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的诞生——引黄入冀补淀工程河南段二标施工纪实

11月16日,天空尤为透彻、高远,鲜艳的红、淡雅的绿、浓重的蓝,将引黄入冀补淀工程沉砂池装点的格外美丽。媒体的长枪短炮、参建职工的殷切瞩目、濮阳村民的热切盼望,随着滚滚黄河水奔涌的豪情,化为了高亢的欢呼、灿烂的笑容、奔走相告的匆忙步履——引黄入冀补淀工程通水了。

这样一幅灵动热闹的动态画卷里,引黄二标的项目经理吴峡民,眼睛中闪着细碎的光,“两年的时光转眼飞逝,我们饱尝酸甜苦辣,却始终坚持不懈,才有了现在的结果……”伴随着感慨眷恋的话语,望向远处的天空,那里是我们奋斗的战场,有着动人的故事。

雄心助力“借水”梦

素有“华北之肾”美名的白洋淀,由于近年来人口增长和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历史上流入白洋淀的漕河、南瀑河、萍河、南拒马河等河流大部分断流,白洋淀水位逐年下降,水域面积大幅缩小,加上水质恶化问题,“肾衰”问题益发突出。

河北用水告急,作为紧靠河北省的河南省濮阳市,用水形势也同样不容乐观。虽然濮阳地跨黄河、海河两大流域,全市有大小河流97条,水资源却极度贫乏。尤其是金堤以北的海河流域,因无客水来源,农业灌溉只能依靠地下水。此外,由于地下水超量开采,金堤以北的地区已形成河南省面积最大的地下水下降漏斗区,水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2015年10月,为了尽快破解冀豫两省用水之困,总投资42.4亿元的引黄入冀补淀工程正式开工。这是中国国务院确定的全国172项重大节水供水水利工程项目之一,是在保障河南、河北沿线部分地区农业用水的前提下为白洋淀实施生态补水的大型水利工程,从诞生那天起,就备受各界关注。2017年4月,横空出世的国家雄安新区战略,则为这项工程赋予了更为宏大的历史使命。

公司三分局承担了引黄入冀补淀工程河南段二标施工任务,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濮阳作为引黄入冀补淀工程的水源地,能否如期按时间节点完成建设任务,对整个工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015年11月16日,三分局引黄工程河南段二标施工项目部成立。开工仪式上,水电十一局方队那一片电建蓝显得生机勃勃,挖掘机、反铲等组成的车队表演震撼人心,极大地展现了电建人的风采,振奋了职工队伍士气。

一群肩负重任,有热情有斗志,肯吃苦懂奉献的职工就此开启了新的征程。熟悉河南河北施工环境、有调水工程施工经验的人员形成了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分局迅速协调各类优势人才、设备等全力支持引黄项目建设。项目筹建期间,为了确保良好的对外合作,同时也给项目职工鼓劲,分局长赵喜云连日往返与业主、监理、项目之间,与职工们吃的第一顿饭就是馒头,还笑称是“任务饭”。这给全体职工传递了一种乐观奋进的良好状态。

柏成燕作为早期进入引黄项目的女职工,对此深有感触。那时候,一个食品厂大院就是项目营地,一个大厂房就是办公场所,没有办公家具,大家想办法从尾工项目调配旧家具;办公室没有隔断,为了不影响各自业务系统的工作,她和同事们就自己用废旧板材搭设。

宗春,引黄二标的测量队长,为了能够及早动工,他顶着凛冽的寒风,扛着铁锹,拿着木桩、自喷漆, 每天徒步10余公里,沿渠进行踏勘选点,布设控制网,进行控制测量。到了12月,渠道原始地形复测,他肩扛GPS, “暴走”57公里,精确记录2000多个横断面。由于渠道穿越濮阳市区,部分区段常年积水,他带领小伙子们,穿着救生衣,利用橡皮艇进行水下原始地形测量,由于淤泥深厚,为准确土方计量,他探索出仿水准模式高程测量。

从上午7:00到晚上22:00,每个人都憋着一股劲,认真梳理手头工作,忙成陀螺却也充实,就是为了迎接一场和时间赛跑的攻坚战。

2015年12月17日,战斗终于打响了。为了抢抓春节前的有效施工时段,三分局项目部克服征迁协调难度大、冬季气温低等不利条件,积极协调施工用地,率先展开金堤河倒虹吸工程施工,标志着公司三分局承担施工的引黄入冀补淀工程河南段二标正式开工,为助力冀豫两省“借水”梦开始发力。

奇迹的诞生——引黄入冀补淀工程河南段二标施工纪实

勇敢担当家国情怀

“2016年是项目部最难的一年,上级下达任务指标1.8亿,征迁问题推动缓慢导致系列工程无法施工,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项目经理吴峡民感慨道。

