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地也是一門技術活:ILIFE掃地機器人X800體驗

可以說這裡的視頻評測才是本體,圖文只是視頻的補充。歡迎觀看。

參數:

掃地也是一門技術活:ILIFE掃地機器人X800體驗

首先給參數黨放上整理好的X800規格信息。可以直觀的看到在功率、厚度、重量等方面比起互聯網品牌的小米和360之類的掃地機器人控制的更佳。

開箱:

掃地也是一門技術活:ILIFE掃地機器人X800體驗

打開快遞外箱後,可以看到裡面的零售包裝。稱了下內箱包裝總重為5.4kg。整體包裝方面,顯然是傳統家電向的設計,個人倒是建議包裝基調用全黑或者深色包裝,更能烘托黑膠唱片風格的產品設計品質感。

掃地也是一門技術活:ILIFE掃地機器人X800體驗

X800的配件還算豐富,除了主機、充電站、遙控、清理毛刷、保卡說明書外,還有可替換水箱以及備用抹布。此外還多送了一對左右邊刷和可替換的植毛滾刷,以及高效濾網。如果是新購買的用戶,注意在售後服務卡里有提示聯繫客服可獲贈一套配件(一對邊刷、一塊抹一個高效濾網),當然,僅限於天貓和京東渠道購買的客戶。

掃地也是一門技術活:ILIFE掃地機器人X800體驗

遙控做工材質中規中矩,非橡膠的按鍵相對也更耐磨些。比起早期的ILIFE掃地機最明顯的是多了wifi連接鍵。常規設置在遙控都能完成,可以方便用戶自由選擇APP或者遙控操作。當然僅用機身上的金屬按鍵,也足以承擔起基本操作。

掃地也是一門技術活:ILIFE掃地機器人X800體驗

外觀上,主流的圓形設計。X800在機身採用了鋁合金拉絲面板,正面按照官方的說法為經典的黑膠唱片設計,結合中心的環繞紋設計,更多的體現出沉穩大氣。整體設計上依然偏向傳統類家電。而互聯網向的企業產品多數走MUJI的極簡性冷淡風,正面元素,區塊感可能會更少。不同的正面設計並無對錯之分,只有喜好的差別,在我看來,X800的整體ID設計上在主流掃地機器人處於中上水平。70~80分。但做工品控方面還有待提高,我手頭這臺頂部中間的金屬拉絲蓋板居然是翹起的,用力按壓才貼合回去。可能目前還在新品初期,產能和工人裝配的熟悉度還在磨合吧。另外順路吐槽一些品牌的尾部直角矩形,頂部半圓設計的掃地機,這加上兩側邊刷,真的像個大蟑螂在屋子裡爬行。

掃地也是一門技術活:ILIFE掃地機器人X800體驗

機身頂部擁有一顆全景可視化技術的高清攝像頭,來自美國OmniVision。能夠尋找可視化路標。並且在視覺規劃導航上結合三處理器加CV-SLAM算法優化以及陀螺儀輔助導,按官方說法可以全方位的檢測室內環境規劃清掃路線。很多人依然擔心視覺導航在對環境光線要求,其實際表現後面會帶來實測。

掃地也是一門技術活:ILIFE掃地機器人X800體驗

身高為7.6cm,作為大集塵盒和可替換水箱的設計,相對市面主流機型較為輕薄。前側包裹了一條緩衝防撞條。

掃地也是一門技術活:ILIFE掃地機器人X800體驗

除了採用緩衝防撞條外,機器這前半部分是可伸縮的,如今的掃地機,即便不是碰撞式清掃的都難免會在日常清掃中對牆壁或者物體產生碰撞來定位,所以這個可伸縮的設計,對機器和家裡物品而言,都是一種保護措施。但側面和正面黑色均採用了類似鋼琴烤漆的鏡面設計,這樣在碰撞摩擦產生的劃痕就會較為明顯,頂部的黑色鏡面區域也難免形成指紋收集器。

掃地也是一門技術活:ILIFE掃地機器人X800體驗

底部首先第一眼就是密密麻麻的螺絲釘,初略估計起碼30+。估計還是成本控制的問題,改進結構可以減少一部分的螺絲釘固定,此外在孔位較淺區的建議採用黑色塗漆的螺絲釘,讓畫面不那麼違和,從工業製造向工業設計多進一步。功能區塊劃分和佈局和主流掃地機一致,由邊刷(還未安裝)、萬向輪、下視感應器、充電對接極片、驅動輪、滾刷、塵盒構成。電池倉位於銘牌的底下,大大的螺絲開孔也方便了後期自行更換電池。

