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木水深:同款不同价是为何?


红木水深:同款不同价是为何?


红木家具颇受收藏者的喜爱,昂贵的价格也让不少消费者只能仰望。但我们也经常会看到一些街边门店、花鸟市场、展销会,以“厂家直销”、“大甩卖”、“白菜价”等形式售卖红木家具,价格低到超乎想象。还有些看上去同款同料的家具有的卖10万,有的卖8万,有的卖5万....这些价格乱象常常让消费者一头雾水,难以选择,为什么红木家具的价格不会统一,差别在哪里?

为此小编特地走访了一位从事红木家具20年以上的业内人士。他说:“白菜价”的红木家具其实是在材料和工艺上做了手脚。有时候看似款式近似用材相同的家具,每个厂家成本的差距很可能比你想象之中大的多。

案例详解


以视频中这款大红酸枝沙发为例,像这样规格的家具制作成本大约在30多万元左右,售价在40多万,可它的标价却只有10几万,问题就出在省料省工上。

红木水深:同款不同价是为何?


红木水深:同款不同价是为何?



红木水深:同款不同价是为何?


材质低劣、工艺粗糙的家具售价自然比真正工料俱佳的红木家具价格要低很多,真正精品的红木家具是不允许边皮(白皮)、拼补的木材用在红木家具上的,(这里的拼补不是说面板只能用独板、意思是不能用烂木头补粉、补木头用在红木家具上),对制作工序和工艺也有着严格要求,需要经过干燥板材、榫卯工序、雕刻工序、刮磨工序等多道工序,其中每一个工序里又有若干个讲究的制作工艺。

总的来说,造成红木家具同款不同价的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原材料的差异化


其一,材质不一样,价格不一样。比如海南黄花梨的原材料在2500万左右每吨,刺猬紫檀4-6千每吨,价格天壤之别。

其二,同材质大小料不同,价格不同。如果制作一件家具,使用同一材质的大料,则无需拼接可直接使用,而用小料则还需拼接成板,方可使用。因此材料的稀缺性,大料尤为难寻,用这样的材料做成的红木家具自然价格也高。


红木水深:同款不同价是为何?


其三,同材质新老料不同,价格不同。新老料是依据生长年轮,向阳程度及生长环境而定,日照强、雨水较少、生长环境恶劣的树林,因成材缓慢而往往具有材性好、木性稳定、纹理顺直不易弯曲、开裂等优点,且油性大易出包浆,这些特点新料都不具备,新料一般成长在平原,因雨水充分,成材较快而导致木材历练不足,纹理松散,油性较差等。

另外,家具的整体色泽、纹理搭配的差异,也会是造成它们价格不同的一个因素。

木工工艺的差异化


即使同样材质的红木家具,工艺不同价格也不一样。比如选配料是真功夫的体现,拼板就是考验这一工艺的关键。

又比如在面板拼接上,如何让花纹搭配美观、颜色协调,就是一门很细的工艺,其工艺成本自然与草草了事、随意拼接的不在一个层面,极其考验一个木工师傅的细心程度,显然精工细活更能体现其价值。

红木水深:同款不同价是为何?


木工师傅对榫卯结构的了解透彻,做出来的家具是否严丝合缝,线条清晰笔挺有力都是对一件家具价值提升的重大意义所在。

修饰工艺的差异化


修饰工艺中首当其冲的是雕刻。现代科技的发展助推了雕刻机的问世,机器的使用也让雕刻的速度大幅度提升,人工雕刻的作品虽比机雕作品相对活泼有生气,但因工匠水平的差异,其价值虽高于机雕品但也需区别对待。


红木水深:同款不同价是为何?


除此之外,还可以从以下三点判断红木家具的价格,榫卯结构是否规范;打磨次数是否足够;是否存在偷工减料的现象。


红木水深:同款不同价是为何?


款式与器型的差异化

对于红木收藏者来说,一件家具的用料及工艺制作水准一般用肉眼即可分辨,更考验他们的是对器型优劣的判断。小编认为有收藏价值的古典家具必须是按照各类典籍、图谱所载的经典款型来复刻或在其基础上改良,所以靠“谱”是关键。试问在谱经典的家具哪一款不是经受住了数百年时间的考验?所以其文化和艺术高度直接决定了它们的收藏价值和潜力。而对于那些“没文化”的厂家或假装很有文化的“设计师”主观臆造的款型一定要谨慎收藏,免地经不起历史考验而贻笑大方。


红木水深:同款不同价是为何?


因此红木家具的价格并不能以统一标准看待,需多方面综合衡量鉴别其价值。而一些厂商也正是抓住许多消费者对其中知识不甚了解的这点,浑水摸鱼,以假乱真,欺骗顾客。那些所谓的“白菜价”红木家具陷阱颇多,大多数都属假冒伪劣产品,从原材选用到生产销售,行业的集体道德沦丧可充斥到家具制作的每一环节,消费者花高价买烂货的情况比比皆是。所以大家购买红木时一定要小心辨别,谨防上当,最好找专业可靠,诚信保障的商家购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