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三十年|追“芯”铸“屏” 建“端”织“网”,光谷何以成为新兴产业的聚集地?


致敬三十年|追“芯”铸“屏” 建“端”织“网”,光谷何以成为新兴产业的聚集地?



庞大多元、绵延不衰的产业集群让光谷的“新陈代谢”始终旺盛,不断撰写着老城新生的故事。

追“芯”:

今年年内下线首批“中国芯”

投资总额:

1600亿元

如同钢铁石油是工业时代的粮食,芯片则是信息产业的粮食。

2000年初,武汉开始筹划发展集成电路相关产业。2016年,“追芯”16载的武汉开始圆梦。当年,国务院批复国家存储器基地项目落户东湖高新区。


致敬三十年|追“芯”铸“屏” 建“端”织“网”,光谷何以成为新兴产业的聚集地?



5月14日,国家存储器基地项目(一期)一号芯片生产厂房工地,安全工程人员跟踪巡查每个点位

同年,在武汉新芯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基础上,由紫光集团联合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湖北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湖北省科技投资集团共同出资组建长江存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国家存储器基地的研发、建设和运营。


致敬三十年|追“芯”铸“屏” 建“端”织“网”,光谷何以成为新兴产业的聚集地?


沿左岭大道一路向南,国家存储器基地蓄势待发。今年第四季度,中国首批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32层三维NAND闪存芯片将在此实现量产。

据了解,32层三维NAND闪存芯片量产仅仅是第一步,目前,64层三维闪存芯片研发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计划2019年实现量产。

铸“屏”:

5条TFT、OLED显示产线投产或建设

投资总额:

815亿元

8月,投资145亿的天马G6二期正在场平,这是光谷最新引入的一条新型显示生产线。截止目前,光谷已有5条TFT、OLED显示产线投产或建设。

十年前

总投资约40亿元的武汉天马TFT工厂在光谷奠基,武汉有了第一条4.5代TFT-LCD及CF项目产线,2010年投产后,5年销售规模即达45.5亿元。

2014年


致敬三十年|追“芯”铸“屏” 建“端”织“网”,光谷何以成为新兴产业的聚集地?


武汉华星光电就在东湖高新区投资160亿元,建设了国内第一条6代LTPS(低温多晶硅)显示面板生产线,即武汉华星光电t3项目,已于2016年9月提前实现量产。

2015年


致敬三十年|追“芯”铸“屏” 建“端”织“网”,光谷何以成为新兴产业的聚集地?


武汉天马开工建设投资约120亿元的G6生产线,今年6月量产。

2017年


致敬三十年|追“芯”铸“屏” 建“端”织“网”,光谷何以成为新兴产业的聚集地?


投资350亿元的武汉华星光电6代柔性LTPS-AMOLED显示面板生产线(简称t4项目)投建,今年7月首台设备搬入,预计2019年投产,2020年上半年量产。

紧随其后的投资145亿的天马G6二期,也在加紧建设中。

建“端”:

联想、华为、小米纷至沓来

投资总额:

超300亿元


致敬三十年|追“芯”铸“屏” 建“端”织“网”,光谷何以成为新兴产业的聚集地?


位于高新四路的联想武汉基地,是截至目前联想全球最大、最先进的自有工厂,该基地2012年动工,次年就实现了规模化量产。

目前生产产品覆盖联想手机及平板电脑全系列产品,工厂设计最大产能达1亿台。联想在武汉的员工总数已经近万人。

据杨元庆回忆,当年联想决定落户武汉的时候,武汉还完全不具备生产手机等电子产品的完整产业供应链环境,没有上游零部件的供应商。落户武汉后,包括奇鋐科技等上下游配套厂商纷纷来武汉投资。


致敬三十年|追“芯”铸“屏” 建“端”织“网”,光谷何以成为新兴产业的聚集地?



今年4月,华为武汉研发中心正式搬入武汉未来科技城。新的研发基地建筑面积近54万平方米,与九峰龙山溪相邻,可容纳约1万员工入驻。这里是华为公司重点构建的全球光能力中心、终端研发中心

致敬三十年|追“芯”铸“屏” 建“端”织“网”,光谷何以成为新兴产业的聚集地?


链接:上市50天落槌!小米多合一“超大研发总部”加持光谷

此外,落户光谷的小米第二总部则被定位为“超大研发总部”,主攻方向是黑科技、新零售、人工智能、海外业务和互联网金融,它担负着为武汉引进或培育小米生态链企业,打造智能硬件和互联网产业生态环境的重任。

织“网”:

挖掘互联网时代的“新石油”

投资总额:

近千亿元


致敬三十年|追“芯”铸“屏” 建“端”织“网”,光谷何以成为新兴产业的聚集地?



7月20日,武汉邮科院和电信科研院整合重组,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在汉成立,资产总额逾800亿元,年销售收入近600亿元。中国信科集团是我国打造世界级信息通信领域技术创新和产业投资平台的重大举措。

根据规划,该企业将发展5G移动通信、集成电路、网络信息安全、光通信、光纤及光器件、特种通信、数据通信、云计算、物联网与智慧城市解决方案等9个产业方向。

预计到“十三五”末,资产将达到1000亿元规模,收入接近1000亿元水平,具备全球竞争的实力和能力。


致敬三十年|追“芯”铸“屏” 建“端”织“网”,光谷何以成为新兴产业的聚集地?


链接:选择光谷 | 投资105亿建大数据中心,腾龙最终落户光谷

投资105亿元的腾龙大数据中心,2018年落户光谷,这艘大数据的“百亿航母”,将在武汉建设1万个机架的光谷数据中心。

通信国家队及数据大佬的武汉布局,与光谷近年来互联网及数字信息产业的爆发式增长密不可分。

截至去年,光谷“互联网+”企业已超过1800家。

“这些大数据金矿,无异于互联网时代的新石油。”东湖高新区负责人称,如腾龙数据中心就是专门为互联网公司定制的。此外,腾龙数据还将吸引一批主流互联网公司入驻光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