掃地也是一門技術活:ILIFE掃地機器人X800體驗

掃地也是一門技術活:ILIFE掃地機器人X800體驗

附送了2組邊刷,為了方便區分左右,有黃色和藍色的區分。雖然說明書沒說如何安裝,但初次接觸掃地機的人應該也不會難倒在此,對準開孔直接向下壓入即可。

掃地也是一門技術活:ILIFE掃地機器人X800體驗

這裡的高彈性軟膠驅動輪設計類似轎車上的懸掛系統,有助於提升一些小落差地面通過性,但其中一個驅動輪按下會有和裡面的摩擦聲音,另一個卻沒有,應該是還是品控問題,雖然工作時候這點小摩擦早就被噪音蓋過去,但仍建議後期改善品控。

掃地也是一門技術活:ILIFE掃地機器人X800體驗

X800還真的有兩把刷子,標配的雙滾輪配件,實現不同地面更有效的清理能力,膠刷頭更適合用於地板瓷磚大理石等材質的地面,毛刷頭更適合地毯類場景的清掃。而我接下來主要會用膠刷頭,相信很多選擇乾擦溼拖兩用掃地機器人和我一樣主要用於硬質地面。

掃地也是一門技術活:ILIFE掃地機器人X800體驗

默認預裝的是幹掃的塵盒,另外搭配了一個水箱盒(上圖左邊)

掃地也是一門技術活:ILIFE掃地機器人X800體驗

塵盒和箱都採用這種按壓搭扣設計。也方便按下並拔出清理。

掃地也是一門技術活:ILIFE掃地機器人X800體驗

集塵盒擁有0.6L的大容量。加三層過濾網設計(初級濾網+海綿+高效濾網)。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大區域的清理能力以及清理中的進一步阻隔微顆粒物等二次揚塵汙染。

掃地也是一門技術活:ILIFE掃地機器人X800體驗

這個高效濾網在諮詢客服聲稱達到HEPA標準,但不可水洗。只能拍打清理。但好在有多配了一塊。

掃地也是一門技術活:ILIFE掃地機器人X800體驗

水箱上的抹布是通過魔術貼套在上面。300ml的水箱在常規兩用掃地機裡算較大的體積了,並且可以在APP調節水箱滲水速度,根據地面實際狀況調節抹布的溼度。

掃地也是一門技術活:ILIFE掃地機器人X800體驗

傳統的帶滲水拖地的僅僅是靠機身自重施力擦拭地面,X800帶有的震動水箱功能給我帶來的新的期待。可以看到上圖震感還是相當明顯。

APP:

掃地也是一門技術活:ILIFE掃地機器人X800體驗

既然有APP功能,就在清掃前先下載登錄。結果體驗的第一步就尷尬了。手頭安卓做主力機,測試APP也都基於安卓下的體驗,微信掃安卓APP的二維碼頁面居然顯示空白,後來一想,轉用瀏覽器打開,直接跳轉apk包下載了,顯然,作為ILIFE缺少一位互聯網向的產品經理,由於微信內嵌瀏覽器禁止直接下載apk包,如果不打算跳轉到應用寶網頁,那應該在ILIFE檢測到下載頁的訪問設備來源是安卓微信時加一個提示,請用外部瀏覽器打開,或者做一個下載文件的著陸頁做承接都比全空白,讓普通消費者困擾來的更好。

掃地也是一門技術活:ILIFE掃地機器人X800體驗

有別於其他互聯網產品的各種強制和誘導使用手機註冊,ilife目前的APP僅支持郵箱註冊(為了節省短信通道費?),不過也挺好,我不喜歡什麼東西都要綁定手機。不過註冊界面有個細節有待完善,如上圖,應該禁用回車。

掃地也是一門技術活:ILIFE掃地機器人X800體驗

APP提供了掌上查看、定時預約、模式切換、水量調節、故障提示、耗材提醒等功能。並且APP首次配網十分流暢,流暢的我發現似乎少了什麼步驟,後來發現沒有使用遙控進入配網模式,掃地機開機後,APP裡進入添加設備直接成功了…,這個業務邏輯似乎需要完善。

掃地也是一門技術活:ILIFE掃地機器人X800體驗

等等,我強迫症又犯了。發現這APP內圖標比例有些奇怪,而且多數切圖也並未適配xxhdpi,解包查看切圖也印證了我的推測,上圖是1080P下1:1截取的APP原圖並放上解包出來的切圖,可以看到左邊的切圖明顯沒達到1080P,甚至不及720P精度。此外部分適配xxhdpi的圖卻沒有1:1顯示,比如上圖右邊底部的圖標: “標準狀態”和“選中狀態“是兩個不同尺寸,這個不應該,開發和UI應該好好檢查下,細節體驗決定你的產品檔次。

