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鄰里更溫馨 珠海香洲社區微公益點亮民生服務之燈

2018年重陽節,珠海市香洲區啟動“國之本,愛為家”金婚家庭家風文化節活動,該活動以拱北街道社區微公益項目“牽手吧,老伴”成功經驗為基礎,把金婚老人的感人故事在更大的範圍內繼續講述下去。拱北街道首屆金婚項目負責人拱北居民、老黨員孫國榮回憶起2017年承辦項目過程中的點點滴滴十分感慨,“我們這個項目為金婚老人拍攝了婚紗照,後來又鏈接了各種社會資源,舉辦了婚紗照展覽和盛大的金婚慶典。小小的微公益項目雖然花錢不多,但為居民做了件實實在在的好事,圓了金婚老人一輩子的婚紗夢,他們感到十分幸福。”


讓鄰里更溫馨 珠海香洲社區微公益點亮民生服務之燈

鄰里一家親

在香洲區,像拱北金婚項目這樣的優秀微公益項目還有很多,這些微公益項目的資金從數千元到上萬元不等,雖然看起來微不足道,但這些項目自2014年啟動以來,把社區居民最微小的需求作為自己服務的基點,為那些需要幫助的人群如老人、孩子、外來務工人員、殘疾人群等提供了一處溫暖的港灣。這些微公益項目在香洲區各個社區如星星之火,形成社區服務的燎原之勢,如涓滴之水,匯聚起公益大愛的海洋。

微公益送曖 提供家門口的服務

2014年,翠香街道成立了珠海市首家鎮街層面的社會組織孵化培育樞紐平臺——翠香領航社會組織發展統籌中心,以該中心為依託,舉辦了以“家門口的公益”為主題的珠海首屆社區公益項目認購會,並啟動了“公益翠香”慈善基金,最終15個項目入選、13家社會組織承辦、12家企業認購項目,受捐總額為394767元。在一年的時間裡,這些社區微公益項目服務居民超過5700人次,受到居民的廣泛好評。這一年成為香洲區社區微公益的啟動年。


讓鄰里更溫馨 珠海香洲社區微公益點亮民生服務之燈

小區拔河比賽

2015年5月27日,拱北街道辦聯合珠海恩派非營利組織發展中心、拱北星辰社會工作促進中心,啟動實施拱北街道首屆“愛·益拱北”公益微創投計劃,並聯合珠海市慈善總會,設立了珠海首個社區公益基金——“拱北社區公益基金”專項賬戶,搭建由政府、企業、社會組織、個人多方支持的資金池,最終34個社區微公益項目獲得150萬元的資助,創珠海社區微公益項目扶持資金數額之最。這些項目共開展各種公益服務活動1020場,居民參與54109人次,服務居民15.8萬人次,從而讓社區微公益項目在更廣泛的範圍內落地生根、開花結果,讓拱北成為催生社會組織成長、開展社區治理創新的一方熱土。

老人有了唱歌跳舞的地方,孩子有了第二課堂,家門口可以理髮維修電器,社工上門為老人按摩溫灸……眾多的社區微公益項目,讓社區變得越來越有溫度,讓街坊鄰里親如家人。拱北嶺南社區的敬老服務項目,讓小區裡很多老人從之前的陌生到熟悉、從獨自一人到每天聚在一起唱歌聊天,有了很多老夥伴。項目結束時,老人們拉著五洲公益社工的手戀戀不捨流下眼淚。


讓鄰里更溫馨 珠海香洲社區微公益點亮民生服務之燈

社區文藝演出

“這就是社區微公益項目的魅力,它通過購買服務,為社區居民提供了之前缺失的各種社會服務,讓他們體會到切切實實的幸福感,享受到改革的成果。在這個過程中越來越多的社會資源參與到社區治理中,廣泛傳遞了公益正能量,為社區治理創新開闢了一片新天地。”拱北街道有關負責人激動地表示。

“五方聯動” 社區微公益全線啟航

在翠香、拱北街道社區微公益項目探索實踐的基礎上,珠海市香洲區提出“五方聯動”發展社區微公益,即政府搭臺-企業參與-社會組織承接-居民受益-項目監督的聯動模式,並指導各鎮街利用該模式發展社區微公益項目,推動平民公益事業的發展,實現公益事業的平民化、常態化。

“政府通過成立社會組織培育孵化基地,為培育微公益組織及與街道、社區形成良性互動提供平臺;企業通過資金資助或捐贈參與微公益項目,促進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社會組織通過個性化設計,為微公益項目提供智力支持;社區居民則通過需求的表達以及親身參與,為微公益項目注入鮮活的生命力;最後第三方社會組織受街道委託,對社區微公益項目實行督導與評估,推動項目的規範化運作與發展。”香洲區有關負責人表示。


讓鄰里更溫馨 珠海香洲社區微公益點亮民生服務之燈

社區長者生日會

據瞭解,目前珠海市香洲區各鎮街結合自身特質,啟動了具有各自特色的社區微公益項目,形成了“公益翠香”“愛·益拱北”“吉聚力量”“微愛·香灣”等9個街道級公益微創投品牌,撬動社會資金2000多萬元,打造出280多個公益精品項目,服務120多萬人次。在這個過程中,香洲區注重培育社會、社區自組織,引導這些組織有序參與社會治理。“我們在申報拱北社區微公益項目時,還剛剛註冊成立,沒有什麼社會服務經驗。在服務社區的過程中,拱北街道通過恩派對我們進行了系統指導培訓,讓我們在這個過程中迅速成長起來,從而為將來更好地開展項目服務打下基礎。”一個承辦拱北首屆微公益項目社會組織的負責人表示。

據瞭解,近年來在珠海市香洲區社區微公益項目發展的同時,各個社會組織、社區自組織迅速成長壯大起來,香洲區各鎮街藉助各自的社會組織培育樞紐平臺,不斷規範、提升社會組織、社區組織的專業化運作水平。尤其可喜的是,近年來社區自組織獲得蓬勃發展,湧現出一大批社區義工骨幹,他們成為社區居民自組織的核心力量,也是未來社區治理源源不竭的動力。

“我的孩子在社區四點半課堂上學到了很多知識。”“我父母在社區活動中找到了晚年的幸福。”“我自己現在也是小區義工,通過服務他人我覺得很充實,很有價值。”“我在家門口就能體檢和理髮,真是太方便了。”家庭綜合服務、青耆長樂服務、異地務工青年服務、珠澳聯動志願服務、街坊友好關愛服務、青少年服務……近年來,香洲區各鎮街的一系列社區微公益項目為無數家庭和人群帶去便利和歡樂,這些項目滿足了轄區居民的多元化需求,切實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營造出社區共建共治共享的和諧氛圍。同時在社區微公益項目的實施過程中,社會組織、社區自組織獲得長足發展,為珠海社會治理創新寫下華彩一筆,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廣東省民政廳有關負責人認為,珠海香洲區將社區微公益理念與社會組織的培育發展相結合,辦出了特色辦出了效果,使社區居民真正受益,走在廣東省前列,值得推廣和借鑑。(珠海特區報 記者 宋愛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