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押金大功效,挑戰自助餐不再浪費

當國人遇上“自助餐”,一番激戰後往往留下大量剩菜,為避免浪費,在經營自助餐的老闆開始向客人收押金。據從業者觀察,99%消費者為了押金會努力把菜吃光,也更懂得品味美食之道。以中國的商務應酬來說,帶客戶去自助餐顯得失禮,傳統的請客吃飯還是會選擇桌菜。但若和閨蜜、朋友相約自助餐,則有一份眾樂樂的“通關遊戲感”,令自助餐餐廳人氣爆棚。

小小的押金大功效,挑戰自助餐不再浪費

國人的“狼性”,在面對自助餐時仍表露無遺。但“狼性”也有心有餘而力不足之時,國人過量取用食材導致浪費情況嚴重,連官方都看不下去,中央文明辦2017年發佈的工作的通知中就鼓勵餐廳收押金。一家自助餐約兩年前在上海設點。上海店店長姚自強回憶,赴上海籌備前,朋友就傳給他一段國人在泰國自助餐的畫面,有人不僅兩手拿盤“鏟蝦”,還一鏟就是6盤,“我當時看了就有心理準備”。不過,由於這家自助餐廳的客單價最高定在200元左右,客人素質普遍不錯。但餐廳在今年7月推出80元下午茶後,雖然成功吸引更大眾化的族群,卻更常見到滿桌剩菜的情況。

小小的押金大功效,挑戰自助餐不再浪費

眼見上海、江蘇、浙江等地同行,都開始對客人祭出押金,姚自強也啟動“試點”,在下午茶時段向每名用餐客人酌收20元押金,策略上路短短兩週就收到成效,99%的人為了拿回押金,都會跟店家“拼了”。姚自強觀察,他們總是習慣把各種菜擺滿桌後才開始夾著吃,此外,很多人擔心一旦把取用食物的夾子放下就再也拿不到,於是拿著夾子整場走。他說,這些行為除了可能導致食物過量取用造成浪費,更嚴重的是會影響衛生。像是海鮮食品不宜久放,應該吃完再夾;生食、熟食也應分盤裝,並用專用的夾子,否則很容易交叉汙染,進而吃壞肚子。

小小的押金大功效,挑戰自助餐不再浪費

姚自強原本擔心收取20元押金“威嚇力”不足,但真正上路後,效果超乎預期。他分析,多數民眾選擇自助餐,心態就是“要給店家好看”,絕不會讓店家有機會“反將一軍”,才令小押金髮揮大作用。近日4名上海老太太到店用餐時,離去後留下滿桌菜,姚自強上前告知,剩菜超過200克因此無法退還押金。對方一開始先是反駁:“哪有?”待店家出示照片後,立刻回頭把菜吃完,還問:“這樣可以嗎?”不過,姚自強也發現,許多國人之所以會習慣用搶的,從業者也有必須檢討的地方。有些餐廳因為怕客人吃,所以補菜速度很慢,卻反而變相為“飢餓行銷”,客人怕吃不到,一看見菜就會開始“掃盤”。

小小的押金大功效,挑戰自助餐不再浪費

“自助餐也是心理作戰,店家越怕客人越要跟你拼。”漸漸地,下午茶客人到店用餐時,不再像以前同樣東西夾一堆,而是每一樣都吃一點,察覺對胃口的,就再吃一點。姚自強認為,“所有的進步都需要時間”,光從自助餐這件事,就可預見有一天國人會出現“質的改變”。

小小的押金大功效,挑戰自助餐不再浪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