掃地也是一門技術活:ILIFE掃地機器人X800體驗

回到正題,在APP中可以看到基於CV-SLAM視覺定位算法繪製的室內地圖基本和實際房間結構一致(GIF裡的黃色部分是傢俱和屋內真實結構線)。但還是提個建議,雖然不支持虛擬牆功能,能否通過手動在APP裡劃區之前清掃時候繪製的地形圖來變相實現虛擬牆功能?只要固定場景清掃幾次後,幾次判斷地形圖相對較穩定的前提下,在地形圖裡劃區域來清理或者屏蔽指定區域,在理論上不難。ILIFE的產品和開發是否考慮一下?

掃地也是一門技術活:ILIFE掃地機器人X800體驗

雖然基本操作都能使用遙控完成,但APP的遠控、規劃路線圖、清掃記水量控制等功能可是遙控器做不到的。使用APP可以直觀的看到工作中清掃了多少面積和清掃時間。操作流程還是順暢無問題,但正如我前面所說,其整體視覺交互對比互聯網向的掃地機的APP還是有所差距。從下載到界面細節等交互體驗,綜合來說我只能打60~70分。由於是首次引入APP遠控,其軟件體驗細節的把控還有很多提升空間。

掃地也是一門技術活:ILIFE掃地機器人X800體驗

番外:APP的遠控功能我想到一個場景,結合家中兩個可活動攝像頭,可以實現在外控制掃地機的定點清掃操作。更進階的玩法就是在掃地機上綁一個可遠控的運動相機,就能實現第一人稱視角移動清掃。

實測:

掃地也是一門技術活:ILIFE掃地機器人X800體驗

首先來看看防跌落測試,主要用於遇到樓梯口以及過大的落差區域的壁障保護。這裡你沒有看錯,為了更好的測試X800上3組傳感器的躲避能力,把掃地機抬到了乒乓球檯上,再次還原3年前中國乒乓球超級聯賽休息間隙的利用ILIFE掃地機打掃乒乓球檯的場景。

掃地也是一門技術活:ILIFE掃地機器人X800體驗

熟悉環境後的X800會進行弓形來回清掃;3組傳感器,能夠對周圍環境有著更全面的感知。都能在邊緣緊急剎車並轉向,沒有發生跌落失誤。對家中地面帶較大落差或者樓梯的情況下非常實用。GIF體積所限,詳細壁障和清掃路徑可以看視頻部分。

掃地也是一門技術活:ILIFE掃地機器人X800體驗

以往的掃地機器人最頭疼的一定就是無序的清掃路徑,經常可以看到在一塊乾淨的地來回清理,對附近需要清理的其他區域視而不見,X800針對這個痛點也做了針對性的解決方案。對於重點區域需要著重單獨清掃的,可以採用重點清掃功能,會以回字環繞方式清掃當前選定區域。上面選擇球檯的局部區域,在防跌落的同時依然在進行環繞重點清掃。此外弓形軌跡,結合陀螺儀導航,整體路徑重複率控制在之後幾天測試下來還算不錯。不過首次使用X800會結合攝像頭進行視覺規劃,第一次會像傳統掃地機出現帶碰撞的試錯操作,而在第二次開始就會更加高效的進行清潔。不過視覺規劃的算法在部分特殊場景,比如家裡閣樓上的角落,掃地機一直被困在裡面,很奇怪,周圍沒任何阻擋,自己就是不出去,使用遙控也不肯出來,只能抬出來。猜測閣樓傾斜的屋頂不同於傳統視覺規劃的平面屋頂那樣方便的準確規劃。

掃地也是一門技術活:ILIFE掃地機器人X800體驗

當選擇沿邊模式,X800會緊貼牆面邊角進行清理,如果遇到牆面不平坦,通過輕觸牆壁的方式慢速前進清理。即便在非沿邊的日常弓形路徑規劃模式下,在檢測到牆壁或者傢俱等物品邊緣時,X800也會開啟沿邊清潔。做到儘可能的清潔各處地面。

掃地也是一門技術活:ILIFE掃地機器人X800體驗

一般家裡也賢內助也不會掉米粒、更沒有丟紙屑的小朋友。就跳過最常見的米粒,紙屑測試。把掃地機抬到了有1個月沒打掃的家中閣樓房間清掃實測(上圖是清掃完後的地面,清掃前後對比可以看下下張圖)。其實較為擔心的是正常模式500Pa,MAX也才1000Pa對於地面的清掃吸附能力是否足夠。

