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是怎麼看出魏延腦後有反骨?原來古人這樣挑選人才

大家好,我是布衣,今天分享的話題是,怎樣分辨身邊的人,他們是好還是壞,在古代,已經有許多人曾經討論過這個問題,拿幾段和大家討論一下。

一、

古人云:"審其好惡,則其長短可知也;觀其交遊則其賢不肖可祭也。”這 就是說,看看他所喜愛的和厭惡的,他的長處和短處也就可以知道了;觀察他交往的朋友,他是好人還是壞人也就可以判斷了。這是古代人識人所採取的 一種方法,對我們今天的識人也是有借鑑意義的。

諸葛亮是怎麼看出魏延腦後有反骨?原來古人這樣挑選人才

孔子和弟子討論

俗話說,近墨者黑,近朱者赤。人的行為相當複雜,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更 是如此。人與人之間總是有這樣一種情況,情緒、興趣、愛好、性格相互融洽者 常常結為朋友,有以友情為重結為朋友,也有臭味相投者結為朋友。有五湖四海,為了一個共同的革命目標而走到一起來的;也有為了不可告人之目的而內外勾結,狼狽為奸者。正是根據不同人所交識的朋友不同,我們就可以通過這 一點來認識所考察的人是賢才,還是不肖的壞人。

二、

知人難,知人心者更難。說難也難,說不難也不難。人都是有朋友的,要想了解一個人,只要看一看他結交的、經常在一起的朋友是什麼樣的人,自然就會明白他的人品是好還是不好。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魚交魚蝦結蝦蛤蟆找的是蛙親家。賭博的人周圍是賭徒,好色的喜歡和女人打交道搬弄是非的人經常與長嘴舌在一起,忠厚老實的人一定不會和詭計多端的人交結。

所以,欲其知人,不必費勁明察暗訪,弄清他,與誰交往也就夠了。

諸葛亮是怎麼看出魏延腦後有反骨?原來古人這樣挑選人才

影視截圖:諸葛亮和魏延

《三國演義》裡的魏延殺了長沙太守投奔劉備,諸葛亮不僅不覺得是一件什麼好事,反而下令讓人拉出去斬首。諸葛亮之所以如此不近情義原因就在於他看透了魏延有反骨: 現在反叛太守,有朝一日也會叛漢。果不出所料,諸葛亮一死要就出了問題。知人看交結,識人看處事。識別一個人只要看他現在的為人處事,就知道他以後會對你怎樣了。

總是在你面前說別人閒話,記別人小賬的人,在背後他必然要說你的兩舌,記你的小賬。整天算計別人,和別人過不去的人,與你關係再好,有朝一日,你很可能要被他給算計了。對那種別人幫了他的忙不僅不感恩反而恩將仇報的人,無論如何對他不可發善心,否則倒黴的只能是你自己。這些都是具有規律性的常識,我們不可不牢記在心裡。

三、

辨別賢佞是個大難題,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說清,但從理論上講要辨別肯定是可以的,問題是決定於用人的人,如能以公心來對待其下屬的人的言行。並用實踐效果來檢驗其是否正確,賢佞自必分明。王充在他所著的《論衡:答佞篇》比較詳細地探討這個問題。他以問答形式進行論證,有人問佞人和讒人有否異同之處?

他答道:"“兩者都是卑鄙的人,但表現不同,讒人是以口害人.而直言不諱;佞人以陰謀詭計害人,而隱瞞其動機。因此,讒人害人易知,佞人害人則難知”。

諸葛亮是怎麼看出魏延腦後有反骨?原來古人這樣挑選人才

王充


有人質問:"這麼說,佞人則不能知了?"他答道:"可知,人君不能知,庸庸之君,不能知賢;不能知賢,不能知佞。唯聖賢之人,以九德檢其行,以其效考其言,行不合於九德,言不驗於事效,人非賢則佞矣。夫知侯以知, 賢知賢以知佞;知佞則賢智自覺,知賢則奸佞自行得。賢佞異行,考之一驗;情心不同,觀之一實。”

四、

他認為能知賢則能知佞,知佞則能知賢,因賢佞是對立的,否定了此方則可肯定彼方。而辨別的標準是“九德”,看其言行是否符合,並用實踐效果來檢驗其言行,賢佞則可辨別。

對此,王充在《論衡定賢》裡作了進一步的闡述,茲錄於下:

“子貢問日:"鄉人皆好之何如?"孔子日:"未可也。"鄉人皆惡之,何如?"日:"未可也。不若鄉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惡之。,夫如是,稱譽多而大小皆言善者,非賢也。善人稱之,惡人毀之,譭譽者半,乃可有賢。以善人所稱,惡人所毀,可以智賢乎?夫如是,孔子之言可以知賢,不知譽此人者賢也?毀此人者惡也?或時稱者惡而毀者善也!人眩感無別也。”

諸葛亮是怎麼看出魏延腦後有反骨?原來古人這樣挑選人才

子貢和孔子

王充是反對所謂“聖人之言皆無非”的學者,他多“非禮”的言論。孔子答弟子子貢關於識別賢佞的問題時認為全鄉的人都誇獎或憎惡都不能肯定其人的好壞,只有鄉里的好人稱讚、壞人毀謗才能辨別。王充對此提出質疑:n子又怎能知道稱讚的人是好人,毀謗的人是壞人呢?也許是稱讚的人是懷人毀謗的人是好人。

顯然,如果是這樣,按照孔子的邏輯,辨別賢愚則適得其反,好人視為壞人,壞人視為好人了。所以,王充認為孔子所說的話仍使人家,不能辨別好人和壞人。

那麼,依照王充辨別賢佞的辦法是什麼?即他前面所說的以實踐效果來檢驗其言行。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歡迎各位關注並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