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成爲什麼公司的股東?

你想成為什麼公司的股東?

甲:嗨,小韭菜,聽說最近美國打貿易戰,你的股票受影響沒?

乙:(翻白眼)你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

甲:哥們存了點私房錢,要不咱炒房賺一筆?

乙:沒戲,現在到處限購,銀行還加利率。。

甲:那。。。實在不行炒點比特幣?

乙:呵呵。。。你炒吧,反正我已經斷腰了

甲:那咱來點保守的,跟我表哥做P2P去

乙:你行你上,反正我已經踩雷了.

你想成為什麼公司的股東?

甲:那你現在投什麼?

乙:投什麼,投優質項目

甲:優質項目是個什麼鬼?

乙:你懂股權嗎?你懂投資嗎?你聽說過ofo小黃車一年估值翻200倍嗎?你知道滴滴最早投資人王剛投資收益上萬倍嗎?

甲:這麼犀利這麼霸氣,那要怎麼做呢?

乙:很簡單,通過投資直接或間接持有他們公司的股份,成為他們的股東。

甲:那什麼公司都可以嗎?

乙:當然不是,優質公司才是我的選擇。

你想成為什麼公司的股東?

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股權投資。選擇好優質項目,成為他的股東,為項目攢資源,聚人氣。進而推動項目發展,從而獲得資產增值。

那麼你願意成為什麼公司的股東呢?這裡最關鍵的就是選擇優質公司。關於選取優質公司,我們可以從如下幾點來考察:

1、公司經營是否符合用戶行為?是否符合新趨勢發展?是否有足夠大的市場規模?

有的公司是不符合用戶的行為模式的,例如在移動互聯網時代還過多地依賴於PC互聯網或者是一些更傳統的手段來解決問題的公司;有的不符合經濟社會技術發展規律,比如說主流用戶群已經逐步過渡到85後、90後這一代,這種不跟隨用戶行為變遷的公司,肯定不作為備選項。

再看市場規模,首先市場規模小肯定不行。其次市場規模相對比較大,但是它現在所做的這個業務模式不能夠規模化擴張。這種對於投資也是沒有價值的。

2.

公司所處領域競爭如何?當前競爭者是否已經足夠強大?留給新進入者空間有多大?

現在社會,做事情一定會有競爭。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這個觀念已經深入人心,因此各行各業,也自然有很多的競爭者介入。廣義來說,所有行業都有機會,但是我們會考慮概率,考察因素,考慮成本。有很多行業,行業老大已經牢牢佔據地位,造成贏家通吃的局面,後來者機會渺茫。

判斷一個行業是不是會贏家通吃一家獨大,重點看它的規模、市場份額、運營模式。如果其市場規模、市場份額可以通過單一的運營體系建設和積累,從而把市場規模擴到無限大,給新進入者留很小的空間,這個行業就會容易一家獨大。比如社交,社交是典型的網絡效應,自己,親戚,同學,朋友,全鏈接在上面。關係越多,遷移成本就越高,這樣社交軟件聚集的人就越難遷移出去。說到此處,心疼馬雲爸爸3秒鐘,只為了他的社交夢。

你想成為什麼公司的股東?

但有一些領域不容易一家獨大,比如這兩年熱起來的長租公寓、民宿、高端旅遊等,這類項目的特點即是租下一些位置的房產,進而對其進行裝修標準化後再迎客。這種商業模式,其位置和區域,均屬於獨有性,資源自帶稀缺性。一旦佔據了某個位置,後來者很難把該位置撼動。這種行業,進可吞併對手,併購選手。退可依賴自己領域,獨自發展。

3.公司所做業務是否滿足了需求?幫助用戶解決了真實問題?產品或服務的應用場景是什麼?

很多創業者想法天馬行空,我們儘量都給予鼓勵和支持。但是確實也有很多公司,所做業務完全是偽需求,或者不為大眾所接受。這種公司,要麼自嗨,要麼是想通過資本堆積形成風口,但這兩塊,最後走出去的概率都很小。所以一個公司,首先還是得看其提供的產品或服務是否滿足了用戶需求,解決了用戶痛點,基於用戶實際需求出發,公司一定會有價值。

4.公司是否有業務相關資源?

是不是有資源,這個前提就是判斷這個業務需要什麼樣的關鍵資源,俗話說沒有金剛鑽,不攬瓷器活。各創業公司,本身資質和出發點不同。有很多資源類創業公司所做項目,如果沒有行業類資源,外界去做,是很難做得出結果的。例如你做採油行業服務,但是你沒有相應的石油行業資源,你就很難開展工作。而如果做藏區旅遊,沒有掌握藏區獨家資源,也很難做出高端化和差異化。

5.團隊是否穩定,團隊是否形成能力互補,並掌握關鍵能力。

團隊穩定判斷注重幾個方面,團隊是否穩定,之前是否有過較長時間的磨合,團隊各成員之間分工是否明確,核心團隊能力是否互補。這些對於一個公司的後續發展,都至關重要。

6.公司實際運營怎樣?是否能賺錢,賺錢?

公司運營的如何,有眾多衡量指標,結合該公司業務自身特性,所在領域,做出綜合判斷。比如做有些公司,有多少發行渠道,有多少用戶,用戶質量如何,用戶留存率,單用戶付給率等等。都是應該關注的。如果公司做旅遊,線路選擇,用戶數量,社群活躍度,資源利用度,單用戶付費金額等,淡旺季差距,都是運營過程中需要關注的指標。

項目最終目的都是賺錢。當然,在賺錢過程中,能發揮些社會效應,那是更好。公司初期規模比較小,後續怎麼實現規模化擴張,實現規模化擴張之後怎麼實現盈利?這些,在公司進展過程中,都得有清晰的認識。很多公司,初期不賺錢,但是擴大規模之後,就很賺錢,典型的百度,騰訊,京東都是如此。

既然大家對於瞭解挑選公司,已經有了一個基礎的認識,那麼我們再來了解下近期在雲投匯平臺募集的項目:座頭鯨旅行

你想成為什麼公司的股東?