掃地也是一門技術活:ILIFE掃地機器人X800體驗

上圖是清掃了近20平的地板面積後的集塵盒灰塵,雖然看上去地板沒那麼多灰,但掃地機可以進入很多掃把進不去的角角落落。對比打掃前,地板也乾淨許多,原對於清掃能力以及吸力不夠的擔心至此算是放下了。接下來的一週,如非特別需要,都用的500Pa的標準模式。

掃地也是一門技術活:ILIFE掃地機器人X800體驗

在掃完的第二天前去閣樓角落補拍了這張圖,正好可以看到小凳子裡的原有灰塵和外部已經被掃地機清掃完的地面對比。在如此多的灰塵場景,即便用手持吸塵器都難以招架,X800的表現足夠滿意,當然部分極低或者過窄區域,比如上面的小凳子底下依然需要手動清理。

掃地也是一門技術活:ILIFE掃地機器人X800體驗

在後續測試中,得益於其高彈性軟膠驅動輪,以及類似轎車上的懸掛系統,在對於一些地板轉門毯等的小落差區域測試下來也能輕鬆越障。整體通過性令人滿意。

掃地也是一門技術活:ILIFE掃地機器人X800體驗

而對於地毯等場景,ILIFE推薦是換用植毛刷頭,但也並不是說膠刷頭不能用,正好繼續採用採用膠刷頭進行測試,因為膠刷頭相對不容易纏繞毛髮。場地是公司有保潔阿姨定期吸塵打掃的一片近20平的區域。一番清掃下來,集塵盒就快爆滿了,各種雜質碎屑也混在底部。當然這並不是告訴大家採用一刷走天下,採用植毛刷頭是更有利於清理出地毯類介質上附著更牢固的汙垢,但或多或少有纏繞毛髮的弊端。

掃地也是一門技術活:ILIFE掃地機器人X800體驗

繼續來看看請掃完地毯後的掃地機膠刷頭。而有部分線段混著毛髮纏繞,不過掃地機也沒報故障,依然完成了目標區域的清掃。正常清掃過程中,地面沒線段之類的大異物,膠刷頭基本不會纏繞入毛髮,但拆出刷頭會發現兩端軸上有纏繞部分毛髮,這部分需要注意定期清理。

掃地也是一門技術活:ILIFE掃地機器人X800體驗

其實不僅是帶縫隙的地板,其他大理石等硬質地面或多或少都有拼接的縫隙,也是藏汙納垢的所在。通常手動清理都有些麻煩,X800上首次引入的震動水箱功能,通過內置的振動馬達讓抹布與地面產生震動接觸,模仿人工的反覆擦洗操作。這次放在閣樓地板上的拖地測試,滲水速度選擇默認,全程並無漏水現象,室溫28度,清掃過後1分多鐘水跡就會消散。清掃完約30平的面積後,水箱還剩餘1半多的水。其實際表現已經接近了全人工效果,節省了相當的工作量,震動拖地清理效果還是值得肯定。如果用在大戶型,覺得拖地水箱還不夠,可以先打溼抹布,再開始拖地。

掃地也是一門技術活:ILIFE掃地機器人X800體驗

順手放上清掃完成後的抹布清潔程度。目前這個程度完全可以接受,如果清潔面積較大,存在事先沒清掃的區域,建議及時觀察底部抹布,避免過髒下持續的拖地,造成二次汙染。

噪音:

掃地也是一門技術活:ILIFE掃地機器人X800體驗

上圖為默認工作模式中,距離機器近1米左右距離測得工作噪音為60分貝(環境噪音為39分貝),在Nidec無刷電機結合全密封的風道設計,並且默認吸力500Pa下,整體噪音控制應該可以做的更佳一些。

掃地也是一門技術活:ILIFE掃地機器人X800體驗

而在1000Pa的MAX模式下,噪音約66分貝,在安靜的環境下有些侵入感。一般來說60分貝是一道分界線,60分貝以下就是常規的室內談話級別,60分貝以上就是一些非自然的聲響。總體來說噪音控制方面X800中規中矩,並未出彩。

回充:

掃地也是一門技術活:ILIFE掃地機器人X800體驗

回充技術已經不再採用識別碼,而是改為紅外線。回充功能在使用過程中基本滿意,雖然做不到最短路徑直達,但基本能在可接受的時間回到充電座,個別時候也會逆行遠離,除非你能耐心等待,不然就手動矯正一下。

