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對聯是否要按照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的規矩?

利作世


對聯是一門學問,來聽聽科班生的回答吧!

題主的問題“對對聯是否要按照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的規矩?”

首先,對聯要講平仄是對的。這個句式也是正式聯律的一種,符合詩律。聯律有三種:詩律、馬蹄律、意節律,也可以說聯律是由這三部分組成。

下面是我講課的講稿,專門講聯律的。


對聯脫胎於律詩和駢文,在發展過程中又不斷吸收其他文體(詞曲、古文、白

話文等)的形式元素

所以對聯的平仄規律因語言風格和表現形式的不同而有所差異

總體來說,對聯的平仄主要由三部分組成

【詩律】

律詩是對聯文體產生的主要源頭,可以說最初的對聯文體,完全承襲了律詩中

兩聯的格律要求。

我們從最早的春聯“新年納餘慶,佳節號長春”便可以看出,它不僅承襲了五

言律詩全部的對偶聲律形式,甚至還承襲了律詩的拗救方式

律詩組句的平仄格式只有兩種

七言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和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五言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其他都是由此衍變而出。

但是五言聯和五言詩的格律,七言的是有區別的

五言聯要求要嚴格些,為了避免不必要的孤平的爭論

如果上聯是“平平平仄仄”的情況下,下聯的第一個字應該為“平”比較妥,

例如

平平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

明清以來,五七言對聯用律詩句式來寫作是個極普遍的現象,只有個別的巧對

三四結構的七言或一四結構的五言例外。

巧對

例如孫行者

祖沖之

三四結構的七言

例如能受苦/為志士

肯吃虧/不是痴人

大家看這聯的前七言句就是三四結構。

或一四結構的五言

例如破/千年舊俗

開/一代新風

我們今天在創作五、七言對聯時,最好儘可能選用符合律詩標準的句式。

而所有的律詩格律要求,也同時適用於律句形式的對聯。

【馬蹄律】

清人林昌彝說

“凡平音煞句者,頂句亦以平音,仄音煞句者,頂聯亦以仄音。

分句尾字,叫煞句。

例如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給個圖大家看下,更清楚

照此類推,這樣平頂平,仄頂仄,是為了音節的延續性,不至於由音節的不

接而出現格律的斷裂”。

對聯的這種規則,就叫馬蹄韻(此時尚無馬蹄韻之名)。

馬蹄韻也稱馬蹄格。

簡單地說,即“仄頂仄,平頂平”的規則。

這種規則之所以叫馬蹄韻,在於其正像馬之行步,後腳總是踏著前腳腳印走

每個腳印都要踏兩次。

若以一邊的腳為平,另一邊的腳為仄,左右輪流,那麼“平平”之後便是

仄”,“仄仄”之後便是“平平”了。

鑑於後腳之最初站立點與立定時前腳之站點並無後繼,所以起句和末句的句

一般都是單平或者單仄。

自從餘德泉教授著《對聯格律·對聯譜》後,從理論上對對聯的格律特點,

是平仄的運用“馬蹄韻”做了詳盡的論述。

從此,“馬蹄韻”作為一種對聯理論和規則得到廣泛學習和應用,如今已成

對聯聲律的核心理論

國內大型的徵聯比賽一般都要求應對和作聯要符合馬蹄韻。

馬蹄韻基本原理

馬蹄韻的原理在於“平平仄仄兩兩交替”!其具體表現形式為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或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這種形

般稱呼其為“對聯平仄竿”此原理基於漢語中雙音節詞佔很大比重的情況

得出,相當部分的聯句可套用此規律。

將以上原理再加上“上仄下平”的聯腳平仄規定,即可基本掌握馬蹄韻要領

具體的有可分為句腳規則和句中規則

句中規則

即一個聯句中每個字的平仄安排制約規則。

對於五七言來講,一般仍遵詩律,“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仍然適用。

對於其他形式的聯,則以馬蹄韻原則安排其平仄

下面舉例說明

一言句

墨(仄)

泉(平)

二言句

春色(平仄)

燕聲(仄平)

三言句

熊虎將(平仄仄)

鳳凰兒(仄平平

四言句

月斜金井(仄平平仄)

風起畫堂(平仄仄平)

五言句

有客如擒虎(仄仄平平仄)

無錢請退之(平平仄仄平)

六言句

處處明山秀水(仄仄平平仄仄)

