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災80」最像無良包工頭的皇帝

石遵這個人,是一個優秀的無良老闆,成功之前可以畫下大餅無數,激勵手下豁出命來拼,但當真的江山在手之後,他就會掀桌子,掀之前還會記得把桌上的碗端走。

他坐上皇位之後,作為擁立三巨頭之一的蒲洪,什麼好處也沒撈著,反而還大大的虧了一筆,原本的封銜也被石遵剝走了——在鎮壓了梁犢起義之後,石虎把關中封給了蒲洪,石遵則撤銷了他老子的這個決定。

起因在於石閔,此人對於權勢的熱切之心,世所罕見,得到擁立之功還不滿意,他還不允許別人分走這份功勞,他要一個人獨佔。

於是,他向石遵進了一番讒言,言辭之中極力誇大蒲洪的能耐——這當然不是好話,而是為了證明蒲洪的潛在威脅性:“蒲洪是當世人傑,如果讓他鎮守關中的話,關中一帶恐怕就不是趙國的土地了。”

石遵馬上就答應了。

並不是因為石閔的話多麼的有道理,而是蒲洪提拔不得——鎮守關中的封爵是死鬼老爹賞賜的,不是石遵自己,這個大禮包如果真的給下去,蒲洪也不會多麼感激石遵,而會認為這是先帝的恩賜。而且真讓他得到這種級別的官位和權力,就算石遵想自己給些賞賜收服他,也很難再拿得出什麼更好的東西來了。

這種賠本的買賣,石遵是不會幹的。

所以石閔一進諫,他馬上就同意了。

關中不是不能給,但一定要是我給你的,而不是我的父親,這筆賬一定要算清楚。

由此可見,石虎實在不適合當皇帝,對於帝王術,他一竅不通。真正擅於用人的皇帝,找到足以輔佐太子的大才以後,非但不會任用,而且還會尋個由頭把他關進牢裡,讓其享受一段時間暗無天日的牢獄生活,然後,等太子一登基,再把他放出來加官晉爵,他必然會對新皇帝感激涕零,玩命的努力幹活以報效君恩。哪像石虎,臨死之前還對功臣大肆加封,這種活明顯是應該留給繼承人來乾的嘛。

所以現在,石遵就非常尷尬,因為該做的事情,父親已經幫他做了,他現在進也不是退也不是,所以乾脆藉著石閔的進諫,把老爹許下的承諾全部作廢掉了。

這也不是一個有氣度的皇帝該有的行為,君無戲言,先帝親口加封的功臣,怎麼好一上臺就不認賬了?這是市井無賴的做法。而且蒲洪剛剛立下了從龍之功,現在不只沒有賞賜,反而要拿掉他到嘴的肥肉,你猜他會怎麼想?

石遵當然知道蒲洪會很憤怒,但是無所謂,他見慣了父親一個人的為所欲為,和所有大臣的唯唯諾諾,對皇帝這個角色的權力有深刻的認知,他覺得,有自己這個皇帝壓著,蒲洪就算有再多怨氣,也只能埋在心底,頂多回家打老婆發洩。

畢竟在石虎當皇帝的這麼些年裡,每個後趙臣子不都是這麼過來的嗎。

但是,石遵只猜到了開頭,卻沒猜到結尾,他知道蒲洪會怒氣衝衝,但沒想到這個氐族老頭會把事情做得這麼絕。

石遵忽略了一點:他自己不是石虎。

石虎的威望,是在軍中一刀一刀的砍出來的,他十七歲從軍,在石勒時代就已經是後趙第一軍人,篡位以後更是從來也沒有放鬆過對軍隊的掌控,這輩子僅僅被沒腦子的不肖子石斌坑了一把,將軍權丟給了姚弋仲、蒲洪、石閔三人組,而這三個人立即就捧了一個新皇帝出來改朝換代了——但要是石虎還在的話,這三人必然沒有這樣的膽量。

從古到今,軍隊都是一個極度講究資歷的地方,石虎當然有無可匹敵的資歷,他就算什麼都不帶,就憑一張臉,也能指揮得動全國所有的軍隊。

但石遵可沒有。

石遵沒有搞清楚,蒲洪這種老兵油子所怕的, 並不是石虎的皇帝身份,而是他在軍中無以倫比的號召力,正是有了這種號召力,石虎怎麼殘暴、怎麼倒行逆施都可以,沒有人敢反對他,因為你拉不走他的軍隊。

現在石虎已經死了,你一個生瓜蛋子,憑什麼就想得到跟你爹一樣的待遇?

