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濱區召開資產收益扶貧新聞發布會

在全國第五個“扶貧日”即將到來之際, 10月16日,漢濱區在晏壩鎮田壩社區召開“資產收益”扶貧模式現場新聞發佈會,宣傳推介“資產收益”扶貧創新模式,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奠定堅實基礎。

漢濱區召開資產收益扶貧新聞發佈會

漢濱區召開資產收益扶貧新聞發佈會

新聞發佈會上,漢濱區委常委、副區長荊鍾,簡要介紹了近年來漢濱區資產收益扶貧工作有關情況。安康市脫貧辦副主任王安、市財政局副縣級調研員李增都、漢濱區委黨校校長何華以及區直相關單位負責人參加了新聞發佈會,漢濱區委宣傳部副部長、新聞中心主任羅峰主持新聞發佈會。

漢濱區召開資產收益扶貧新聞發佈會

陝西日報、華商網、陽光報、安康日報、安康電視臺、安康人民廣播電臺等10餘家媒體採取現場提問的方式,從不同的角度詳細瞭解漢濱區“資產收益”扶貧模式和內容,區脫貧辦、農業局、財政局、扶貧開發公司等部門負責人,結合記者提出的問題,一 一進行了解答。

漢濱區召開資產收益扶貧新聞發佈會

時下正是茶農們為茶葉育苗、栽種的黃金時期,伴隨著久違的陽光,在晏壩鎮田壩社區陝茶一號育苗基地,人頭攢動,隨處可見育苗基地裡的群眾,個個忙的不亦樂乎,成為一道獨特靚麗的風景線。媒體記者們紛紛深入田間地頭、與群眾促膝相談,拿出手機、筆記本,用照相機和攝像機,記錄描繪茶園之美,用文字書寫漢濱區資產收益產業扶貧模式的新亮點。

漢濱區召開資產收益扶貧新聞發佈會

漢濱區召開資產收益扶貧新聞發佈會

近年來,為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漢濱區把產業扶貧作為脫貧攻堅的治本之策、鄉村振興的有力支撐,通過支部領辦創辦合作社和農業園區,主動對接農業園區和社區工廠,牽頭引進龍頭企業和能人大戶,組織貧困戶融入產業鏈,確保涉農整合資金和財政專項扶貧資金保值增值、長期穩定持續發揮效益和確保資金安全,解決扶貧資金不好用、不能用、不敢用和“趴窩、”的問題。

漢濱區召開資產收益扶貧新聞發佈會

經過一年多思考和實踐,漢濱區探索出了使村集體資產保值增值、貧困戶從中獲得穩定收益的資產收益扶貧工作新路徑。通過“村有四試,戶有八法”的資產收益新模式,初步取得貧困戶增收益、村集體增實力、產業增效益的“三增”效果,走出了一條保障貧困人口長期穩定脫貧新路子,實現了從“輸血型”向“造血型”扶貧的轉變。

漢濱區召開資產收益扶貧新聞發佈會

截至目前,全區已投入資產收益扶貧資金4.8億元,折股量化為村集體配股4.09億元,投資資產收益扶貧項目304個,預計年收益1.26億元,深度貧困村預期收益1005.2萬元,扶貧成效進一步顯現。

通過探索實踐“資產收益”扶貧模式,給產業發展帶來了大變化;村集體經濟逐步壯大;貧困戶實現持續增收;扶貧資金投放更加安全;新民風建設進一步提升。

漢濱區召開資產收益扶貧新聞發佈會

是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重要舉措,是實現鄉村振興的具體行動,有力的促進了村集體資產保值增值、貧困戶從中獲得穩定收益,為精準扶貧探索出了一條新的路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