家家笑語歡歌(平平仄仄平平

七言句

鶯歌燕舞留春住(平平仄仄平平仄)

虎躍龍騰向未來(仄仄平平仄仄平)

除五七言為律句外,其他都可以遵循馬蹄韻原則安排平仄

而八言句以上就是個拆分整合而已,不再舉例。

句腳規則,

指對聯的一邊如果有若干句,每句最後一個字的平仄安排要符合的規則。從後

往前截

二句聯

茅店村前,皓月墜林雞唱韻;(平仄)

板橋路上,青霜鎖道馬行蹤。(仄平)

前韻

上蹤

爆竹知人意,聲聲悅耳;(仄仄)

梅花曉天時,朵朵歡心。(平平)

意耳

時心

三句聯

申奧功成,入世關通,一年好景蛇辭歲(平平仄)

興邦業舉,富民旗展,萬里雄圖馬躍春(仄仄平)

成,通,歲。

舉,展,春。

四句聯

九州風物,盪漾胸中,一任他海闊天空,鳶飛魚躍;(仄平平仄)

三晉溪山,奔騰眼底,合歸我松青柏翠,鳥語花香。(平仄仄平)

五句聯

豪傑今安在?看青山不老,紫柏長存,想那志士名臣,千載空餘憑弔處

(仄仄平平仄)

神仙古來稀,設黃石重逢,赤松再遇,得與洞天福地,一生願作逍遙遊。

平平仄仄平)

關於長聯句法以及各分句腳字的平仄安排,《對聯話》一書的作者吳恭亨記述

了他和老師朱恂叔的一段對話

憶予垂髫時請業於朱恂叔先生,研究作聯法,問句法多少有定乎?日

昌黎言之,高下長短皆宜,即為聯界示色身也

也就是說,對聯句腳的平仄安排,是沒有特定規定的。

我個人認為,馬蹄韻的句腳安排,只是一種理想句式

我們在實際創作中,應當遵循抑揚頓挫的聲律規則,靈活多變,而不必一味的

按馬蹄韻那樣機械地平仄兩兩交替

特別是每邊五分句以上的長聯,很難以固定的平仄格式來禁錮。

【意節律】

節律是對詩律和馬蹄韻的補充,主張聯句內應遵循詞組或節奏點平仄交替的

規則

例如

聲聲布穀不停,牛開虎步

聯的前一分句七言,用詩律和馬蹄韻是不符合平仄的,只有將“一聲聲”視

為一個意節,全句意節點“聲、谷、停”做到了平仄相間,才能合乎聯律

再如

杜工部大興土木

嶽將軍鎮守山丘

杜工部和嶽將軍自成意節,節奏點落在部

木和軍,守,丘上面

合平仄相間的規律了

以上是聯律組成的三個部分,各有其適用之所

那麼我們要怎樣對待和使用這三種理論呢?

我本人覺得,靈活運用這三種規則,應該以馬蹄韻和詩律為基礎,意節律為補充

具體而言

寺律可以安排好由一個和兩個分句組成的聯句的格律問題

馬蹄韻解決了多個分句的聯句的韻腳安排問題

意節說則解決了含領字、襯字或多音節專名的句內平仄安排問題

有時三種規則未必全部相符,只合其一。而有時則三種都適合,

比如

書山有路勤為徑

學海無涯苦作舟

聯,合於詩律、馬蹄韻和意節說三種規則。

在對聯中,還有兩種情況是可以不論平仄

是領字,領字可以無視句中的平仄安排和上下聯的平仄安排

前人張一鏖的冷香閣一聯中

高閣此登臨,試領略/太湖帆影,古寺鐘聲,有如薊子還鄉,觸手銅仙總悽異

大吳仍巨麗,最惆悵/恨別禽心,感時花淚,安得生公說法,點頭頑石亦慈悲。

聯中的試領略和最惆悵都是領字,所以句中的平仄的交替和上下聯的平仄相對

都可以不論。

當然,如果能做到平仄相協那還是應該儘量做到,根據聯意而定,實在做不到

不論無妨

二是一些文言虛詞,比如之,乎而則兮等,這種情況一般在駢體句式的對聯

中較常見,

比如

魯迅集句聯

望崦嵫而勿迫;

