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掠南半球:南非大山貓輪式戰車的技戰術性能和火控系統

炮掠南半球:南非大山貓輪式戰車的技戰術性能和火控系統

設計特色

大山貓的設計、開發和生產的背景是前南國防軍迫切需要一輛裝甲車可以跟上機械化的輪式軍團編隊,以保護其側翼。

大山貓手動換擋,可以在沒有準備的情況下渡過1米深的水,經過準備後可以涉水1.5米。採用由雙渦輪增壓的水冷10缸柴油亞特蘭蒂斯發動機,配備中冷器,可以產生563馬力。這就為其提供了20.1馬力/噸的功率與重量比。

大山貓Mk1D可在21秒內從0km/h加速到60km/h,最高道路速度為120km/h,安全巡航速度為90km/h。南非國防軍對Mk1D的發動機進行了改造,提高了發動機的整體可靠性。由於南部非洲多沙,故發動機配有一次和二次灰塵過濾器。即使兩邊最後只剩下只有一個可操控的車輪,大山貓也能保持機動性。

炮掠南半球:南非大山貓輪式戰車的技戰術性能和火控系統

耐力與航程

大山貓的燃料容量為540升,允許它在能公路上行駛1000公里,Mk1C版本配備了兩挺7.62毫米機槍,共有3800發子彈。一個機關槍同軸安裝在主炮的左側,而另一個是位於炮塔的指揮官站上方,以對抗來自地面和空中的威脅。

Mk1D版本則拆除了一把機槍,配備了非常高頻率的戰術通信無線電,實現了多車輛間的通信、指揮和控制,從而增強了多輛裝甲車在戰場上的力量倍增效應。大山貓內置一個40升的飲用水水箱,也可外掛在船體的外部左側。

炮掠南半球:南非大山貓輪式戰車的技戰術性能和火控系統

車輛佈置

大山貓配備了4名成員,包括指揮官、炮手、裝彈員和駕駛員。指揮官的站位於炮塔的右側,通過8塊提供全方位可見性的防彈玻璃,能獲得360度視野。更前方的指揮員站在屋頂上則可獲得全景視線。指揮官能獲得超越炮手的控制權,從指揮官的全景視線到炮手的主炮目標 ,這是人機結合的綜合火控系統,這需要極端精確的反應時間。

炮塔左邊是裝載機站,平時成員通過車體的艙口蓋進出,但在緊急情況下,裝彈員、炮手和指揮官可以通過位於車體兩側第二個輪和第三個輪之間的服務艙逃生。

炮掠南半球:南非大山貓輪式戰車的技戰術性能和火控系統

司機位於車體的前部中心,可通過戰鬥艙到達,潛望鏡可以替換為被動夜間駕駛潛望鏡(由Eloptro製造),允許全天候/夜功能。整車使用壓縮空氣,司機可以使用氣體清潔他的望遠鏡,整車人體工學的設計和佈局體現在該車輛的每一個部分,使乘員能夠快速和準確地在緊張的戰鬥條件下高效工作。

主炮

炮掠南半球:南非大山貓輪式戰車的技戰術性能和火控系統

大山貓的主武器是南非GT4-76毫米快速射擊半自動槍,由利特爾頓工程工廠製造。該主炮是意大利76毫米緊湊型艦炮的衍生版,具有相同的結構。彈體採用鎢合金製造,其炮口速度超過1600m/s,直接射擊時其有效射程為3000米,間接射擊作用為12000米。可在150米內有效地使用毒氣彈,可對目標造成很高的死亡率。炮管配有熱防變形套筒和增強玻璃纖維排煙器,有助於提高持續射擊時的精度,並減少因過熱造成的炮管下垂。

主炮的標準射擊速度是每分鐘6發,炮塔驅動器可以在9秒內旋轉炮塔360度。主炮可以在-10度到+20度內俯仰。主炮採用較小口徑的大山貓允許發射比105毫米口徑更多的彈藥,這額外的運載能力促成了大山貓在戰鬥偵察時騷擾敵方後衛部隊的作用。

炮掠南半球:南非大山貓輪式戰車的技戰術性能和火控系統

此外76毫米主炮的後坐力範圍為為320毫米,最大也不過350毫米,比105毫米主炮的後坐力小。大山貓Mk1D的戰鬥室共可攜帶49發主炮彈,其中9發垂直存放在炮塔內。

火控系統

大山貓使用埃羅普羅8x火炮瞄準鏡,並配備了一臺綜合彈道計算機,ESD生產的綜合火控系統(IFCS)還包括激光測距儀和環境傳感器,這些傳感器能夠準確地測量環境溫度和風速等氣象條件,從而校正主炮射擊。

保護

大山貓的車體由焊接的鋼製盔甲組成,可以抵禦近距離彈片和小武器的射擊。在整個前30度弧線上。大山貓的正面可以抵禦500米外發射的23毫米穿甲彈的攻擊,而側面和後方則可提供12.7mm口徑武器的保護。

車體還能承受1000磅(454公斤)的簡易爆炸裝置的打擊。在機組人員和發動機艙各安裝了一個滅火系統,以減少發生災難性火災或爆炸的可能性。

南非邊境戰爭期間的經驗教訓表明,煙霧彈很容易在茂密的植被中行駛時受到損害,因此必須將其佈置在炮塔的後面。大山貓還安裝了一個瞬時排煙系統,可以通過向發動機排氣中注入燃料而產生煙幕,該車能在核生化地區短期作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