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的蒙古人后裔

根据中国史书,在朝鲜与日本之间,还有一个耽罗国。

耽罗是朝鲜半岛南部海域之济州岛的古称,后被百济所灭。它隔济州海峡与朝鲜半岛相望,距朝鲜半岛最南端约85公里,东面与日本的对马岛及长崎县隔海相对,西面与中国的上海隔海相离,是今天韩国济州特别自治道的所在地。

《洪武实录》卷七十五(洪武五年秋七月)载:庚午(二十五日),高丽王王颛遣其礼部尚书吴季南、民部尚书张子温等奉表,贡马及方物。表言:“耽罗国恃其险远,不奉朝贡,及多有蒙古人留居其国,宜徙之兰秀山,逋逃所聚,亦恐为寇患,乞发兵讨之。”

上乃赐颛玺书曰:“夫耽罗,居海之东,密迩高丽,朕即位之初,遣使止通王国,未达耽罗,且耽罗已属高丽,其中生杀,王已专之。今王以耽罗蕞尔之众、兰秀山逋逃之徒,用朕之诏,示以威福,一呼即至,削去孳生之利,移胡人于异方,恐其不可,盖人皆乐土,积有年矣。元运既终,耽罗虽有胡人部落,已听命于高丽,又别无相诱之国,何疑忌之深也?若传纸上之言,或致激变,深为边民患,人情无大小,急则事生,况众多乎?朕若效前代帝王并吞边夷,务行势术,则耽罗之变起于朝夕,岂非因小隙而构大祸者乎?王宜熟虑烹鲜之道,审而行之,不但靖安王之境土,而耽罗亦蒙其德矣。如其不然,王尚与文武议之,遣使再来,行之未晚,王其察焉。兹因使还,赍此以示。”

从这段记载可以知道,至少在洪武五年,耽罗国虽然名义上归属了高丽,但事实上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其与高丽的关系就如高丽与明朝的关系一样,高丽是宗主国,耽罗是附属国。

而且,耽罗还不怎么听话,“恃其险远,不奉朝贡”。更重要的是,岛上还有很多蒙古人。这也难怪,蒙古人两次企图越海攻打日本,济洲岛是攻日的前沿阵地,而且一度归元朝直辖,驻有大量蒙古人也就不难理解了。

济州岛上有一些人自称是蒙古人后裔,证据是家里的族谱上“本贯”一栏均写着“大元”二字。大约在1500年到1770年期间曾用过“大元”的姓,,后来才逐渐出现赵、李等姓。他们在放马的时候也经常唱些长调民谣,在他们中还流传着好多有关蒙古人的传说。

证之高丽王所称的“多有蒙古人留居其国,宜徙之兰秀山,逋逃所聚,亦恐为寇患,乞发兵讨之。”这些岛上的居民属于蒙古人后裔十有八九是真实可信的。

韩国的蒙古人后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