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講佛的朱清時院士,是否類似晚年回歸宗教的牛頓

學佛講佛的朱清時院士,是否類似晚年迴歸宗教的牛頓

這兩年朱清時院士學佛講佛的事情鬧得沸沸揚揚,於是很多人想起了牛頓。用他們的話說,牛頓年輕的時候熱愛科學,晚年幡然悔悟,虔心投入了上帝的懷抱。由此證明宗教比科學更偉大。而朱清時院士迴歸宗教,是更高層次的科學研究。那麼事實究竟如何呢?

事實上,牛頓年輕時就相信上帝,可最終牛頓推動科學的發展讓許多科學家拋棄了上帝。

牛頓的時代,基督教在歐洲社會仍然佔據統治地位。在整個社會耳濡目染的薰陶之下,牛頓是不可能不相信基督教的。牛頓的繼父是一位教區牧師,繼父的神學藏書成了牛頓青少年時的讀物。牛頓在中學讀書時,基督教的教義課程是必修課,他一位老師安吉爾是一位清教徒修士,他也要求牛頓讀一些神學論文。所以牛頓青少年時就瞭解了基督教神學。

1661年,牛頓進入劍橋大學三一學院。當時劍橋大學的課程《聖經》又是必修課。有意思的是,大學生牛頓所秉持的信仰既不是新教,也不是天主教,而是被視為異端的阿里烏派。幸好當時的英國社會對宗教信仰的態度逐漸寬容,使他能夠在不暴露異端信仰的情況下從事科學研究。

在上帝和知識的關係上,古代的宗教信徒認為,只有通過崇拜神靈才能夠獲得知識。但自從文藝復興以來,哲學家們認為自然是上帝在《聖經》之外寫的“另外一本書”,研究自然界的目的是為了通過窺探上帝創造世界的秘密,來頌揚上帝的偉大,這種思想被稱為“自然神學”。牛頓接受了“自然神學”。他通過批判繼承古希臘以來的數學、天文、物理知識,發現了牛頓運動三定律、萬有引力定理,更新了光學等學科的知識。特別是萬有引力,更是顛覆了人們對於宇宙和上帝的認識。它指出古人曾經以為神聖的天體,與我們所見的日常物體一樣,遵守同樣的力學規律。

學佛講佛的朱清時院士,是否類似晚年迴歸宗教的牛頓

後來的科學家們沿著牛頓開闢的路徑,繼續深入研究宇宙和世間萬物,建立了力、熱、光、電等學科,系統地解釋了在我們周圍所看到的物理現象。科學家們發現,從宇宙到日常生活,萬物運行都有規律可循,這些規律都可以通過邏輯思考而加以掌握。也就是說,在宇宙的創生和運行中,都不需要“上帝之手”的干預。科學進展也影響了科學家、哲學家們的世界觀,使許多人逐漸拋棄了對上帝的崇拜,比如法國天文學家拉普拉斯說“我不需要那個假設”,德國哲學家尼采乾脆宣佈“上帝死了”。

虔誠的上帝信徒牛頓推動了科學發展,科學發展卻推翻了宗教對科學的統治,這個有趣的歷史過程,讓我們可以反思科學與宗教之間的關係。在現在信仰自由的前提下,科學和宗教是各行其是的,正如羅馬教皇保羅二世所說的“宗教的歸宗教,科學的歸科學”。宗教關注倫理道德、靈魂救贖,不在科學問題上發表意見;科學家研究現實問題時遵循科學方法,不會引用宗教觀點作為依據。這也是歷史上基督教和科學曾經發生的多次衝突之後,科學和宗教找到的“和平共處”的方式。

還回到我們的話題,朱清時院士學佛講佛,將科學和宗教聯繫在一起,可是這和牛頓以及文藝復興時期其他信仰宗教的科學家還是有所不同的,那麼誰的境界更高,可能是一個很難說清楚的話題。

學佛講佛的朱清時院士,是否類似晚年迴歸宗教的牛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