦水,說他們廠的天線知名度太低,一年多來僅僅賣掉了百來套,還有400多套在各家分店積壓著,並建議大劉去其他商場推銷看看。

接下來,大劉跑遍了蘭州幾個規模較大的商場,有的即使是代銷也沒有迴旋餘地,因此幾天下來毫無建樹。

正當沮表之際,某報上的一則讀者來信引起了大劉的關注,信上說那兒的一個農場由於地理位置的關係,買的彩電都成了聾子的耳朵一一擺設。

看到這則消息,大劉如獲至寶,當即帶上10來套天線樣品,幾經周折才打聽到那個離蘭州有100多公里的天運農場。信是農場場長寫的,他告訴大劉,這裡夏季雷電較多,以前常有彩電被雷電擊毀,不少天線生產廠家也派人來查,都知道問題出在天線上,可查來查去沒有眉目,使得這裡的幾百戶人家再也不敢安裝天線了,所以幾年來這兒的黑白電視只能看見哈哈鏡般的人影,而彩電則只是形同虛設。

大劉拆了幾套被雷擊的天線,發現自己公司的天線與他們的毫無二致,也就是說,他們公司的天線若安裝上去,也免不了重蹈覆轍。大劉線盡腦汁,把在電子學院幾年所學的知識在腦海裡重溫了數遍,加上所攜儀器的配合,終於使真相大白,原因是天線放大器的集成電路板上少裝了一個電感應元件。這種元件一般在任何型號的天線上都是不需要的,它本身對信號放大不起任何作用,廠家在設計時根本就不會考慮雷電多發地區,沒有這個元件就等於使天線成了一個引雷裝置,它可直接將雷電引向電視機,導致線毀機亡。

找到了問題的癥結,一切都可以迎刃而解了。不久,大劉在天線放大器上全部加裝了感應元件,並將將這種天線先送給場長試用了半個多月。期間曾經雷電交加,但場長的電視機卻安然無恙。此後,僅這個農場就訂了500多套天線。同時熱心的場長還把大劉的天線推薦給存在同樣問問題的附近5個農林場,又給他銷出2000多套天線。

一石激起千層浪,短短半個月,一些商場的老總主動向大劉要貨,連一些偏遠縣市的商場採購員也聞風而動,原先庫存的5000餘套天線很快售完。

一個月後,大劉返回公司。而這時公司如同迎接凱旋的英雄一樣,為他披紅掛紅彩並夾道歡迎。營銷部李部長也已主請辭,公司正式任命大劉為新的營銷部部長。

在這個故事中,大劉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沒有跟著李部長找藉口推脫責任,而是積極地得找解決間題的方法,反之,李部長失敗了,因為他只是一味尋找藉口。而不去尋找方法,自然要被找方法的大劉取而代之。

誰人願意只找藉口而不去找方法呢?

許多傑出的人都富有開拓和創新精神,他們絕不在沒有努力的情況下就事先找好藉口,沒有任何藉口、是每個成功者走向成功的通行證。

我們敬愛的朋友們,你們是在找藉口呢?還是在找方法呢?希望我們都能在找到方法後成功的彼岸,舉杯慶祝。而不是在找藉口的岸邊徘徊不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