恐鵜鳩之先鳴

這裡的而和之在論平仄的時候就可以把它們忽視

就當沒這兩詞

在我們的對聯過程中,應儘量的去符合對聯的平仄交替的規則

若聯句未能交替,就會出現“失替”現象,而如果在句尾出現連續三個平音的

現象,被稱為三平尾,這兩種情況都不符合對聯的規律要求,應儘量避免。


以上就是關於聯律的一講,有不清楚的可以在評論區留言。對聯的創作規矩遠遠不止是論個平仄 ,我會在今後來說的。


詩詞人吳海玉


我上學不多,幾個常用字反覆顛倒組合著玩玩,以求個樂趣。例如,組個詞,造個句,編點打油詩,寫點順口溜,記些名人軼事,抄些古今傳奇,看看百家姓,讀讀三字經,自己哄自己,不亦樂乎。但較為生僻的字便識不了幾個,平平仄仄,仄仄平平,更是一竅不通……見笑,見笑。








老驥暮年


要說平仄是規定,看對什麼人,如果對一般人,不太會的人,也可說是規定。

如果對於會對聯的行家,那還真不是規定,連名詞不對名詞,還稱為千古絕對,流傳到現在,當對聯的人看到後,無不讚好。

又說對聯結尾不能用三仄三平,我看一副聯還有上下聯都是後四平的,這種聯都是在千古絕對上看到的,現舉兩副聯如下,供參攷。

上聯:此木為柴山山出;

下聯:因火成煙夕夕多。

上聯:稻草捆秧互抱子;

下聯:竹籃裝筍娘懷兒。


窮光旦


我認為對對聯不要死般硬套,要活學活用。前後對稱,般配可行。不要所問非所答!要畫龍點睛之筆方可!



振興中華81570676


首先對於初學者沒有必要生搬硬套,這樣會令人心生恐懼,打退堂鼓。為了培養興趣,可以先自由自在的暢遊其間,遣詞造句、其樂無窮,只要文理通順既可。

如果其中有一部分人,時間長了想進一步《升級》,(對不起,用了一句網絡技術性詞彙。)可以試著用平仄來試試。畢竟屬於文化的一部分,有沒有道理試了才知道。

而對於網友提出的推陳出新論,我深表贊同。但推陳也需要知道"陳"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一針見血,對症下藥。不然的話恐怕就容易變成一句口號,而無實質內容了。

這方面新詩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雖然很多新詩都極具震撼力與浪漫情懷,但古詩詞至今都難已被人們所遺忘。至少從一個側面,證明了人們對美的追求不分新舊,而只在乎它究竟美與不美。


雙人魚42891187


我就一剛入此行的新人,專業的知識也不大懂,應有你另邀的專精於此的賢達諸君們應有詳細的專業知識普及,就不佔用別人時間了。

即此 奉上


虛華閣主人


平仄音調大概差不多就行啦!不必像古人那樣苛刻!畢竟古詩詞的高峰,今人誰都無法攀越!這與高科技無關。特定的年代,特定的社會背景和文化氛圍,特定的生產生活方式與人文情懷,以及自我修養與文化積澱等等,諸多因素決定古人與今人必然有所差別!現在我們填詩作詞,除了儘量接近音韻格律之餘,最關鍵四點,構思要巧!遣詞要美!意境要新!主旨要深!

所以,完全按照古人創作方式是不現實的!是行不通的!當然,泱泱大中國🇨🇳,應該國家主導,政府,教育界與社會民間,還是必須花大力氣,繼承和弘揚華夏獨有的文化瑰寶!保護好這份極其珍貴的世界文化遺產!



上善若水吳峰


對對聯是有許多講究的:上、下聯字數相等,詞性相對,意義相關,結構相似,更重要的一點是平仄相拗。例如:魯迅《自嘲》中的一聯:"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它是完全符合平仄要求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上聯仄起,下聯平收,念起來音韻優美,朗朗上口。為了繼承祖國的文化遺產,我建議對聯愛好者或多或少還是要學點有關方面的知識,以免在我們這代人中斷崖。不妥之處,敬請網友見諒!


大展宏圖209726547


聯律肯定要遵守,意境特佳的可以偶爾忽略,不因辭害義。湊趣圖樂可以不計平仄,但正經撰聯要平仄分明。最起碼上下聯尾字要仄起平收。


鄭桂軍4


對聯是否要按照“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的規律開寫?

回答:就五字聯來說,可以按照這種形式來寫,也不一定非要按照這種形式來寫不成!這只是對聯的一種平仄形式。還可以是: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也可以是: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也可以是: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我以為。上下聯在平仄上不要“失替”就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