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打造文藝展示月活動品牌 聚焦時代譜寫文藝新篇

《對月獨酌》《望月懷遠》《楓橋夜泊》……一首首耳熟能詳的詩詞,把現場觀眾帶到了一個充滿古韻的世界。9月23日晚,秋天的果實——2018年中秋詩會暨第六屆珠海市文聯文藝展示月開幕式在珠海大會堂隆重上演,現場近千名觀眾與詩歌相伴,度過了愉快的一晚。當晚,高品位的詩會和藝術家們精湛的表演,給珠海市民在中秋和國慶雙節來臨之際,帶來了一頓豐富的“文化大餐”,也拉開了2018珠海市文聯文藝展示月的帷幕。

文藝是時代前進的號角,最能代表一個時代的風貌,也最能引領一個時代的風氣。近年來,珠海市文聯進一步加強黨對文藝工作的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帶領廣大文藝家牢記使命、牢記職責,努力鑄就新時代文藝夢想。


珠海市打造文藝展示月活動品牌 聚焦時代譜寫文藝新篇

藝術家們在開幕式上朗誦詩歌。


自2013年起,珠海市文聯每年於9月底至11月舉辦一屆“文聯文藝展示月”活動,今年已是第六屆。文藝展示月活動旨在引導廣大文藝工作者深入生活、紮根人民,把提高質量作為文藝作品的生命線,用心、用情抒寫偉大時代。展示月活動以開展文藝精品創作成果展示的形式,逐漸成為珠海市文藝家創作交流、展現風采和文藝惠民的品牌活動,進一步推動了文藝出作品、出人才和文藝服務群眾,對珠海市文藝事業繁榮發展發揮了積極而重要的作用。

緊扣時代主題推動文藝創作

六年來,珠海市文聯帶領珠海市廣大文藝工作者聚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的主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緊緊圍繞黨和政府重大部署開展主題創作活動,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文聯文藝展月從活動規模上,已從首屆40多項增加至本屆300多項。

從活動內容上,文藝展示月活動力求年年都有新進步,屆屆都有新亮點。在以往的幾屆展示月活動中,推出的“著名詩人寫珠海”,珠海·怒江攝影家怒江採風攝影展,“一帶一路”全國海洋歌曲徵集演出,製作的《中國航展》紀錄片和《中國航展(1996-2014)》大型畫冊,成功舉辦的“詞曲創作大師班”、“高級作家研修班”等活動,都有力推動了珠海文藝創作繁榮發展。同時,今年即將重點推出的慶祝改革開放四十週年珠海美術作品展、“港珠澳大橋通車”粵港澳書畫名家寫生展、“粵港澳大灣區”系列主題創作的展覽展演,和以“一帶一路”為主題的羅馬尼亞攝影展、中韓美術交流展、珠澳歡舞等文藝交流活動,也將珠海文聯文藝展示月帶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

打造本土特色文藝活動品牌

六年來,珠海市文聯在珠海市委宣傳部的有力指導下,有重點地引導和扶持了各門類的文藝家協會開展本土題材文藝作品創作並進行評獎。逢單年舉辦“唐滌生杯”戲劇曲藝獎、“鮑俊杯”書法大賽、音樂“晨星獎”;逢雙年舉辦“蘇曼殊”文學獎、“古元”美術獎、“海之韻”舞蹈大賽、“金秋獎”民歌大賽、微電影大賽。這些比賽和評選活動在繁榮珠海市文藝創作的同時,也成為珠海市發現人才、培養人才的重要平臺。這些活動不僅為文藝工作者搭建了展現才能的舞臺,有力提升了文聯和各文藝家協會總體實力和影響力,也形成了出人才、出精品的良好局面。

據瞭解,從2013年至2018年,珠海市級文藝家協會會員數由2470人增至4000多人,國家級各文藝家協會會員數由151人增至258人。六年來,珠海市文藝工作者獲全國全省以上獎項作品(含權威刊物發表、權威展覽入選)600多件,其中,兩次獲得中國音樂金鐘獎,兩次獲得全國魯迅文學獎提名獎,在廣東省文藝精品“五個一”工程獎和魯迅文學藝術獎(文學類)評比中,珠海市共有18件作品獲獎,位居全省前列。文藝展示月引導文藝工作者堅守藝術理想,倡導講品位、講格調、講責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自覺提升思想道德素質和職業素養。

文藝志願服務工作形成特色

在2018年的文藝展示月期間,珠海市文聯所屬各文藝家協會分別進駐香洲、金灣、斗門、高新區等基層市民文化中心,開展展覽、演出、培訓等活動,標誌著珠海市文藝志願服務邁上了一個新臺階。

2017年12月29日,中國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趙實,中國文藝志願者協會主席、中國曲藝家協會主席、相聲表演藝術家姜昆以及廣東省文聯領導在考察珠海文藝志願服務工作時,也對珠海在文藝志願服務工作中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績表示了充分的肯定和讚揚。

珠海文聯文藝展示月活動始終與文藝志願服務、文藝惠民工作相結合,除了文藝惠民免費給群眾送文藝外,還形成了“文藝大篷車”等一些有特色的志願服務品牌。尤其是“藝術點亮人生”文藝名家下基層講座活動,採用“菜單式”服務,文聯和協會組織文藝家制訂文藝服務課程“菜單”,各基層單位根據群眾需求“點菜”,每年把100場文藝培訓用最便捷的方式免費送到最迫切需要的基層文藝骨幹和文藝愛好者中去。珠海市文聯還組織各文藝家協會在全市建立了18個文藝志願服務基地,定期開展講座、輔導工作,在文藝展示月期間專門安排了各志願服務基地的成果展演,對志願服務基地建設起到了很好的總結和促進作用。(珠海特區報 記者 高松 熊偉健 本版攝影:受訪單位供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