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灾71」情报的重要性

鲜卑人推进得实在太快,石生的主力此时还刚出长安没多远,前方的战报没来得及往回送,他并不知道石虎的前锋已经被自己打得溃不成军,甚至石虎也成了丧家之犬,只要加一把劲,就能彻底收拾这头凶残的猛虎,建立清君侧的不世奇功了。

但是,有一条战报来得很快。

前线用最快的速度送来了一条要命的消息:鲜卑人叛变了!

捷报通常送得很快,因为送到了可以领赏。而战败的噩耗其实送得更快,因为跑慢一点的话,后面的敌人就要追上来,连命都保不住了。

鲜卑人之所以会这么干,其实原因也很简单:石虎诱惑了他们,许以重金,让他们改投到自己麾下。作为后赵帝国现在的实际掌权者,他能拿出来的东西,当然比仅有一个长安城的石生要阔绰得多。

这是标准的石勒手法,找到敌人阵营中的薄弱环节,把这个环节变成自己人,从内部攻破敌人。

石虎,不愧是石勒的门徒。

而对于鲜卑人来说,这并不是一件需要考虑的事情,他们只是打工而已,只要给的钱多,跟哪个老板不是跟?

于是,石生在并不知道自己已经取得了辉煌战果的情况下,看到的第一条消息,却是自己作为秘密武器的鲜卑人叛变了,现在正在前面掉过头来攻击自己的军队。

如果你是统帅,这样的情报摆在你面前,你会怎么决策?

你多半会在心里喊出两个字吧:“完了!”

石生也是这么认为的。

这条消息给他带来的打击之大,造成的绝望之深,甚至让他瞬间失去了作战的勇气,他立即抛下了军队,单骑奔回了长安城。

回到长安之后,他仍然觉得不保险。因为石虎赢了,长安就是一座孤城,没有援军的孤城是守不住的,于是他匆匆忙忙的命令一个将军代替他守城,自己则一路跑到六盘山躲了起来。

真是可惜,他明明已经占尽上风,虽然鲜卑人叛变了,但石虎的军队现在已经是溃散状态,只要绕过鲜卑人,再打那么一下,他就能得到石虎的脑袋,到时候,鲜卑人的屁股坐在哪边,也就无所谓了,这支军队虽然可怕,但也只是雇佣兵而已。雇佣兵从来都好对付,尤其是这种没有信仰的雇佣兵,许之以利就可以了。

但是,石生不知道这一切,他收到的情报只告诉他,他的精锐部队,就在他跟敌人剑拔弩张之际,叛变了。既然露出了这么大一个弱点,那这场仗肯定已经没法打下去了,对面可是石虎这样的高手。

所以说,情报的收集整理,是多么重要啊。石生这次可以说并不是败在石虎手上的,打败他的,是那个送捷报送得太慢的传令小兵!

也或者,石虎是继承了石勒那种匪夷所思的好运吧。

总之,现在前路没有阻碍了。

前一刻还徘徊在死亡边缘的石虎,立即收拢了部队,进攻长安。

决定胜负的因素是人,没有了石生这样的守城名将,长安一座孤城,即使城高墙厚,也是一攻即破,稍微挣扎了一下,就被石虎拿下来了。

不久,又有好消息传来:失踪的石生,被部下砍了脑袋,造反派提着他的头来投降了。

至此,石虎彻底平定了国内的反抗势力,牢牢掌握住了帝国。

那么,接下来要做的事,就是把没杀完的人都杀了。

名义上的皇帝石弘对此心知肚明,但是他不甘心就这么去死,他还试图自救一下。

而他自救的方式,显得那么的猥琐小心,丝毫没有他枭雄老爹的气质。

他自己捧着玉玺,来到石虎的府上,恭恭敬敬的请求石虎接受自己的禅位。

他换来的,是石虎又一次无情的嘲讽:“帝王大业,天下人自有公论,要你让什么!”

