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曙區集士港鎮岳童村:邁步融入城市生活

海曙區集士港鎮嶽童村:邁步融入城市生活

陽春三月,春回大地。小橋流水、亭臺樓閣,嶽童家園9幢淡雅別緻的高樓在陽光下熠熠生輝,玉蘭花綻放在隔河而建40畝“黨員先鋒林”的枝頭上,與新落成的三層文化禮堂一道,構成了嶽童村美麗的風景線。

嶽童村位於海曙區集士港鎮,2004年由白嶽、童家橫、岳陽三村合併而成。“每次看到嶽童新貌,幸福感油然而生。”村黨委書記汪莉萍感嘆,2.3平方公里面積的嶽童原本是四明山腳下一個默默無聞的小村莊,如今成為宜居宜業的幸福家園,得益於寧波市城鄉融合發展腳步的逐步推進。

汪莉萍回憶,以前村裡村外沒有一條像樣的道路,村民進城只能通過水路乘坐一天只有一班的汽船。“三村合併的2004年,寧波繞城高速公路開建,村裡也開始清理河流、拓寬河道、修建村道、重修涼亭、新建公園……如今不僅全村舊貌換新顏,而且寧波繞城高速穿村而過,甬金高速出口近在咫尺,10分鐘車程直抵機場,村口新建成的廣澤路直通市區和鎮區,四通八達的交通路網讓嶽童和城市接軌。”汪莉萍說。

基礎設施提升了,嶽童又探索“拆舊建新”的新村建設新路。2017年,投資800萬元的村文化禮堂落成;11月,投資5700餘萬元的229套新居拔地而起。王家漕、後頭胡家兩個自然點60戶拆遷村民率先入住。“做夢也沒想到能住進這樣寬敞明亮的現代化新居,門口大路有公交車直通城鎮,周邊有地鐵。現在每天走出小區就能在嶄新的文化禮堂看書、下棋、講大道。” 71歲的嶽童村民勵國偉描述著自己的美好生活。

隨著區劃調整後海曙區“融合、發展、提升”的新一輪跨越發展,以及集士港衛星城鎮建設腳步的加快,區行政服務分中心落戶集士港,村民辦理各項事務“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海曙組建教育集團,優質教育資源向加盟集團的投資1.8億元新建成的廣德湖小學延伸,“以城帶鄉、以鄉輔城”在嶽童有了更生動的實踐。

對此,嶽童村村婦女主任柳佳麗深有感觸。“女兒就在離家5分鐘車程的廣德湖小學就讀,學校不僅硬件設施在海曙區數一數二,而且老師交流自寧波實驗小學。”柳佳麗說,鎮裡的廣德湖劇院還和寧波逸夫劇院成立“院線聯盟”,將低價位、高品位的高雅藝術輸送到家門口,村民不僅和城鎮居民共享優質衛生文化資源,整體素質也在潛移默化中得到了提高。

“文化禮堂月月有活動,在家門口就可以欣賞到名家名角送戲下鄉的甬劇、越劇等。每個月有‘家庭醫生’上門服務,還能領到1700多元養老保險‘工資’。”讓勵國偉感嘆的還有自己和城裡人一樣的幸福生活。

“全村60歲以上的村民被徵地養老保險覆蓋率達到100%,醫療保險實現了全覆蓋。”汪莉萍自豪地表示,除了基礎設施、人居環境“對標”城市,嶽童村在文化教育衛生等公共服務以及社會養老保險的均等化方面,同樣和城市實現了“無縫對接”。

“我們堅持‘城鄉一張圖全鎮一盤棋’,將資源要素更多地配置到農村、集聚到農村。”集士港鎮負責人表示,基礎設施“聯”起來,公共服務“沉”下去,實現城鄉互補、共同繁榮,讓農村居民在家門口享受品質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