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古代的教師節,與那些人有關?

1985年9月10日,新中國的教師們迎來第一個教師節。從此以後,每年9月10日成為教師節。

我國古代的教師節,與那些人有關?

泱泱中華尊師重教的傳統久矣,從某種角度講,中國的教師節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

古代教師節在哪天?和誰有關?

古代的教師節和孔子有莫大的關係。在漢、晉時期,每到孔子誕辰日(農曆8月27日),皇帝就會率領文武官員去祭拜孔廟,還會請教師們吃飯。當時雖沒有確立孔子誕辰日為教師節,但教師已開始享受節日休假、會餐等福利待遇了。

我國古代的教師節,與那些人有關?

唐宋時代,每到這一天國都和各州、府、縣都要舉行孔子誕辰祭典,非常隆重。國子監、書院以及州、府、縣也會選拔成績突出者為“司業”,報送朝廷,這些“先進教育工作者”最高可獲賞銀500兩。

到了清代,孔子誕辰祭典的規模和範圍愈加宏大,成績最為卓著的教師在這天會被授予八品職銜。清代許多著名學者如顏元、阮元、惠士奇等就是在那時得到的提拔。

我國古代的教師節,與那些人有關?

古代就有“博士”、“教授”

“老師”最初指年老資深的學者或傳授學術的人。如《史記·孟子荀卿列傳》:“齊襄王時,而荀卿最為老師。” 後來,人們把教學生的人也稱為“老師”。

其實,除了“老師”之外,古代對教師的稱呼還有很多,比如先生、夫子、師父、師傅、西席、教授、助教、博士等等……那麼,有些在現代社會中常見的稱呼和古代是表示同樣的意思嗎?

博士:古代早有博士一詞。博士在古代是個官名。(如今的博士通常指的是擁有或正在攻讀博士學位的人)秦漢時期,博士是掌管書籍文典、通曉史事的官職。後成為學術上專通一經或精通一藝、從事教授生徒的官職。如明代初期,朱允炆曾封方孝孺為“文學博士”等。

教授:如今的教授一詞是高等教育體系中的一種職稱,但在古代太學中則是講學的博士。中國漢、唐兩代太學都設有博士,宋代中央和地方的學校始設教授,元代各路、州、府儒學以及明清兩代的府學也都設有教授。

我國古代的教師節,與那些人有關?

助教:如今的助教有助理教師的意思。然而在古代,助教指的是在國子監任教的教師。西晉咸寧二年立國子學,始設助教。此後除個別朝代外,國子監中都設經學助教,稱國子助教、太學助教、四門助教、廣文助教等。

古代“教師”從業也得通過考試

在西漢以前,教師多是推薦,並不需要從業考試。但到東漢時期,中國出現了教師“資格考試”——要想成為太學博士,得通過太常主持的考試(有點類似今天教育部主持的考試)。

而且,教師個人的教學經歷和年齡都有相應的規定,要求曾教過學生50名以上,年齡不小於50歲。 

 

隋唐時期,中國形成了完備的官學制度。官學,相當於今天的公辦學校,既有小學,也有大學;既有綜合性學校,也有專科學校。當然,教學管理和要求也更規範更嚴格了,對教師從業資格和教學能力都有一套完善的考核辦法。其中,授課數量是考核定級的重要標準之一。 

宋代是民辦學校開始興起和繁榮的時代,私立書院流行,但朝廷對官學同樣抓得很緊,要當上“公辦教師”同樣得考試。宋熙寧八年(公元1076年)實施的“教官試”制度,大概是中國教育史上最難通過的教育主管和教師資格考試。由於考試過嚴,全國州、縣的教授數量明顯減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