石弘明白,这个位子没让出去,意味着什么。

石虎既然不肯要皇位,那他铁了心要的,就是自己的命了。

石弘一路大哭着回了皇宫,为自己无法改变的命运、也为父亲一手打下的江山而哭。

可怜石勒一生,雄才大略,弹压山川,没想到所生的儿子却庸碌至此。他在继承人问题上的一步走错,终于让一生打下的基业,平白被外人窃取。

这也是封建社会的死穴,没有职业经理人制度,皇帝就算再英明神武,如果生的儿子不成器,偌大的江山,迟早是要跟别人姓的。

终于有大臣看不下去了,尚书奏议,请石虎按照唐尧、虞舜禅让的旧例,接受石弘的禅位。大臣们不傻,知道石弘的帝位是不可能保得住了,他们只想退一步,保住石弘的性命。

但石虎不想。

对石弘,石虎也玩够了,没有了猫逗老鼠的闲心,他一句话给石弘的下场定了性:“禅什么让?我要废了他!”

334年11月,石虎废黜石弘,将他与石宏、石恢等众皇子全部杀死。石勒一脉,自此绝种。

石勒的母亲当年护着石虎,不让石勒杀他,评价他是“快牛容易把车拉坏”,现在,当年的这头快牛犊,终于弄到老人家断子绝孙,石老夫人如果泉下有知,不知道会不会后悔呢。

现在,终于搞定了一切了,该继承大统了。

这个时候,石虎又搞出了幺蛾子。

他拒绝称帝。

他觉得,皇帝这个称号太过尊贵,代表了法统,不是随便可以用的,称帝就算了,他只敢用“摄赵天王”这个名号。

这倒是代表了当时的普遍观点,“自古无胡人为天子”,正统的传承始终在汉人那里,庞大的前秦帝国建立之后,苻坚大帝的弟弟苻融仍然认为,自己的国家是戎族,正朔仍在江东。

所以在五胡前期,胡人们都很克制,大多以“王”自居,称帝则慎之又慎。直到一百多年后的五胡后期,正统观念不再流行,胡人们才放肆起来,拉起人马占个山头,就敢自称皇帝了。

不过这一点,在石虎那里并不是什么特别的障碍,因为石勒已经称过帝了,他继承的,是石勒的法统,现在自己从皇帝降成天王,相当于桌上已经摆好了满汉全席,却要撤掉换成肯德基,实在是有些说不过去。

或者,在石虎的潜意识里,仍然对石勒有着深深的畏惧。这个江山是从叔叔那里窃取来的,那么,这个天地间最具威力的名号,我不敢要了。

已经死去的石勒,依然有着巨大的阴影,石虎敢偷偷摸摸抢走叔叔留下的一切,但是,他不敢跟叔叔平起平坐。

其实,他也是很想向石勒看齐的。

初登大位的石虎,屡次尝试对外作战,毕竟只有开疆拓土之功,才能和石勒建立帝国的功业相提并论。

叔叔这一生,都未能入江南一步,如果我能攻下南边的东晋,或许我就有资格和他一较长短了吧。

说干就干,于是,石虎带着军队来到安徽历阳,打算以这里作为跳板,尝试一下进攻东晋。

但是,他只在历阳边上看了一眼,就知道这个主意打错了。

他看到了长江。

数百米宽的江面上,浊浪滔天,对于以骑兵为主的后赵军来说,这就是一道无法逾越的天险。

石勒当年以莫大的决心,想从葛陂进攻南方,还花了大半年的时间打造舰船,最后仍然被水土不服带来的疫病击倒,石虎只是一时心血来潮,更加不可能完成这项伟业了。

北方的骑兵要跨过长江,那是三百年以后才能做到的事了。

石虎只能怏怏不乐的率军回国。不过他的这次出游也并非全无收获,东晋人看到江对岸的数十后赵游骑,朝廷被吓了一大跳,立即举国动员,调遣大批军队前来救援,同时把最精锐的部队收拢回来,拱卫京师。最后发现是闹了乌龙,只能罢了历阳太守的官,来稍微挽回一点颜面。

回到襄国的石虎觉得很憋屈,有长江阻拦,东晋就是不可攻之国,那么,我还能做些什么,来建立可以比拟叔叔的功业呢?

这个时候,有人给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

一位还在北方深山老林里的朋友给他写了封信,告诉他,南方不好打,没关系,你来打我们吧。

这封信,让石虎立刻找到了新的人生目标。

「五胡灾71」情报的重要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