座頭鯨旅行專注於藏地文化與旅遊行程的完美結合,致力於成為藏地旅行的旗艦品牌。通過多樣化的產品、豐富多彩的活動以及獨家稀缺的藏區資源,為用戶提供藏地出行一站式服務。

你想成為什麼公司的股東?

座頭鯨創始人此裡農布先生是藏族人,公開資料顯示:他擔任多項社會職務,美國環球華人慈善協會理事,歐美留學生聯誼會會員,西藏生態建設協會理事,富群環境研究院理事。在西藏旅行資源上有豐厚的積累;創始人丁毅曾在西藏經營戶外俱樂部,主營深度遊和戶外旅行線路。2人配合默契,各有所長。公司在藏區資源端獲取能力出眾,例如非開放區域的遊覽體驗資源、稀缺的交通資源、優秀領隊人才、宗教寺廟和上師資源等。這些資源均非一般旅行公司可以獲取。

你想成為什麼公司的股東?

目前主要產品有:

特色產品:

1C、倉海記(協同模式concordance)

關鍵詞:新價值空間、價值星系

倉海記是以空間形式,基於不同旅遊集成單元和旅遊價值模塊及旅遊利益相關體之間建立協調機制和標準化流程與接口。

2018年座頭鯨旅行除了線上旅行服務的持續增長,線下輕奢藏文化體驗共享空間“倉海記”將於今年6月在聖城拉薩正式啟幕。

同時“倉海記”將以連鎖模式迅速走出藏地佈局北上廣。成為座頭鯨旅行在世界範圍內的藏文化IP、主要精準獲客渠道,藏文化輸出與聚合旅行者的粘性地標。

2C、雪山天使小鎮,雪山創投營(融合模式convergence)

關鍵詞:關聯融合 形態滲透

雪山創投營,在創投領域搜索相匹配的集成單元,將旅遊集成單元嵌入創投體系賦予旅遊功能,實現產品優化和結構最優。以雪山天使匯、雪山創投營、雪山天使小鎮等為核心,構建投融資、資源合作、辦公空間、企業服務等完整的創投生態體系,是中國戶外EMBA的開創者,創業公司的場外第一營。目前雪山天使小鎮運營人員,已入駐麗江古城。

3C、犛牛巴士(鏈條模式chains)

關鍵詞:資源鏈、價值網、獨家運營

在旅遊產業中,交通以鏈條形式存在,也是旅遊產業存在的現實形態。

犛牛巴士以鏈條形式串聯不同旅遊產業集成單元,將有效資源鏈、產業鏈和無形價值鏈有效耦合,使其實現無縫對接,為遊客提供綜合性服務。

2017年座頭鯨佈局藏地交通板塊,針對藏地旅遊行業痛點與拉薩交通產業集團共同推出西藏景區直通車“犛牛巴士”,緩解自由行用戶出行難度,實現大數據整合,藏地景區全覆蓋。極大推動了當地旅遊交通產業升級。

4C、鯨鯨樂道(集群模式cluster)

關鍵詞:社群、吸引集聚、文化輸出

《鯨鯨樂道》“大咖聊西藏”是座頭鯨旅行網推出的名人嘉賓直播訪談節目。百萬粉絲大V,單純播出收看率300-500萬,通過主播與嘉賓之間的交流,從美食、人文、歷史、公益、文化各個角度,深度解讀不一樣的西藏文化旅行,影響力巨大。

通過整合輸出旅行文化,提升旅行產品文化內涵和文化品位,以西藏文化吸引高知階人群,以文化凝聚高知階人群,建立座頭鯨文化旅行倡導者屬性,引領文化旅遊行業的發展。

5C、尋找香巴拉(創意模式creative)

關鍵詞:軟要素、遊客價值、創意轉化

旅遊產業步入軟要素驅動階段,旅遊者動態發展增速,新型旅遊產品的推出速率和頻率逐步加快,創意的力量日顯突出和重要。

座頭鯨開發的產品通過創意將旅遊資源轉化為集成單元,融入到旅遊產業鏈中,將有形資源與無形資源和各類動態與靜態的活動,賦予其旅遊資源功能,形成座頭鯨產品核心資源和競爭力。

包括線下經典路線產品

(1)、尋美系列

(2)、 巔峰穿越系列

(3)、 主題文化系列

(4)、 印象之旅

(5)、 東環線

………

可以看出,座頭鯨透過對旅遊產業無邊界的認知,通過產業集成的方式再造旅遊行業價值鏈。通過超強捕捉旅遊集成機會的能力,將旅遊資源集成界面,虛擬價值鏈與實體黃金路線結合,不斷優化機制,在不同層面佈局,由點成網,構建界面。

而在剛剛過去的3月,公司更是參與了西藏佳斯特信息技術公司(參考新聞:http://www.sohu.com/a/225669944_99995748),為座頭鯨未來騰飛插上了翅膀。

這樣的好公司,等你來當股東,你還在猶豫什麼?歡迎添加小助手索取投資紅包。只限一週哦。小助手微信號:yuntouhui

你想成為什麼公司的股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