征地拆迁工作素来是大型水利工程建设绕不开的难事,引黄二标工程推进过程中,则成为了影响工程进度的最强“杀手”。引黄入冀补淀工程沿线全长57.1公里,包括了节制闸、引排水建筑物、桥梁、倒虹吸等各类建筑物127座。途经濮阳市两县两区,共11个乡镇168个村,加上渠道是在老河道基础上进行扩建,一旦动工势必牵扯到沿线上千户村民的房屋、猪圈、地窖、蔬菜大棚、树木、庄稼地、出行路等的征拆协调工作,濮阳市指挥部先后下了六次征迁台账,涉及引黄二标事项48个,市指挥部要求截止2016年11月15日全部做完。对项目部来讲,任务量与工作难度都相当大。

了解到项目征迁协调工作难度大,分局领导郭志强主动请缨,一个工区一个工区了解阻工情况与阻工原因,和项目领导、一线管理人员、测量队员逐一交谈,与业主、监理及市县指挥部有效沟通,经过调研,着手拟定了征拆协调工作推进方案,成立外部协调工作领导小组、专门工作小组、现场工作组,抽调精干力量具体负责征迁协调工作,同时带领外协人员昼夜值班,及时处理各种阻工问题,

贾庆华,引黄项目副经理,既要参与项目日常管理,还要与市指挥部、市各级政府、业主、监理、设计以及当地村干部和村民打交道。工作辛苦程度可想而知,忙起来时常是到晚上半夜,一天工作长达16个小时。两年的时间里,没有回过一次家,父亲生病卧床,他只能悉心叮嘱却无法陪护在旁,扛过内心的酸楚,坚守自己的岗位。

“对宋德奎,我就一个字,服!”项目一名职工边说边竖起大拇指。在十一局三十多年了,一直兢兢业业,没有丝毫懈怠。作为外协办主任,他一直坚守在工地,第一时间安抚阻工人员情绪,主动探访村民家庭,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磨破嘴皮、受冤枉气都是家常便饭。

2016年1月,渠道两侧施工道路需要临时征地,为了快速完成征迁工作,项目部安排测量队配合外协,进行39公里的渠道红线内地表附属物、专项构筑物征迁测量。渠两侧杂草丛生,一不小心腿上就是一道伤,白天外业采集数据,晚上加班内业制图,我们的测量人员淡然平和、勤奋努力,确保引黄征迁指挥部清单的及时下发,也为作业面迅速打开提供了有利条件。

故土难离。当地老百姓难以割舍的乡土情怀让我们动容,项目部真诚与村民交流,了解他们的困难。为了尽量保证村民利益不受损害。与此同时,对照市指挥部下达的征迁台账逐项清理。终于,2017年元宵节之后,征迁工作进入了扫尾阶段。

在国家战略大局面前,引黄二标项目职工敢于担当责任,始终热心推动征地拆迁工作,想法设法克服困难;当地群众深明大义,积极与项目部沟通,奉献土地,服从大局,为项目创造了良好的施工环境。

奇迹的诞生——引黄入冀补淀工程河南段二标施工纪实

艰苦鏖战力保通水

“2016年受征地拆迁等因素影响,实际完成产值与计划有差距,2017年初征迁工作基本扫尾,积压的任务一下子就堆到了今年,今年我们完成了2个亿的活啊!”吴峡民说道。

河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谢伏瞻赴濮阳,视察引黄入冀补淀工程(濮阳段)建设工作,指出落实好质量、安全和环保要求的前提下,在两省共同努力下,早日把项目建成,确保清水送到白洋淀,为造福沿线群众,促进豫冀两省交流合作,助力雄安新区建设做出新贡献。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深入引黄二标施工现场调研,解决重大疑难问题。公司党委书记冯真理十分关注工程进展情况,在工地前线进行指导,为工程建设提出指导性意见。分局长赵喜云将引黄项目列为重点关注项目,几乎每月都要去巡查现场施工情况。副分局长谢子芳牵头,长期蹲守引黄项目,昼夜坚守,带领大家冲击节点目标。

项目部对人、机、材统筹安排、合理配置,严格落实生产计划,以日保周,以周保旬,以旬保月,不断掀起大干热潮。2017年上半年,为响应5月底渠道通水的要求,项目班子率先垂范、驻扎一线;技术骨干投身一线,成立“土方作业突击队”,包段到人、责任到队;项目各职能部门齐心协力提高服务质量,确保大干期间“服务五到位”;各工区24小时紧盯施工现场,确保各项施工资源合理调配;各施工作业队争分夺秒,加大资源投入,紧抢作业面。同时,项目建立奖惩机制,每日对作业队完成情况进行排名,每月对职工表现进行考核评比,充分调动职工和队伍的积极性,形成“比学赶帮超”的局面。

2017年下半年,项目部发起了二次冲锋。此时正值每年的秋收、秋种季节,现场作业人员流失严重,砂、石、水泥等原材料价格上涨,混凝土供应紧张且价格一涨再涨。此外,由于施工是在老渠道基础上改建,城区段扩挖、班家小镇六座桥变更方案迟迟定不下来,等定下来距离通水目标已经仅仅只有一个多月时间了。项目部通过每周一次的周计划会、每周两次的晨会,针对施工进度实际定措施、抓落实,进一步充实现场管理人员,加大外部协调和服务施工生产的力度,同时要求具备条件的作业队合理安排,避开白天混凝土供应高峰期,白天做好修坡支护等准备工作,夜间进行浇筑施工。

