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败97%悬疑片年度最佳,居然只拍了13天,吹爆!

前不久,给大家推荐的电影《解除好友2:暗网》,可以说是引爆朋友圈。

电影以全程摄屏的方式,直播了一场,有预谋的谋杀,暗网杀人游戏。

打败97%悬疑片年度最佳,居然只拍了13天,吹爆!

虽然大家都知道这是恐怖片,但因为内容实在太过逼真,很多网友都表示再也不敢上网了,再也不敢随随便便爆照,泄露信息了。

你都不知道黑客什么时候就了解你的全部。

网络上流传一张照片,Facebook的创始人扎克伯格就把笔记本的摄像头给遮住了。

打败97%悬疑片年度最佳,居然只拍了13天,吹爆!

甚至据说,美国前FBI局长,电脑摄像头也都是遮住的。

上次给大家推荐《暗网》的时候,公众号的小伙伴也纷纷表示看完吓尿了,赶紧把手机,电脑摄像头都封住。

通过摄屏的方式,拍摄伪纪录片电影,已经成为了全新的电影语言和体系。带给我们这些网络时代的观众一种浸入式的观影体验。

而在这种录屏电影新的体系内,大家不光是进入了电影故事中,看完故事更是感觉,

这完全可能演的就是自己啊!

后劲儿特别大!

细思恐极。

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这部电影,同样也是这种形式的电影。

《网络迷踪》

打败97%悬疑片年度最佳,居然只拍了13天,吹爆!

《暗网》已经是让人惊艳,喘不过气的优秀恐怖片了。豆瓣评分8分,国内外都好评一片。

而俊俊觉得,这部电影《网络迷踪》比暗网更棒。

豆瓣评分最开始9.2,现在火爆了以后8.8,好于97%的悬疑片。

打败97%悬疑片年度最佳,居然只拍了13天,吹爆!

烂番茄93%,观众满意度89%

打败97%悬疑片年度最佳,居然只拍了13天,吹爆!

它比《暗网》好,好在《暗网》虽然很多元素都是真实的,但始终是一部恐怖惊悚片,脱不了那种都市怪谈的夸张感,离奇感。

《暗网》全程的重点,都落在惊恐上。

而《网络迷踪》,更像是一部正统的悬疑片,破案片。

无论是观众接受度,还是作为艺术作品的那种饱满,成熟,各种情绪和主题,都更胜一筹。

位列今年最佳的悬疑片前三,甚至我们直接说,这是今年最棒的悬疑片,都毫无悬念了。

打败97%悬疑片年度最佳,居然只拍了13天,吹爆!

《网络迷踪》是大陆翻译的名字,原名叫《searching》(搜索)

港台的翻译最棒,最直接,叫做《人肉搜索》

因为这是一个父亲,人肉搜索自己的女儿,最终破案的故事。

男主大卫-金,美国亚裔,一家三口,

打败97%悬疑片年度最佳,居然只拍了13天,吹爆!

女儿自幼乖巧听话,成绩优秀,还苦练钢琴。


打败97%悬疑片年度最佳,居然只拍了13天,吹爆!


怎料在成长过程里,母亲身患淋巴癌,不幸去世

这个家庭也就此变成了单亲家庭。

打败97%悬疑片年度最佳,居然只拍了13天,吹爆!

丧妻后,父亲尽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女儿也拼命学习,练钢琴。

生活好像挺融洽。

直到女儿上高中后某一天,告诉父亲要在同学家里通宵学习。

自此之后,再无音讯,就此失踪。


打败97%悬疑片年度最佳,居然只拍了13天,吹爆!


父亲打开女儿的电脑,想办法破解了密码。看了女儿的各种社交网络。

类似微博,微信,抖音等等,才发现,原来自己根本不了解女儿。

打败97%悬疑片年度最佳,居然只拍了13天,吹爆!

为了寻找女儿的下落,他找到女儿的钢琴班,

才发现女儿早就偷偷退学了。

还把钢琴课的学费,2500美元,通过洗钱的方法转到网上,再转成现金。

父亲对自己的乖乖女儿失踪,就已经很惊讶了,居然还疑似洗钱,简直五雷轰顶。

打败97%悬疑片年度最佳,居然只拍了13天,吹爆!

