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陪練,香港星爸通過潛水訓練帶雙胞胎自閉症兒子開啓康復之路

對於自閉症孩子來說,如何通過康復訓練讓他們實現自救?什麼樣的訓練方法才是最有效和適合的?有沒有一種方法能夠持續幫助自閉兒實現康復之夢?

這些疑問都是值得每一個星爸星媽思考和尋找的答案。

堅持陪練,香港星爸通過潛水訓練帶雙胞胎自閉症兒子開啟康復之路

一位來自香港的兩個自閉症兒子的星爸,兩年前因為星兒創立了“心潛”公益項目,通過潛水訓練,幫助了更多自閉症兒童進行能力訓練與啟蒙。

這條特殊而意義非凡的“潛心”之路,讓眾多星爸星媽看到了更多希望和曙光。

這位51歲的香港資深潛水教練陳良寶創立的“心潛”公益項目是如何做的?他是如何通過潛水訓練,幫助自己的雙胞胎自閉兒的?這些方法能給其他自閉兒及家庭帶來怎樣的啟迪?

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他們的“水下”世界。

迎來兩個自閉兒 我把他們當成上帝的禮物

“心潛”項目的創始人陳良寶來自香港,曾任香港潛水協會副主席,現在是國家體育總局潛水專家委員會成員,具有三十多年的潛水經驗。

堅持陪練,香港星爸通過潛水訓練帶雙胞胎自閉症兒子開啟康復之路

2000年,陳良寶與妻子結婚,他們的兩個孩子先後在2004年與2006年出生。讓當時的他們感到晴天霹靂的是,兩個孩子先後被診斷為自閉症。眼見妻子的難過,陳良寶安慰她,“上帝把他們帶到我們身邊,就是相信我們有能力照顧好他。”

隨著孩子的成長,陳良寶鼓勵他們學習鋼琴、跆拳道,並親自教他們游泳。

剛開始的時候,陳良寶的小兒子帥旗對水很恐懼,根本無法下水,也不願意戴泳鏡。陳良寶想到一個辦法,他把帥旗最喜歡的哥斯拉玩具扔到水下,這時帥旗自然地戴上泳鏡,潛到水中將玩具撿了起來。

接下來,陳良寶用上浮潛面鏡和腳蹼教孩子游泳,因為沒有了不能呼吸的恐懼,兩個孩子很快掌握了游泳要領。再後來,陳良寶甚至能把孩子們帶到馬來西亞玩浮潛。

“水下是一個無重力環境,他們會感覺到很放鬆。那也是一個很寧靜的世界,孩子們只會聽到自己的呼吸聲,自閉症兒童對聲音刺激尤其敏感,他們多數不喜歡嘈雜的環境。”游泳和潛水的訓練環境讓兩個孩子更能接受指令,通過訓練目標的達成也慢慢培養起他們的自信心。結合平時生活的教育,兩個孩子的日常行為和人際溝通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此時,陳良寶意識到潛水訓練對於自閉症兒童能力啟蒙的幫助作用。

陳良寶通過當護士的妻子向醫院專業人士諮詢,自己也不斷在圖書館與網絡翻查資料,發現運用潛水幫助自閉症兒童的實踐尚是一片空白。

趁在內地工作的業餘時間,陳良寶帶著想法,徵詢了廣州少年宮特殊教育的老師,也召集了過去的學生商量。通過潛水訓練幫助自閉症兒童,這個大膽的想法獲得大家的認可,兩位學生黃慧、蕭俊毅很快加入到教練團隊中。此外,在場地、設備、資金上,項目也很快獲得廣東省游泳協會和時代公益基金會的支持。

迎來第一批自閉兒學員 我明白困難比想象中巨大

2016年8月1日,從廣州少年宮轉介的四名自閉症兒童成了“心潛”項目的第一期學員。

當天,一位一米八高的學員因為怕水,在泳池邊哭鬧打滾,有人走來問,“這人是不是傻子?會不會打人的?”聽到這話的家長自然很傷心,陳良寶一邊向旁人解釋,一邊安慰家長,也明白到,“心潛”項目要克服的困難,遠不止場地與設備,更有觀念上的問題。“希望大家知道,自閉症不是精神疾病,學習上,他們比正常人吃力,但只要給予耐性和寬容,他們總歸是能學懂的。”陳良寶說。

堅持陪練,香港星爸通過潛水訓練帶雙胞胎自閉症兒子開啟康復之路

教練在課後會及時撰寫教案,團隊目前的目標是積累200個自閉症潛水教學樣本。

初期,學員的進度都相對較慢,有的孩子因為情緒容易失控,需要長時間引導,才能冷靜下來按照指令完成訓練。

一次,一位學員因為情緒問題失手打了媽媽,在泳池邊拒絕道歉。陳良寶那天就站著和小學員對峙了一個半小時,渾身溼漉漉還沒有換下衣服,一直到差不多四點,學員才願意跟媽媽說對不起,而在那一次之後,改變慢慢發生了。“我也不知道那時候我為什麼會那麼堅持,當時我對學員媽媽說,只要她願意堅持,我可以陪她的孩子瘋狂一次。”

