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綠色、現代、和諧的城市次中心——濟南新東站核心區城市設計解讀(一)

新東站片區位於濟南東北部,佔據濟南“東拓”優勢,是省會城市群經濟圈一體化發展的區域中心、濟南重要的交通樞紐及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區域。該片區集聚創新要素資源,是發展戰略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和生活居住區的現代化城市片區,也是打造開放合作新平臺、建設現代綠色智慧之城的城市次中心。

打造绿色、现代、和谐的城市次中心——济南新东站核心区城市设计解读(一)

為加快推進該片區開發,提升城市功能品質,打造“生產、生態、生活”融合的城市次中心,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2017年6月,市規劃局聯合市軌道交通集團開展了《濟南城市次中心——新東站核心區城市設計》編制工作。

泉城新樞紐、生態活力城

規劃以“泉城新樞紐、生態活力城”為目標定位。藉助片區優越的區位優勢和良好的自然肌理、生態環境,落實TOD規劃,以水築骨架,以綠織網絡,溝通城市功能,塑造城市風貌,實現水、綠、城的和諧共生。

打造绿色、现代、和谐的城市次中心——济南新东站核心区城市设计解读(一)

規劃內容分為概念研究和核心區城市設計兩個層面。

概念研究範圍北至外環路、南至工業北路、西至鳳凰路、東至韓倉河,總面積約14平方公里。核心區城市設計範圍北至外環路、南至工業北路、沿龍脊河兩側,總面積約5.3平方公里。

打造绿色、现代、和谐的城市次中心——济南新东站核心区城市设计解读(一)

三家設計單位競賽方案

《濟南城市次中心——新東站核心區城市設計》編制分為國際競賽和方案整合兩個階段。國際競賽階段有38家國際知名設計單位報名參賽,經評審確定株式會社日建設計聯合華東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美國卡爾索普事務所聯合北京宇恆可持續交通研究中心、德國SBA公司(SBAGmbH) 三家設計機構作為入圍設計機構開展方案競賽。

1、株式會社日建設計與華東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方案

規劃提出彈性適應的城市修補手段、智慧友好的生態修復機制,以及基於土地價值提升的TOD理念。在節點打造、城市迴游、功能集聚、代表形象、保護環境的原則下,塑造了“兩核為芯,綠脈為脊、路網為骨”的功能結構,通過舒脈通絡、梳理現有要素、整合前期建設、鋪陳發展空間,將區域建設成為一體整合、形象突出的城市空間標杆。針對不同TOD樞紐的承載力和主要功能,分為交通型TOD開發、區域型TOD開發、社區型TOD開發三類,為片區具體實施產業植入、交通組織、人流集聚提供了切實的規劃引導。同時,以打造溫度城市為項目核心定位,較好地深化了人行、綠道系統設計。

打造绿色、现代、和谐的城市次中心——济南新东站核心区城市设计解读(一)
打造绿色、现代、和谐的城市次中心——济南新东站核心区城市设计解读(一)

2、美國卡爾索普事務所與北京宇恆可持續交通研究中心方案

規劃提出七大設計理念與主題。一是望山、聯水、引泉,鞏固場地在區域生態格局中的樞紐地位;二是營造濟南特色高鐵門戶,突出山、湖、泉、城、河之特色;三是工業遺產保護與利用,實現新舊動能轉化,培育創新園區和就業中心;四是剛柔並濟,利用白泉溼地公園和保留的濟鋼工業遺蹟,突出濟南自然和人文之美;五是打造“濟南小院”——新型住宅融入傳統風貌,提升城市歷史,吸引創新性人才;六是以人為本,塑造適宜低碳出行的城市空間;七是公交引導城市開發。

打造绿色、现代、和谐的城市次中心——济南新东站核心区城市设计解读(一)打造绿色、现代、和谐的城市次中心——济南新东站核心区城市设计解读(一)

3、德國SBA公司方案

規劃以高效、人文、生態、宜居的理念,打造一條以現狀河道和景觀水系為依託的水環,結合周邊綠地塑造城市景觀,同時連結各城市功能用地。以韓倉河、龍脊河兩側以及新東站東南至濟鋼沿線為重要城市建設發展軸,華山-白泉景觀廊道與龍脊河兩側為溝通東西、貫穿南北的城市景觀帶;以及城區內的各重要功能和景觀節點共同構成了“一環,三軸,兩帶,多節點”的城市結構。將新東站核心區建設成濟南城市次中心、綜合性交通樞紐發展的新城區、綜合型高端服務業與創意產業聚集地、引領省會城市群經濟圈的樞紐型城區。

打造绿色、现代、和谐的城市次中心——济南新东站核心区城市设计解读(一)
打造绿色、现代、和谐的城市次中心——济南新东站核心区城市设计解读(一)

2017年11月,三家競賽方案編制完成,經評審確定德國SBA公司作為中標單位開展方案整合工作。2018年7月,新東站城市設計整合方案、核心區城市設計與導則、重要節點城市設計全部編制完成。

在接下來的解讀文章中,小編會向您詳細介紹最終整合方案,敬請關注。

請識別二維碼

關注我的泉城我規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