此外,父亲还发现女儿在学校连一个知心好友都没有。

他联系到那些所谓同学,都表示自己毫不关心。

打败97%悬疑片年度最佳,居然只拍了13天,吹爆!

可是,当这场失踪案成了新闻热点,上了微博热搜,知乎讨论。

这些冷漠的同学,又一个个跳出来,以“最好朋友”的身份,哭诉,在网上骗赞骗同情。

戏精本精。

打败97%悬疑片年度最佳,居然只拍了13天,吹爆!

网络上无数的讨论,说其实就是父亲做的,其实父亲是变态,其实女孩被卷入阴谋,女孩自己不检点,等等各种流言蜚语

原来全世界的网友,都是一个鸟样啊。

打败97%悬疑片年度最佳,居然只拍了13天,吹爆!

父亲通过各种蛛丝马迹找女儿,大量细节,不比《暗网》少,

最后终于找到了女儿的最后一次出现地。

而在这个地方,这场失踪案变成了谋杀案。。。。。。

打败97%悬疑片年度最佳,居然只拍了13天,吹爆!

电影情节多次反转,细节和线索铺垫极好,属于一开始看就停不下来的节奏。

所以,具体的情节,我就不过多的剧透。

如果我讲太多电影里好看的情节,反而大家看电影的时候就失去了乐趣。


打败97%悬疑片年度最佳,居然只拍了13天,吹爆!


但是,这部电影会成为爆款,真的不是靠吹起来的。

录屏形式的电影,给观众一种新体验,一种强烈的代入感和真实感。

有些网友就评论说,

这部电影就是占了这个形式的便宜,其实作为悬疑剧,他并不那么的好。

我觉得这种评价是非常不公平的。

这世上并没有只借着新形式,就一定能成功的东西。

形式只是给你一个机会,重要的还是内核,以及努力。

最开始,这部电影只是拍成一个广告短片,是投资人对这种形式感兴趣,才拍成电影。

打败97%悬疑片年度最佳,居然只拍了13天,吹爆!

然而,在拍成电影之前,导演工作组为了给投资人展示效果,就已经自导自演的拍过一次电影。

给投资人看过成片,认可之后,

又找来实力派亚裔演员约翰-赵,又拍了一遍。

这部电影拍摄只用了13天,不到两星期,但后期剪辑却用了两年。

这背后,是制作方下足了功夫打磨,制作的过程。

这种颠覆式的观影体验,绝不是随口一句,占了新电影风格的便宜,就可以解释的。

打败97%悬疑片年度最佳,居然只拍了13天,吹爆!

毕竟,它的评分,已经超过了去年的神片《看不见的客人》

同时,约翰-赵的演技,也是五星好评。

因为全程都是对着电脑演戏,没有对手戏,甚至没有情景,

所以对演员的技巧,入戏感,那都是极大的挑战。

光这演技,就对得起评分。

打败97%悬疑片年度最佳,居然只拍了13天,吹爆!

最后,电影的配乐也恰到好处,最后结局的时候,我鸡皮疙瘩都起了一身!

形式风格满分,创意设定满分,演技满分,节奏满分,配乐满分,

虽然是外国的网络搜索,中国观众却丝毫没有水土不服的感觉,

甚至,因为是亚裔家庭,反而有一种帮助亚裔发声的感觉。

这一点上,比《暗网》还要好,好要多样化。


打败97%悬疑片年度最佳,居然只拍了13天,吹爆!


《暗网》是为了恐怖而猎奇,《网络迷踪》在悬疑片的外壳下,还有一条家庭线,铺垫暗线。

好的导演不一定什么都好,但讲故事的时候挑动情绪肯定一流,

电影虽然是借着网络,手机,电脑的壳子在讲故事,

但最终,却隐隐有一种放下科技,拥抱生活,拥抱亲人的呼吁。

打败97%悬疑片年度最佳,居然只拍了13天,吹爆!

不仅有解谜的快感,还有情感共鸣,混在一起,让人惊艳,高潮。

连美国评分一贯苛刻的IMDb,都打出了8分。要知道,这对悬疑片来说,是顶尖的。

一部直击心灵的悬疑片,不多说了,俊俊去2刷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