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中国木雕城:助力打造木雕红木产业完整生态体系


东阳中国木雕城:助力打造木雕红木产业完整生态体系

中国经济导报 吕静慧 记者沈贞海 浙江东阳电 11月15日,第十三届中国(东阳)木雕竹编工艺美术博览会将在浙江东阳正式开幕。

在有着“世界木雕之都”美誉的浙江省东阳市,说起木雕红木产业,除了产业集群和各大市场之外,不得不提东阳中国木雕城。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了解到,东博会已经连续举办了十二届,即将迎来第十三届盛会,在行业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已成为推动中国工艺美术行业发展的重要平台。

作为历届活动的承办单位,东阳中国木雕城亦是传播木雕(红木)家具工艺品、促进木艺文化交流、倡导中式文化生活的重要平台,始终致力于东阳木雕艺术的传承创新与繁荣发展。

东阳中国木雕城:助力打造木雕红木产业完整生态体系

自2009年转型升级为东阳中国木雕城以来,市场紧紧围绕“木”字做文章,内外兼修,创新突破。多维度宣传推广,不断提升市场品牌、影响力、知名度;加强管理,营造五星级市场环境经营环境;资源整合,提升市场核心竞争力,70余位木雕大师入驻,全国红木家具品牌集聚,国家级红木检测中心等权威机构落户。参展办展,展会经济效应凸显。

同时,东阳中国木雕城积极参展上海世博会、深圳文博会、天津旅交会、莆田工艺文化节、义乌文博会等国内著名行业展会,取得颇丰的经济效益。

当下,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受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工美产品消费下滑,这对东阳乃至全国工美产业来说,既是挑战更是机遇,如何有效推进市场转型升级,完善市场功能,将成东阳中国木雕城市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

借力第十三届东博会举行之契机,东阳中国木雕城运营团队将致力于繁荣有形市场、发展网上市场、拓展市外市场,提升服务管理水平,优化市场经营主体,以打造“百亿级、千亿级”木雕(红木)家具工艺品市场为目标,扎实推进各项转型升级工作。

——加快由“坐商”到“行商”的转变过程,经营业态从“有形与无形、坐商与行商并重”的转型提升。

不再单纯通过等待“上门生意”来经营,加快联动市场商户,强展重销,积极走出当地市场拓展客户资源。同时,加快电商平台建设,充分发挥木雕城实体市场的巨大优势,建设与有形市场功能相匹配的网上展示、交易和商品配送等诚信保障体系,构建木雕(红木)家具、工艺品领域的权威电商平台。

——加速向集产品创新、品牌汇聚、展示交易、价格形成、行业标准输出、贸易规则制定等于一体的综合竞争优势转型提升。

东阳中国木雕城:助力打造木雕红木产业完整生态体系

东阳中国木雕城自创办以来,一直保持着木雕(红木)家具、工艺品的商品定位和市场特色,但目前也面临着异地电子商务、连锁经营、工厂直销等现代经营方式的冲击。木雕城市场功能创新已由单一的商品交易向商品展示、信息汇集、价格形成、产品创新等方向拓展。

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东阳中国木雕城将积极强化市场的产业支撑,系统推进红木产业标准化建设,积极举办高标准的行业流行趋势发布会,致力于红木产业“定价、定标、定规”的话语权建设,促进木雕城市场由简单商品输出向贸易规则、行业标准、贸易技术输出转变,从制度层面为木雕城的市场繁荣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加速向“标准化、专业化、科学化”市场服务管理提升。随着市场的快速发展和竞争的日趋激烈,原有的管理机制、管理模式和管理内涵亟待创新发展。

为此,在优化市场服务管理方式上,要积极探索建立商位、商品、商人和商链“四位一体”的监管体系及采购商综合服务平台,推动由简单交易场所向集信息发布、生产组织、商业融资、贸易展示、物流配送、职能监管、中介服务于一体的核心供应链管理综合服务平台转变。

——加速市场经营主体向“现代贸易商”转型提升。积极鼓励市场主体公司化改造,强化现代贸易技能培训,多形式开展抱团经营,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创新招商选商方式,大力引进管理规范、实力雄厚、品牌知名度高、企业影响力大的供应商、采购商、服务商,优化提升市场经营主体的整体素质和水平。

据介绍,接下来,东阳中国木雕城将继续坚守传承木文化,引领和繁荣工美产业发展,助力红木产业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体系,实现产业的健康循环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