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到让客户感动:一杯水的故事

服务到让客户感动:一杯水的故事

感冒了。

嗓子微微有些毛茸茸的感觉时,就自觉地去路边连锁药店拿了点消炎的中成药。

我妈常在家人自述有感冒症状时或有感冒的可能时,说“先吃点药压压”,意思是把要感冒“掐死在萌芽状态”。不知道这样做是否科学,但还是会做些积极的努力和心理的准备,比如泡一包冲剂“压下去”,比如多喝热水,比如告诉自己:我很好,我不会感冒的……

还是感冒了。

人吃五谷杂粮,谁还没有个头疼脑热生点小病的机会呢?更何况,我都很久没感冒过了,何况,我有资格感冒,也有权利感冒;何况,这些日子心里颇不宁静,也验证了“身体知道答案”这种需要情绪上和心理上调节的问题。

我接受自己“感冒了”的事实。最好发点小烧。偶尔发烧我都觉得开心,觉得体温升高能够杀死体内的有害病毒,我似乎能感觉得到那些病毒被杀死的全过程,颇有点“烧烧更健康”的自得。

咳了一夜,用去一大包纸巾,晨起乖乖去以前住的小区找刘医生。以前也咳嗽过,吃刘医生配的药总是会立竿见影地迅速好起来,关键是他不会给开一堆药,就是两天的用量;关键是便利,不需要排队等候;关键还便宜,只相当于去医院挂号的费用。

遵医嘱“饭后服用”。本不打算吃午饭,想到吃药事大,想起解放路口新开了家日式风格的拉面馆,就推门进去。

店是真的小。狭长的通道,像从前农户人家里放置“杈耙扫帚扬场锨”的夹道,我们老家称为“夹步道子”(也许是这几个字)的过道,靠墙两侧摆了几张桌子,吧台和厨房也都是小小的。如果是晚上去吃,大概会有一点“深夜食堂”的感觉吧,只不过“深夜食堂”里的食客是围座成一圈,厨师只有一人,是个大叔。

服务到让客户感动:一杯水的故事

要了碗骨汤拉面,把拿的药顺手放到桌上。

等面的功夫,把店又细细打量一番。

猜测开那样一家面馆要投入多少钱,一年的流水大概会有多少,一天要卖出多少碗面才是利润平衡点,还拍了几张图片——毕竟我也是热衷在朋友圈发九宫格图片犹如“参加朋友圈摄影大赛”的人啊,毕竟我也是想开面馆很久连名字都想好了却一直没有付诸行动的人啊,毕竟那店面装修也是有点风格特别是菜单设计很有点格调啊……

服务员是个很好看的男生。面煮好端上来,放好餐具,他问:“要不要给您来杯水?”

他看到了我的药。

“好啊。谢谢,一杯温水。”

我怕给别人添麻烦,本打算吃完面回去吃药的。听他这样问,又觉得来杯水把药吃上更妥帖。

培训新员工时,我常讲“职业习惯”。所谓职业生涯成功的关键点,有非常重要的一条是“关注身边的人和事”,作为面馆服务生,他注意到我这个顾客带了药,猜到我大概需要一杯水……

待他端了一杯用高脚玻璃杯盛的温水送过来,我已经感慨完毕,觉得这是个很好的服务案例,可以在下次讲课的时候用到。

我看那个男生不像是老板。或许只是个打工的服务生,或是加盟的合伙人,不管他是什么身份,作为一个顾客、一个病号,被关注和照顾到,我感受到了他的服务精神,那可能不是培训的结果,是他天生有那份“用心”,因为他能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

据说有人问过海底捞是如何培训员工的服务意识的,老板张勇说的是:“我们不培训员工的服务意识,只招聘有服务意识的员工。”

于是就心生了很多感慨,决定“以后还会再来的”,推荐别人也来吃一下,写篇文章把这件事记下来……

过去传统营销学讲,“一个满意的客户能够带来至少25个潜在客户,一个不满意的客户至少能影响250个客户。”互联网时代,满意的和不满意的客户所影响的人数,绝对取决于他的公众影响力。

记得有一年罗永浩砸西门子冰箱事件,好像焦点是因为西门子冰箱的门没有自动复位功能,他用砸冰箱的行为艺术表达了对品牌的不满,作为大V、公众人物,老罗的影响力不是250人,只可能是250万甚至是2500万人以上;还有一次,郑渊洁在微博上表达对澳柯玛热水器还是饮水机的不满,他的微博粉丝近700万,就算不是所有粉丝都会看到那条微博,传播也是很广的,对品牌的负面影响也会很大。暑假里我在青岛报修一台老款的澳柯玛热水器,四天里至少打了四次电话,才有一个师傅上门,那还是在澳柯玛的本部所在地啊,我当时就想起了郑渊洁的微博,后来换新热水器,我还会再选澳柯玛吗?

最近的一个案例,就是作家六六在公众号撰文批评京东……嗯,对京东来说,被一个有影响力的作家点名批评,应该就是需要“危机公关”的事件了。

这家面馆叫“鸣人”,位于解放路与临西一路交汇处路南,在即将开业的泰盛对面。好像这个月月底他们才正式开业。

我不是面馆的股东,也不是合伙人,更没收一分钱广告费,只是偶尔走进去吃了碗面,因为服务生的一杯热水,愿意把这件事记录下来——这也算是传播正能量的一种,也算是好人好报的现实版吧。

虽然我公众号关注量没有老罗童话大王和六六那么多,至少也会影响250个、甚至是2500个以上的潜在客户呀。

如果有一天你路过那里,如果你逛街恰好肚子饿,想要吃点东西,不妨走过去吃碗面,或许还可以跟服务生聊聊“一杯水”的故事。

相关文章

(点击蓝字可阅读)

写完才意识到,这家面馆跟以前写过“御姑娘麻辣烫”在一条街上。

服务到让客户感动:一杯水的故事

以前的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