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股遭抛售 机构调仓换股?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陈燕青

本周,贵州茅台、伊利股份、洋河股份、康美医药等多只消费股龙头突然暴跌,引发市场震惊。交易所龙虎榜数据显示,洋河股份、伊利股份等均遭机构专用席位大举卖出。从北上资金最近几日的动向来看,贵州茅台、恒瑞医药等大消费股遭遇北上资金卖出,中国平安、中信证券等金融股则受到北上资金的青睐。多位机构人士对记者表示,部分消费股业绩不达预期,短期确有机构进行小规模调仓。

▎北上资金减持消费增持金融

在经过连续两日的流出后,周三北上资金净流入16.31亿元,其中沪股通净流入22.29亿元,深股通净流出5.98亿元,再度呈现沪强深弱的态势。本周一和周二,北上资金分别小幅净流出4.75亿元和2.39亿元。

不过,周四北上资金再次大举流出33.73亿元。其中沪股通净流出25.66亿元,深股通净流出逾8亿元。

从沪股通、深股通前十大成交活跃股来看,周一至周三共有15只个股被净买入。其中,中国平安(6.59亿元)、招商银行(6.55亿元)、伊利股份(6.32亿元)、中信证券(2.66亿元)、中国国旅(2.42亿元)、平安银行(1.54亿元)、中兴通讯(1.46亿元)、兴业银行(1.44亿元)、格力电器(1.38亿元)、立讯精密(1.16亿元)、建设银行(1.13亿元)等个股期间净买入额均超过1亿元。

消费股遭抛售 机构调仓换股?

与金融股遭遇北上资金青睐相对应的是,部分消费股正被北上资金抛售。

数据显示,最近三个交易日,在27只现身前十大成交活跃股榜单的个股中,有12只处于净卖出状态,其中,恒瑞医药 (12.99亿元)、海螺水泥 (9.37亿元)、海康威视 (9.02亿元)、贵州茅台 (8.83亿元)、洋河股份 (2.92亿元)、三花智控(2.35亿元)、五粮液(1.932亿元)等个股期间净卖出额均在1亿元以上。

消费股遭抛售 机构调仓换股?

由此不难看出,恒瑞医药、贵州茅台、洋河股份等消费股近期被北上资金大笔减持。

国盛证券表示,国庆假期之后受外围因素影响,A股快速下跌,北上资金同步流出,以消费为代表的高仓位板块遭大幅卖出,而近期海内外市场下跌趋势放缓,银行地产行业资金明显流入,后续随着市场的进一步企稳,消费板块也有望迎来回流资金。

▎机构减持部分消费股

记者注意到,除了海外资金在减持部分消费股外,伊利股份、洋河股份、康美药业等机构重仓的消费股也被减持。

受举报事件冲击,伊利股份24日放量大跌超7%,交易所数据显示,当日四家机构专用席位合计卖出8.2亿元,沪股通也卖出3.1亿元。

洋河股份23日盘中触及跌停,收跌9.6%。盘后数据显示,当日深港通席位净卖出2.38亿元,两个机构席位合计卖出1.12亿元。

此外,康美药业17日起突然连续三个跌停。从龙虎榜数据看,机构自18日开始便在抛售该股票,18日当天卖一席位有机构抛售1.37亿元。此后机构虽也有卖出,但力度都不大。23日,一家机构专用席位大举减持3.56亿元,按当日股价计算超过2500万股。

本周最耀眼的明星板块无疑是券商股。国海证券已连续4个涨停,华安证券本周涨幅也高达25%。不过,从龙虎榜席位来看,国海证券、华安证券的买入席位均为营业部席位,其中不乏国泰君安上海江苏路营业部等知名游资。

对此,东部一家券商资管部负责人表示,“消费股此前机构给的业绩增速预期较高,近期被部分机构减持主要是业绩低于预期,如老板电器、飞科电器等。相对而言,金融股可能性价比较高,吸引了部分机构资金。”

前海开源首席经济学杨德龙对记者称,“近期消费股短期的下跌更多是因为此前的涨幅过大所致,再加上白酒行业有一些利空传闻。从整体来看,金融股估值较低,而消费股增长相对稳定,都值得中长期配置。白马股可以说是代表了中国经济的实力,未来增长也会更加的确定。坚定持有优质的白马股,是在未来战胜市场最重要的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