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有「新娘進了房,把媒人扔過牆」的講究,爲什麼要「扔媒人」?

李淑洲


農村有“新娘進了房,把媒人扔過牆”的說法,這是為什麼呢?

我們膠東農村有一句老話叫做“新娘進了房,媒人靠南牆”,我覺得與這句“新娘進了房,把媒人扔過牆”意思應該是差不多。建行漸遠認為,我們這邊的“媒人靠南牆”有點兒媒人主動的意思,不像題主所言“把媒人扔過牆”那般粗魯

過去農村婚嫁講究個“明媒正娶”,那時候“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少不得的,可見媒人的地位之高。

古時候,男女結婚之前有的甚至沒有見過面,單憑媒人的一張嘴,就能在雙方父母面前,將一門婚事定下。同時定下的還有彩禮的多少以及迎娶的日子、時辰等等具體事項。媒人相當於現在的“中介”,也算是“證明人”,過去定親時候的禮金、財物等都是經過媒人之手,轉交到女方父母手上,也算是起到了公正的作用。

新娘進了房,媒人靠南牆(把媒人扔過牆)

當一切事情都辦理妥當,新娘娶進了家門,這時候,媒人的任務就算是告一段落了。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那時候不像現在的自由戀愛,男女雙方相互瞭解。過去由互不相識的兩個人,由兩家父母和媒人撮合到了一起過日子,難免會有一些摩擦和口角之爭,這時候是需要媒人作為“調解”的角色出現的。

如果因為兩家因為生活瑣事發生矛盾,或者兒媳與公婆之間、或者小夫妻之間的矛盾,都會找媒人來調停。這時候,媒人的話語是很有力度的,一般的農村媒人大多是能說會道的,或者與主家有著親戚關係的人。只要媒人出面,雙方都會給個面子,這事情也就算是過去了。

而媒人靠南牆(或把媒人扔過牆)都是一種“調侃”的說法,只要是新娘進家,媒人的主要任務就算是完成了。地區不同,感謝媒人的方式也不同。像建行漸遠這邊媒人一般是會得到一個“豬頭”的,所以有時候媒人會說,“掙個豬頭吃”。農村還有一種說法,就是“不論事情成不成,白酒黃酒兩大瓶”,就是說在託媒人“提親”的時候,就要有所表示,不能白用人家。

如今農村的媒人也少了,現在的年輕人都時興自由戀愛,即使是有媒人,也是談婚論嫁的時候,臨時找一個“中間人”充作媒人。一些大城市也有一些婚介公司,專門為一些大齡男女牽線搭橋,收取一定的費用。

如今由於一些農村男多女少,加上“天價”彩禮,也出現了“職業媒婆”。但她們主要是收取不菲的“佣金”,靠三寸不爛之舌遊說於男女雙方之間,為雙方“討價還價”傳話,像是這樣的“職業媒婆”,當新娘進了房後,讓其“靠南牆”算是給足了面子,不“扔過牆”就算是好的了。以上是建行漸遠的獨家之言,如果你有不同觀點,可以留言我們一起交流學習。


建行漸遠


在農村,婚喪嫁娶是頭等大事,當然也有很多講究,有些講究是從很久之前就流傳下來的,也有著一定的寓意,例如“跨火盆”、“敬酒”、“背媳婦”等都是常見的結婚習俗,因為地區不同,所以風俗也不同。但是在很多地區有一句話流傳甚廣,叫做“新娘進了房,把媒人扔過牆”,這究竟是什麼講究呢?為什麼要把媒人扔過牆呢?


