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动上市:曾经号称“电瓶车界的特斯拉”究竟技术几何?

杨伟院士前段时间火爆网络,被网友评为比撒贝宁、马云、王健林更“气人”的人。他年少时成绩优异,初中刚考完就顺手拿下了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北大、清华都是顺手一填。由于杨伟色弱的原因,离北大、清华和科大少年班录取线又差几分,最终被惜才的罗时钧教授招入西北工业大学,那年他只有15岁,是那一届空气动力学专业年纪最小的学生。

小牛电动上市:曾经号称“电瓶车界的特斯拉”究竟技术几何?

1992年前后,从武汉的高校里走出来三个人,他们的名字分别是雷军、张小龙和李一男。如今,“理工男”雷军带着小米上市算是修得正果,“微信之父”张小龙拿下登喜路林克斯锦标赛“职业-业余”配对赛冠军,用行动向众人证明:我真的是个天才。而那个被誉为“天才少年”的李一男,他“最后的”创业项目上市时,敲钟的人却不是他。

李一男15岁考进华中科技少年班,23岁时研究生毕业,入职华为两个星期后,被破格提升为高级工程师,30岁成为华为最年轻副总裁,一度被视为任正非的“接班人”。2000年,锋芒毕露的李一男离开华为,创立港湾直接与老东家竞争,最后惨败被华为收购。李一男回归华为后不久再次出走,辗转于百度、12580、金沙江创投等地,四年前创立了小牛电动。

小牛电动上市:曾经号称“电瓶车界的特斯拉”究竟技术几何?

当下正值中国企业集中赴美赴港上市的“IPO大年”,曾经带着光环问世的小牛电动也到了成立四年的时间节点。上个月底,小牛电动向美国SEC(证券交易委员会)递交了招股说明书,对外公布了自己的IPO计划,计划通过首次公开募股募集最多1.5亿美元资金。

由于自身业务规模和公司体量等原因,小牛电动上市所引发的关注度并不高,但并不能否认小牛作为一家专注在城市出行领域的企业所创造的价值。资本的助推让这家公司再次回到了我们的视线,它或许会成为第一个赴美上市的中国两轮出行领域创业公司。

小牛电动上市:曾经号称“电瓶车界的特斯拉”究竟技术几何?

国内知名智能电动摩托制造商小牛电动成立于2014年9月,是一家智能城市出行解决方案提供商,专注于高品质、智能化、时尚、动感电动车的设计、研发、 生产、销售和服务。仔细观察小牛电动在纳斯达克提交的招股书显示,其营收同比去年虽增长95.4%,但目前净亏损3.14亿元,相当于每卖一台车亏2500元,而实际上其近4000元的客单价已经远超其他上市同行。这是因为小牛处在硬件领域,是生产+研发的重资产企业,仅仅在B轮融资后就寻求上市募资,与当下的融资环境和该公司的财务状况都有极大关系,尚在“流血”的两轮出行生意在今天能否打动投资人呢?

2015年6月1日牛电科技在北京正式发布了旗下首款产品——起售价3999元的小牛智能电动踏板车N1。这款产品续航里程有100公里、配备BMS电池管理系统、能用APP远程控制且外观时尚靓丽,做工精致和用料扎实,让小牛电动车的口碑一飞冲天。

小牛电动上市:曾经号称“电瓶车界的特斯拉”究竟技术几何?

小牛电动车随即推出了“互联网电动车”概念,继续推行自己的精品策略,与电动车颠覆者的特斯拉同款的松下18650锂电池、博世定制电机、GPS远程防盗,这些技术很好的解决了用户的需求。虽然这些技术并不全是小牛自主研发的,但小牛电动是第一家将电动车与高端技术相融合的企业。

然而在喊出以技术为驱动的口号之后,小牛电动车在技术方面并未取得太大的突破,失去了在技术方面的革新与驱动。以小牛的旗舰车型N-GT系列来说,技术含量与3年前的N1并没有什么差别。小牛电动的发展道路似乎已经从技术驱动转到设计驱动。相反,智能检测、遥控坐垫、自修复电机、全自动微电脑等日新月异的技术专利都被雅迪搬到了最新的产品之中,每一代电动车在技术层面上都在更新换代。相比小牛以换壳为本的设计驱动,这些传统车厂在技术驱动方面更像是一家“互联网车企”,技术内核的缺失最终只能让小牛成为小众市场的一件玩具。

小牛电动上市:曾经号称“电瓶车界的特斯拉”究竟技术几何?

相比于特斯拉,可以看出其在电动车中颠覆者一般的存在,并不是因为设计有多出色,更不是因为豪华感有多强,而是其电池组以及配套的电板太过于强大,说到底,还是依靠强大技术的支撑,这让我们不禁为小牛的未来感到担忧,失去技术突破的牛电科技将未来几何?

虽然小牛曾经被认为是“电动车界的特斯拉”,但随着具体产品的推出以及营销策略的曝光,让人越来越对号称以技术驱动为核心的小牛“实际上究竟有多少拿得出手的专利”感到困惑。与小牛如今依靠外观设计专利为卖点相符的是,小牛所属的北京牛电科技有限公司名下,能够查询到的商标申请注册件数仅仅58件,这对于一家上市企业来说,实在算不上“数量庞大”。

2015年,李一男涉嫌内部交易被带走,被判处有期徒刑两年六个月,并处罚金750万元。今年3月,李一男重新出山,却错过了由共享单车、网约车普及形成的出行领域“黄金年代”,受身份影响,李一男不得不保留股份辞去牛电所有职务,再度回到了创投。到了五十而知天命的年纪,这个曾被人成为“天才少年”的人又会用什么方式来证明自己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