蒲洪一怒之下,就幹了一件所有人都想不到的事情:向東晉派了使者,而且不是暗戳戳的在臺面底下暗通款曲,他是大大方方的扯旗,帶著自己的地盤投降了東晉。

此時的蒲洪還沒有特別大的野心,所以他受了委屈之後,選擇轉換門庭,投降後趙最大的敵人東晉,而不是自立門戶。但事實上,東晉遠在江南,鞭長莫及,根本沒辦法庇護他,這個投降,更像是不爽之後的撒氣之舉。

但是,自此以後,蒲洪就獲得了獨立發展的地位,他不聽後趙的了,名義上的主公東晉又管不到他,什麼事情都是他自己說了算,一朝翻身做主人。

石虎擔心的事情終於發生了。

嚐到了自由的滋味之後,蒲洪的野心如雨後春筍一般迅速滋生,他開始想尋求更大的職業發展平臺,比如說,當個天子什麼的。

不久之後,他給自己改了個姓:苻,原因是有讖文到處流傳:“草付為王”,其中的心思昭然若揭。

更讓人出乎意料的是,以後的歷史走勢證明:這個讖文竟然是真的!

而逼走苻洪的石遵當然不會想到,他間接的一手開啟了一個多麼龐大的帝國。

現在,他正陷在另外一樁苦惱之中。

不管怎麼說,苻洪的問題算是解決了,雖然後果是弄丟了一大塊土地和軍隊,異常的尷尬,但現在好歹不用為如何處置這個功高蓋主的老臣而頭疼了。

因為有一個更令人頭疼的傢伙出現了。

石閔。

這就是一個鑽在權眼裡的人,與苻洪相比,他對權力的追逐更加狂熱。

他一向就跟苻洪不對付,因為他自己是後趙軍中的頂級猛將,當年在棘城之戰,在當世第一名將慕容恪的鐵蹄下,唯一全身而退的就是他,而苻洪作為氐族首領,手握一支只聽命於自己的本族軍隊,所以一直被石閔視為潛在大敵,只要有機會,他就試圖挑了這個敵人。

早在棘城之戰後,他就向石虎進言,說苻洪掌握五萬重兵,屯駐的所在離都城又近,而且幾個兒子個個都如虎似狼,最好是偷偷的除掉他。只是石虎在軍事方面有強大的自信,能夠鎮壓得住一眾強人將領,所以並沒有聽他的意見。

現在,石閔十分開心的發現,新上臺的石遵並沒有石虎那麼難說話,自己三兩句就把苻洪趕出去流浪了,而姚弋仲那個老羌人又對權勢不怎麼上心,一早就回駐地去了,三大擁立功臣,只剩自己一個了,那麼,許諾的東西該給我了吧。

這讓石遵非常的頭疼,因為石閔要的東西,他給不起。

要怪也只能怪他自己,早些天他起兵攻回都城的時候,為了激勵石閔這員超級猛將,他畫了一塊超級大餅出來:

“努力,大業成了之後,我封你做太子。”

這是有可能的,石閔也姓石,他是石虎的養子的兒子,從小在石家長大,跟石遵確實算是親屬關係,而石遵自己沒有兒子。

只是,石閔跟石家沒有血緣關係。

帝位這種東西,不到萬不得已,誰會傳給外人?

石遵是沒有兒子,但是他不缺侄子。他爹石虎默默耕耘多年,一共給他留下了十二個兄弟,家族後輩一抓一大把,為什麼要把皇位傳給石閔這個外人?

而且石遵又是個十分沒有契約精神的無賴,非常的喜歡毀約,連他親爹正式給出去的封賞,他都要收回來,更何況是自己許下的口頭承諾。

所以石遵登位之後,立的太子很不幸不是石閔,而是他的侄子、石斌之子石衍。

真的很不幸,他的這次言而無信,毀掉了自己的所有族人。

「五胡災80」最像無良包工頭的皇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