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古代神话中流传的“精卫填海”、“女娲补天”、 “愚公移山”,孔子倡导的“学道不倦、诲人不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越王勾践的卧薪尝胆,汉使苏武的饮雪吞毡,以及文王拘而演《周易》、屈原逐而赋《离骚》、司马迁忍辱而作《史记》等等,无不体现出中华民族刚强坚毅、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我们学习中国历史,就要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从中汲取思想精华,结合新的实践不断发扬光大。

——2011年9月1日,习近平在中央党校二〇一一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出 处

出自《论语·第七章·述而篇》。

原文: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释 义

在学习时发愤用功,连吃饭都忘了,沉浸于学习之乐而忘记了忧愁,甚至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

启 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肩负新使命,走上新征程,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从中获得精神鼓舞,升华思想境界,陶冶道德情操,完善优良品格,培养浩然正气,自觉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实现新的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