即使在現在的很多地區,依然有“媒人”這一職業,負責將兩個年齡適合,家庭條件上下不差的青年男女介紹認識,並撮合成婚姻事,很多家長也會感激媒人,正所謂“寧拆十座廟,不毀一樁親”,又何況媒人擔任著“地上月老”的職業,所以在很多農村是有著不低的地位的,託媒人介紹親事,還要支付一定的酬勞和報酬。

一對青年男女步入婚姻的殿堂後,媒人的工作就算全部結束了,在婚禮當天,兩家老人還要給媒人包一個大紅包以表示感謝。
那麼“扔過牆”是什麼習俗呢?其實這裡的“扔過牆”並不是真的將媒人扔出牆外或扔進牆裡,而是一種比喻的說法,意思就是婚姻事成了以後,媒人就結束了工作,不需要再為這對青年男女操勞了,而青年男女有什麼感情上的問題也就不用再麻煩諮詢媒人了,所以就說要把媒人“扔過牆”了,只是一句詼諧幽默的表達方式。


生活巷


農村有“新娘進了房,把媒人扔過牆”的講究,為啥要扔媒人呢?這是農村一種對於結婚之後,對待媒人的一種比喻,那能真的扔過牆呢,在好的身板扔幾次也得掛掉,即使不掛掉,現在牆頭這麼高,摔個殘疾是輕輕鬆鬆的事,作為很吃香的媒人,是不會受到這樣的待遇的。

媒人古來有之,作為男女雙方穿針引線,搭橋引薦的作用非常巨大,即使在現在的農村,媒人依然是很受歡迎的職業,只不過隨著社會的變化,有的媒人確實已經變味了,過去說媒的,事成之後給一些媒禮錢也是出於謝意,大都數量很少,也有送禮物的,包括菸酒、肉類等等物品。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說媒成為了一種職業,在棒奔霸這兒很多媒人收入頗豐,收入來源於彩禮,沒錯,就是男方付給女方的彩禮錢,有抽成,百分之二十~百分之十不等,比方男方付給女方彩禮10萬元,媒人要抽成1萬元,這些職業說媒人,三三兩兩結夥工作,對於本地的青年男女瞭如指掌,還能起到跟遠處鄉鎮媒人的對接,本來都是靠勞動取得酬勞無可厚非,但側面也真的為彩禮錢高漲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那為什麼有新娘進了房,媒人扔過牆的說法呢?結婚之前的一切規矩和事宜都要通過媒人在中間,作為傳話人和調停人,雙方親家在婚事未辦理之前,很多事情是不適合當面講的,這也是媒人的作用所在,而新娘進了家之後,事情已成,媒人的使命已經完成,都去圍著新人百般呵護,誰還會顧得上理你媒人?這也是跟扔過牆的感覺差不多,俗稱媒人扔過牆。

關於農村常見的俗語老話還有很多,歡迎大家補充評論留言,謝謝。


棒奔霸


歡迎點擊右上角的“關注”,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農村老話並不是憑空捏造的,都是有一定的歷史背景。就像“新娘進了房,把媒人扔過牆”這句話,其中“扔過牆”有兩種意思。


南牆相當於一個碰不到的地方,也是一個空閒的地方,把媒人扔到南牆意味著不在打擾媒人了,媒人的使命完成了。所以在農村老話“把媒人扔南牆”也是用一句俏皮話跟媒人說“再見”,還有一層意思是小兩口能和諧美滿的生活。因為只有婚姻幸福才能不要媒人從中調解,是不是這樣呢?


農村以前的婚姻大事都是遵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也就是媒人起到的分量是很重的。那時候的媒人都是自己的鄰居或者親戚,也可以說是沒有外人,都是真心實意幫忙成人之美的。但是以前的婚姻有個弊端,就是男女雙方在結婚之前是無法見面的,也就是美醜胖瘦全憑媒人介紹,這其中難免有誇張虛假的成分,所以當兩個人結婚生活後才能瞭解到彼此之間的性格,行為等好的和不好的嗜好。



這樣就無法避免會出現磕磕碰碰,但是媒人幫忙介紹大都是出於好心,小兩口結婚後的事就儘量不要找媒人了,因為媒人給你介紹就算幫了大忙,如果因為雞毛蒜皮的小事在去麻煩媒人的話,你一家的事還好處理,假如媒人幫忙介紹了10個八個的,那估計媒人也不用做自己的事了全是這些小兩口的事就夠忙的暈頭轉向的了您說是這樣嗎?


現在婚姻大事都是自有戀愛了,雙方結婚之前大都摸清了雙方的脾氣秉性,雖然也有媒人的存在,但相比以前絕對是天上地下的區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