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走隧道翻山而行 連續兩天遊客被困雀兒山

不走隧道翻山而行 连续两天游客被困雀儿山

德格縣民警冒著大雪連夜上山營救被困遊客

連續兩天晚上,甘孜德格縣公安局都接到了遊客報警求救:遇大雪被困雀兒山。

“冬過雀兒山,如闖鬼門關”,雀兒山位於四川省德格縣境內,藏族群眾稱為“措拉”,意為“山鷹飛不過的山峰”,主峰海拔6168米,埡口處5050米,一年近8個月被積雪覆蓋,車輛通行甚是危險。去年國慶前,雀兒山隧道的通車,才讓此路段不再艱險。

隨著隧道通車,原有的翻山路漸廢,但仍有少數車輛選擇翻山而行。而此次,被困者險些有生命危險。

10月19日

放棄隧道駕車翻山

樂山夫妻被困5000米埡口

10月19日晚7點20分,甘孜州德格縣公安局接到報警,一對來自樂山的夫妻向民警求助。兩人稱他們到甘孜自駕遊,跟著導航來到了雀兒山山路上,被困於雀兒山埡口處。

天色漸暗,縣城溫度已降至零攝氏度以下,隨著海拔的上升,每100米,氣溫降低0.4~0.6攝氏度,而雀兒山埡口海拔5000米,氣溫之低可想而知。

“如果兩人不及時脫困,隨時可能有生命危險。”接警後,德格縣公安局柯洛洞派出所、交警大隊,馬尼干戈分局民警立即成立救援組,兵分兩路趕赴雀兒山埡口。

馬尼干戈分局的民警率先從雀兒山東面沿老路上山,但受大雪影響,車輛行駛到半山腰後便被攔下,無法行進,只得下山從隧道繞行。隨後與交警大隊、柯洛洞派出所民警從雀兒山西面上山。然而此次行進也並不順利。積雪近半米深,未見埡口,車輛便被遠遠阻攔,民警不得不下車徒步,迎面的大雪幾次迷了眼,前方的路也難以看清,只能小心翼翼摸索前進。

到達埡口時,民警終於發現了被困幾小時的遊客。“懸著的石頭終於落了地。”在簡單詢問後,民警護送兩名遊客沿來時的路下山。當晚11點左右,兩名遊客安全抵達馬尼干戈鎮。

“我們是跟著導航上山的,當時導航規劃了兩條線路,一條是隧道,一條是山路,我們選擇了山路,結果不清楚路況和氣候被困了。”受困者介紹,導航也沒有提示這段路的複雜情況。

10月20日

導航引路車陷雪坑

一名遊客自救時出現高反

然而,距離上次雀兒山成功救援僅隔一天,德格縣公安局馬尼干戈分局便再次接到同樣的導航引路被困雀兒山的求救。

10月20日晚11時,德格縣公安局馬尼干戈分局接到福建籍一男一女報案求救:10月20日,經過雀兒山時,他們被導航引入雀兒山老路,掉頭時,汽車陷在雪坑裡,無法移動。他們的一名同伴在前期自救過程中出現了高原反應,目前在車上等待救援。

接警後,馬尼分局、馬尼交警中隊民輔警立即驅車趕往現場開展救援。

前一晚的大雪再次覆蓋了山路,道路結冰、溼滑,警車在行駛中險些墜崖。民輔警爭分奪秒,繼續行駛。所幸在雀兒山半山腰,發現了被困人員和該輛“閩D”號牌的車輛。

民警詳細詢問了被困人員的基本狀況,發現暫無大礙後,通過人工推車刨雪的方式把被困車輛推出雪坑,並把車輛緩緩推下山。

下山兩公里後,他們與德格縣城趕來救援的交警大隊民警匯合,協力將被困車輛推行下山。交警大隊民警護送被困人員一同前往德格縣城,三人於凌晨3點28分入住賓館。

民警提示

勿輕易行駛山路

走隧道只需10多分鐘

據當地警方介紹,兩起被困事件中,樂山夫婦使用的是手機導航,福建遊客使用車載導航。據樂山夫婦介紹,當時的確是自行選擇了山路,上山時間為下午5時許,一方面對路況和氣象不瞭解,另一方面則是導航因素,“我們用的高德地圖,建議高德地圖在導航上對這條線路做一個特別的風險提示,優化導航服務,提醒車主謹慎選擇線路。”

對此,導航方表示,一直關注用戶體驗,在平常出行中,均會與地方交管部門進行密切聯繫,更新路況,此次車主受困其主因不在地圖,但也會考慮車主意見,進一步做好優化。

對於另一被困車主,記者瞭解到,其車載導航已許久未進行升級。

“隧道通車後,那條老路走的人就很少了,本身就很危險破爛,大部分車主都會走隧道。我們也在老路上故意設置了一些路障,希望讓來車返回,也希望導航地圖取消該條線路。”當地警方表示。不過,導航方稱,不好直接將此線路取消,剝奪了其他用戶的選擇權。

警方同時提示,2017年9月,雀兒山隧道一經通車,駕車者只需要10多分鐘就可穿越雀兒山,往來遊客切勿輕易行駛山路。自駕遊遊客在出行時,一定要做好旅遊攻略,詳細掌握行程中派出所、醫院、汽修站位置和電話。

成都商報記者 杜玉全

原標題:不走隧道 翻山而行 連續兩天 遊客被困雀兒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