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痕系列-磁场的力量》丨孙秀红

《痕系列-磁场的力量》丨孙秀红

孙秀红

女 1978年出生

居住上海

艺术家、高级首饰设计师、讲师

2003年本科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

展览情况:

2002 铜版画《生存寄语之一》获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0周年全国画展入选

2002.5 黑白木刻《超越人生之一》入选5.23全国画展作品选

2002.8 铜版画《超越人生》获东北三省版画展入

2002.10 铜版画《梦系列之三——逝》入选十六大召开画展

2002.12 黑白木刻《梦系列之三——寄》参加黑龙江、香港版画交流展,入选并发表于书刊,此作品亦参加韩国展出

2012-2013 为了迎接十八大胜利召开,由上海市工人文化宫、上海东方书画院主办《丹青神韵—“三鼎杯”上海东方书画院书画作品展》,版画作品《梦系列-逝》应邀展出,并出书发表;

2015年7月个展《传达》;8月个展《感触》

2016、8被邀请参加无界纽约联合国总部国际青年艺术家展 2016年10月参加纯粹中国艺术联展(全国巡展)佛山、深圳、广州、上海、北京三次联展;

2016、12参加北京中国当代女画星入围画展;

2017、3、8应邀参加上海当代女艺术家邀请展“她山之石 可以攻玉”

2017、1邀请参加北京当代艺术家展览并画册出版

2017、4、5月应邀请参加北京和青岛“极差艺术”两次展览;

2018年6月《痕系列》十二幅作品由中国邮政总局授权出版邮册并发行

孙秀红 作品欣赏

孙秀红近期作品延续了《痕系列-磁场的力量》,通过综合材料完成的综合艺术作品。利用水墨渲染等不同媒介完成。主要想通过这种综合艺术形式阐述万物瞬间磁场的引力,如果没有磁场我们也不会在地球上生活。所有的不规则的形块和水墨和不规则的曲线是创作的语言。这一主题创作主要来源平日生活的点点滴滴,通过这一系列的主题表达了被磁场附加了模糊的印记也是一种痕。主要利用了线和水墨渲染的组合,利用空间不同层面的效果来进行表达。《痕系列-磁场的力量》更多还是想通过此作品阐述一切万物存在即是磁场的力量。同时万物存在即是合理。本系列通过这样的一种艺术观念完成艺术表达。

《痕系列-磁场的力量》丨孙秀红

《痕系列-磁场的力量》 新水墨 60*60CM 2018

《痕系列-磁场的力量》丨孙秀红

《痕系列-磁场的力量》 新水墨 60*60CM 2018

《痕系列-磁场的力量》丨孙秀红

《痕系列-磁场的力量》 新水墨 60*60CM 2018

《痕系列-磁场的力量》丨孙秀红

《痕系列-磁场的力量》 新水墨 60*60CM 2018

《痕系列-磁场的力量》丨孙秀红

《痕系列-磁场的力量》 新水墨 60*60CM 2018

《痕系列-磁场的力量》丨孙秀红

《痕系列-磁场的力量》 新水墨 60*60CM 2018

《痕系列-磁场的力量》丨孙秀红

《痕系列-磁场的力量》 新水墨 60*60CM 2018

《痕系列-磁场的力量》丨孙秀红

《痕系列-磁场的力量》 新水墨 60*60CM 2018

《痕系列-磁场的力量》丨孙秀红

艺评

东西方艺术家最为重要的差异之一就是思维方式的不同,套用康德的理论,虽然不够贴切但却很形象——西方艺术家善于“分析”而东方艺术家倾向于“综合”的思维方式。所以中国的作画者往往着眼于“气韵生动”观画者“取其意气所到”,皴擦点染等春秋笔法优先服务于整体。今天来看,善用新兴构成元素的中国艺术家有很多,但是大部分都很难颠覆“整体”的主导地位。

我们不必深究这两种思维方式的是非优劣。只是从这个角度来看孙红秀老师的作品可能会有更多感触:从《哈德逊云彩》系列到《痕》系列,孙秀红老师很好的反其道而行之,从构成元素着手,用西方惯用的思维方式创作出一系列符合东方人审美趣味和思想内核的艺术作品。相较于《哈德逊云彩》,《痕》系列在装饰性、画面节奏感等方面做了重要取舍,具有粗粝质感的画面开始变得更具厚重感和张力。

《痕系列-磁场的力量》丨孙秀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