“我經常對學生家長說,風水師傅有可能會騙你十年八年,但是我們有沒有真的讓孩子發生改變,兩個月自然會見分曉。”有位小學員剛來的時候一直吵著要吃冰淇淋,在泳池十分調皮,捏陳良寶的臉,拔臉上的鬍鬚。而到第二十節課時,該學員會記得臨別時沒有跟陳良寶打招呼,而轉身回頭跟他的“寶叔叔”說聲再見。

陳良寶和教練一起見證著學員每一個小小的改變,著也成為他堅持的動力所在。

迎來新的曙光 我要保持初心讓星兒家庭幸福

隨著效果的逐漸顯現,報名潛水課程的家長越來越多,陳良寶會一一親自“面試”,期間也會回答家長的諮詢。

堅持陪練,香港星爸通過潛水訓練帶雙胞胎自閉症兒子開啟康復之路

隨後,陳良寶與國際潛水機構DIWA合作,創立潛水治療師課程,目前最重要的工作是完成教材編寫,使課程設計標準化規範化,便於推廣。

擺在教練團隊面前的一項重要任務,是將項目課程標準化規範化。“這個項目,目前不得不說是我個人發揮作用。但我年紀不小了,再過兩三年,可能會把重心放到家庭上,只有標準化,項目才能推廣出去,幫助更多的自閉症兒童。”

為了方便教學和節省一些房租,晚上陳良寶就睡在辦公室沙發上,每晚通過手機屏幕與香港的家人聯絡。

三十平方米的空間內,一張沙發,幾部電腦,三位教練忙碌於撰寫教案,以及整理當天拍攝的課程圖片與視頻。辦公室就位於教學泳池所在的小區會所內,這裡也是陳良寶每晚休息的地方。

堅持陪練,香港星爸通過潛水訓練帶雙胞胎自閉症兒子開啟康復之路

“方便工作,也能省點錢。”每晚,陳良寶與家人的交流通過小小的手機屏幕進行。“平時都在廣州,週末返港陪家人,週一的上午再坐4小時大巴回到廣州。”陳良寶說。

9月23日,廣深港高鐵正式開通,對陳良寶來說,多了一個便捷往返內地與香港的出行選擇,時間比過去縮短了一半。

陳良寶指出,在香港泳池資源緊張,很難找到地方開展“心潛”項目,反而在內地,能夠找到資源運作,也希望通過自己將一些好的理念和經驗帶到內地來,幫助到更多的自閉症兒童。

項目堅持到今天已經出乎陳良寶意料,他說,“放鬆心態,清風自來,項目堅持到今天已經出乎我意料,未來怎樣不需要太焦慮。”

堅持陪練,香港星爸通過潛水訓練帶雙胞胎自閉症兒子開啟康復之路

陳良寶今年已年過五十,他笑稱自己還未“知天命”,能夠保持初心,有熱忱去做好一些事情,已經覺得很幸福。

後記:

從ABA到DTT,從地板時光到感統訓練,從桌面教學到自然訓練,形形色色,各式各樣的自閉症康復訓練方法和技巧,已經讓越來越多的自閉症患兒和家庭有了更多的選擇和可能。

這種選擇一方面是基於國際國內康復訓練方法研究與經驗積累的總結,一方面是基於通過多種適合的方式方法改善自閉兒多種症狀的初衷。

每一種方法的存在和應用推廣,都有一個過程,也有一個讓自閉兒適應與是否符合的檢驗。只有適合的才是最好的。只有從家庭環境到自然環境的轉變與結合,才能讓星兒從封閉孤獨走向外界開放,從而被社會大眾理解、接納和包容,最終融入社會。

這需要每一個社會人的努力,更需要來自星兒家庭自身的開放與努力。探尋更多適合自閉兒康復訓練的方法與技能,讓每一個星兒家庭都從痛苦和自卑的泥潭中走出來,去尋找屬於自己的蔚藍天空和喜悅色彩,正是每一個為星兒家庭不懈努力的特教行業專家學者和康復機構所不懈努力和付出的。

讓每朵花兒都開放,讓每顆種子都發芽。自閉症兒童不是洪水猛獸,他們也渴望被愛和愛這個五彩斑斕的世界,而正如陳良寶所代表的為眾多自閉兒家庭努力的所有人一樣,只有付出愛才能贏得更多的可能和回報。

而讓自閉兒在愛的養心環境中成長,在生活自然環境中去體驗,這種愛和自然的潤物細無聲的互動與體驗,才是快樂的根本與源泉,也是生活的真諦。學員每一個小小的改變,都是自閉症康復之路上的大大驚喜和動力所在。

“放鬆心態,清風自來,”放手去愛,讓每一個星兒都能夠享受到更多的愛,他們的康復之路才會走得更順暢,才會有更多希望。

(注:文中部分故事及圖片來源南方週末,一併感謝。文章只為傳播更多康復知識與理念,請家長慎重選擇)

【本文系頭條號孤獨症網。頭條號:孤獨症網。國內最權威的自閉症(孤獨症)譜系及腦癱、智力殘疾等特殊群體服務平臺。發佈最新最全的自閉症資訊及康復訓練技巧,為星兒成長,我們一直在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