掃地也是一門技術活:ILIFE掃地機器人X800體驗

首次清掃到提示電量不足回充時順帶統計了下充電時間,近4小時20分鐘提示充滿,一次充電耗電約0.06度。

掃地也是一門技術活:ILIFE掃地機器人X800體驗

在全速充電下,智能插座測得功率為16.3W左右。當語音提示充滿後,其實並未像我家的百得手持吸塵器會徹底斷電,而是一直保持2.7W左右的涓流充電。而我個人不怎麼喜歡這麼持續小電流設計,不用的時候我會使用智能插座斷電或者關閉掃地機電源。

掃地也是一門技術活:ILIFE掃地機器人X800體驗

2600mAh續航方面,沒有詳細測試,因為家中一次清掃完畢,電量依然充沛,粗略估計能接近2小時(地板材質的清掃續航)。當然,和地面環境和房間結構等不同的差異會有不同的表現。

Q&A:

掃地也是一門技術活:ILIFE掃地機器人X800體驗

模擬喜聞樂見的問答形式再交代幾點你們關心的疑問。

Q:夜間下效果會打折扣麼?

A:夜間開啟,會提示光線過暗,但依然會進行打掃,但你也別把它當田螺姑娘,指望一覺醒來屋子乾淨整潔,晚上路線沒有白天規劃下的順暢,誰知道早上是打掃完還是卡在某一角落,而且晚上掃地機的噪音在夜深人靜時應該會打擾到你的休息。

Q:掃地機自身配件清理方便嗎?

A:的確,很多時候買掃地機就是圖省心,要是掃完後還要在拆裝塵盒滾輪和配件清理耗時過多,那就得不償失,記得前年給老家買過個小狗手持吸塵器,刷頭更換和塵盒清理都相當麻煩,結果家裡人就擱置了。而這X800的塵盒和水箱拆裝清理總體還是較為方便,只不過塵盒的高效濾網不可水洗略有不便。掃地機不同於吸塵器,除了集塵盒外,滾刷倉、邊刷、驅動輪也是需要清理定期清理。

Q:黑色鏡面區域實際觀感如何?

A:怎麼說呢,鏡面所帶來的品質感遠不如指紋收集帶來的困擾,用了幾天,在抬起清理塵盒或者遇障脫困時難免在側面和正面留下指紋,會讓掃地機覺得“髒兮兮”。

優點概述:

·各狀態有語音播報,體驗更直觀。

·塵盒容量夠大,常規戶型無壓力。

·震動水箱拖地,其效果令人滿意。

·支持APP遠控,方便多場景清掃。

缺點建議:

·最大吸力僅有1000pa,未來還有提升空間

·噪音表現平平,在上述吸力下可以控制更佳

·初期的產能爬升時的品控也需要進一步提升

·在傾斜閣樓角落容易莫名受困,算法可優化

總結:

掃地也是一門技術活:ILIFE掃地機器人X800體驗

現在各種智能數碼家電中,在我看來能與之產生更多維的互動抑或是接管你更多操作才能佔據生活的一席之地,這也是掃地機器人能越來越風靡的原因之一,智能音箱也是如此。它們很多時候不是冷冰冰的一個數碼家電物件,而是能當作家中一個小成員一樣的對待。其實我並沒有指望如今的掃地機器人能夠徹底取代家中清掃工作,而是作為一個助手的角色。它解決了家中絕大部分的清掃工作,還算智能的規劃清掃、尤其是震動水箱的拖地能力基本滿足了我的需求。當然在一些特殊場景的算法細節、吸力方面也的確有優化空間。另外,如果只是純清掃,那買X800或許有些浪費、可以考慮X660或者其他口碑較佳的品牌。剩下的牆面、傢俱等特殊場景打理我依然採用手持吸塵器加純手工來解決。

掃地也是一門技術活:ILIFE掃地機器人X800體驗

收尾前放上按照個人使用下來的幾個維度做個打分,也能希望給大家一個參考。最後算是給個建議,選購智能掃地機以及其他智能家電必須要買有數年研發精力和知名品牌的產品,前者保證了售後,後者保證了軟硬件綜合體驗。兩者都沒具備產品下場會是這樣:公司掛了導致硬件壞了沒法修,或者APP沒法登錄導致功能成擺設。家中也曾有那麼幾款的數碼產品就遇到了以上這個現象。所以售後能力和公司背景是我選擇智能家電的首要因素。

彩蛋:

掃地也是一門技術活:ILIFE掃地機器人X800體驗

在解包安卓的APK包還發現了上面這些產品型號切圖文件,除了略有些不同的X800外,還發現了一波未上市的品牌型號和外觀,最令人關注的就是最右側的X900,根據外觀推測是採用了應該是目前最優的解決方案——激光雷達,並且也通過了一位工作人員的證實產品型號和激光雷達的存在!但目前還在工程機階段,其他更多的消息並未透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