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撫州城區保留一條完整罕見的古代書生趕考聚點「試館巷」

現在滿大街的賓館酒店,在古代它們叫作客棧,以供過路外鄉客人投宿。古代那些書生們進城參加童試、鄉試、會試等考試時,由於路途遙遠交通不便不可能當天往返,而且這些考試至少要連續考幾天,所以一般需要提前到達考試地點住宿下來備考,有時考完了還要等待放榜之後才回家,所以這些書生們要在城裡找好一個短期固定居住的地方。

那麼他們一般會住在哪裡?住的地方又叫什麼呢?據說,如果在城裡有親戚朋友就會去投親靠友借個宿可以省點錢,如果真的在城裡沒半個親朋好友就只好去找家客棧住了。住得起客棧的還算經濟條件好的,有些窮書生都快窮得食不裹腹了,那裡還有錢去住客棧就只能睡大街。因此就產生了一種專供那些趕考書生們住宿的客棧“試館”之類的地方,還有一些書生還會去各地“會館”住宿。這種供士人暫時棲身之所“試館”或“會館”一般設在考場附近,而且全是來參加考試人一起住的,這樣一來方便同窗之間的溝通交流。而且這些“試館”收費很便宜,有的“試館”還有人贊助就免費,因此,“試館”十分受書生們歡迎。

江西撫州城區保留一條完整罕見的古代書生趕考聚點“試館巷”

(清代撫州府治圖)

臨川曾作為撫州府治所在地,每年其所轄的臨川、金溪、崇仁、宜黃、樂安、東鄉6縣的書生們都要到撫州府學參加府試、院試。這些趕考的書生們住在撫州城什麼地方呢?為此,筆者查閱相關史料試圖考證。《臨川縣誌》載:“撫州府儒學,學在府治東阜民坊晉王右軍故宅。”晉王右軍故宅大致位置是現臨川三小及以州學嶺路一帶,那麼在州學嶺附近否是還有“試館”之類的建築供書生趕考時住宿呢?眾所周知在距離撫州府儒學也不遠的城外文昌裡有撫州會館,當年應該會有許多書生投宿於撫州會館。《撫州市地名志》載:“試館巷東起城區大公路地區廣播站西側。全長50米,寬1.5米,泥土路面,為地區廣播站宿舍及居民區。約一百年前,樂安縣徐氏在此購置簡易房屋,為樂安本族人來撫州參加考試的住宿地,故名試館,巷以館得名。1967年改稱新路巷,1980年複稱試館巷。”地區廣播站就拆除,其大致位置即現華潤萬家超市。

江西撫州城區保留一條完整罕見的古代書生趕考聚點“試館巷”

(承春閣巷)

江西撫州城區保留一條完整罕見的古代書生趕考聚點“試館巷”

(吳氏試館)

江西撫州城區保留一條完整罕見的古代書生趕考聚點“試館巷”

日前,筆者從贛東大道華潤萬家超市北側的承春閣巷往羊城路方向尋訪“試館巷”,路過承春閣11號老宅發現其門頭上有石刻字跡的樣子,仔細辨別是“吳氏試館”,心喜若狂,這條巷子原來經常路過但從來不知其叫承春閣,更不知還有“試館”這種建築,居然被我熟視無睹了這麼多年,不過為時不晩。

江西撫州城區保留一條完整罕見的古代書生趕考聚點“試館巷”

(培蘭文社)

江西撫州城區保留一條完整罕見的古代書生趕考聚點“試館巷”

(培蘭文社)

江西撫州城區保留一條完整罕見的古代書生趕考聚點“試館巷”

(培蘭文社)

在承春閣11號隔壁還有一棟老宅,從院門外向內窺視院子地面鋪著青石板,猜想這棟建築應該也是有一定年代歷史,懷著好奇之心往院內走去發現在老宅的門頭上也有一塊匾額,上書“培蘭文社”,看來“試館”還可以叫“文社”這個名稱。

江西撫州城區保留一條完整罕見的古代書生趕考聚點“試館巷”

江西撫州城區保留一條完整罕見的古代書生趕考聚點“試館巷”

(試館建築)

江西撫州城區保留一條完整罕見的古代書生趕考聚點“試館巷”

(詹氏試館)

江西撫州城區保留一條完整罕見的古代書生趕考聚點“試館巷”

(詹氏試館)

江西撫州城區保留一條完整罕見的古代書生趕考聚點“試館巷”

(詹氏試館)

江西撫州城區保留一條完整罕見的古代書生趕考聚點“試館巷”

(羊城路一巷老井)

江西撫州城區保留一條完整罕見的古代書生趕考聚點“試館巷”

(四眼井路閘口巷老井)

江西撫州城區保留一條完整罕見的古代書生趕考聚點“試館巷”

(四眼井閘口巷老井)

從“培蘭文社”出來繼續前行快到羊城路時,還發現一家“試館”建築,只是門頭上字跡模糊無法辨認。在承春閣巷與大公路之間還有一大片棚戶區,依然還有很多人在此居住。筆者推測這裡應該還保留有老建築,遂從一條小巷往裡走看看能否找到《撫州市地名志》記載的試館巷和徐氏試館。不多時就看到了一棟青磚白簷“方盒子”贛派建築,門頭匾額上赫然寫著“詹氏試館”四個字,字跡底色中還依稀保留著石綠顏料,屋內還居住著數戶人家,但他們已經無法說清這棟“詹氏試館”建築的身世之謎。在“詹氏試館”前方還有一口老井,井水依然清澈甘洌,附近居民經常飲用井水。然而在小巷中穿梭始終未發現試館巷和徐氏試館,可能它們早已不復存在了,只看到了“羊城路一巷”的門牌。從巷子出來沿著羊城路往撫州師專方向來到一個撫州人熟知的地名-四眼井路,由於歷史原因四眼井已經找不到了,不過在四眼井閘口巷附近幾棟老建築中也還保留一口老井。

江西撫州城區保留一條完整罕見的古代書生趕考聚點“試館巷”

(羊城路一巷)

江西撫州城區保留一條完整罕見的古代書生趕考聚點“試館巷”

(羊城路一巷)

撫州素有“才子之鄉”美譽,自古人才輩出,形成獨特的人文景觀。 自宋至清,臨川人在科舉考試中共錄取舉人1029人,進士731人。這些“試館”建築對於撫州科舉方面貢獻也是功不可沒的,更是這種獨特的人文景觀的現存親歷者。當前正值撫州申報歷史文化名城,必須對獨具撫州人文特色的歷史文化遺存加以有效地保護,使其成為如撫州會館一樣響譽全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