对开工较晚的桥梁、口门及渠坡衬砌等施工作业段安排专人盯守,确保昼夜不间断施工,加班加点抢进度。

所有参建人员目标统一、思想统一,项目党员佩戴党徽,亮明身份,积极发挥先锋带头作用;项目团员佩戴团徽,组建突击队,积极发挥青年骨干作用。职工们戏称自己是“猫头鹰”,因为每天晚上19点开始到第二天凌晨6点,都可以看到各个施工面上忙的热火朝天的身影。

务实求“变” 降本增效

金堤河倒虹吸工程为引黄入冀补淀工程最大单体建筑, 2015年11月进场后,通过方案比选,专家咨询,确定倒虹吸施工优化为一次导流,即两条河流实现立体交叉,施工过程中克服了粉细砂层地层结构不均匀性地基液化处理技术难题,并且2016年汛前完成主体结构,工期提前6个月。

按招标文件要求,清丰渠两侧坡面要用浆砌石护砌,市场价测算结果显示,仅浆砌石护砌一项可能导致亏损,项目部经过讨论,及时与业主、设计沟通,并且在得到地方政府支持的情况下,将浆砌石护坡优化为预制块护坡,不但提升了渠道护砌美观程度,解决了扬尘治理条件下石料开采困难等问题,更使得项目部减少了亏损。

考虑渠道右侧沥青混凝土道路合同单价低,为了降低经营风险,项目部及时与业主沟通,赢得市指挥部信任与帮助,将渠道右侧5km的道路,以原有合同单价纳入到地方政府修筑观光大道的任务当中,避免了可能形成的亏损。

引黄项目跨渠建筑物桥梁共有76座,多为乡村跨渠主要通道,桥梁梁板共有1100余片,为公司所属项目部桥梁建设之最,需在7个月内全部预制完成。不但施工任务重,施工过程更是面临桥梁形式变化反复、城市水系建设对部分桥梁修建与否存在影响问题等。为此,项目部成立以职工创新工作室为载体,青年职工巩华威牵头的专项课题研究小组。巩华威是项目总工,今年刚满29岁,最喜欢的事情就做自己心爱的技术研究,考虑到项目桥梁施工面临的难点问题,他带领开展大规模空心梁板快速化预制技术研究,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优化施工方案,合理规划梁场布局,实现生产线流水作业,能够大规模快速预制空心板,满足了桥梁施工施工工期、强度和外观要求,也间接减少了施工成本。2017年10月24日,最后一座桥梁梁板准确吊放至桥梁之上,引黄桥梁施工平安顺利完成。

引黄二标全长57.1公里,土方开挖回填近375万方,2015年11月进场,因用地移交滞后等因素影响,截止2016年底仅完成58万方。2017年春节后土方作业正式开始,项目部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认清形势,采取有效措施,打好扬尘治理攻坚战,截止2017年5月底,累计完成土方开挖回填340万方,单日最大土方作业7万方,未发生一件扬尘污染事件。项目部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原则,考虑施工的4座闸站未设置栏杆防护,立刻主动与设计沟通,增添了周边防护措施。

“项目安全管控到位,我们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得到保证,工作起来更有劲啦!”这是一位现场人员发自心底地想法。

忙碌的生活并不总是疲惫,引黄二标的职工们乐观奋进、怡然自得。项目部驻地捣鼓出了一个菜园子,出门“拼车”、“私车公用”,为的是降低车辆使用费用;随手关灯关水、关闭办公设备电源、纸张双面利用等更是成为大家的习惯;争创“岗位明星”,职工营造学习、互助、沟通以及展示个人能力和魅力的平台;设置“金点子”意见箱,一起为项目施工管理与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每月召开经济活动分析会,由经营合同部牵头,从物资原材采购进场、核销、办公管理费支出,逐一细化,分析月度盈亏,找出亏损点,采取措施及时纠偏。

奇迹的诞生——引黄入冀补淀工程河南段二标施工纪实

清流北去 惠泽燕赵

回想两年的时光,吴峡民恍然,“一路向前,陪在我身边的同事、朋友们,付出了多大的心力啊!”每个人的脸上充斥着喜悦,这是多少个日夜奋战的结果,来不及顾及病重的父母,来不及顾及亲密的爱人,来不及顾及青春的躁动,来不及顾及身体的疲累,就是为了这一刻。

感激贾庆华,兢兢业业,一心为公。2016年8月份以来,受扬尘污染治理的影响,许多砂石料厂家停工整顿,停止供应原材料,砂石料运费也在急速涨价。贾庆华一马当先,依靠多年的工作经验,与引黄一标项目部积极沟通,求得支援,同时与供货商多次交流,砂石料最终从原来的一百多元一吨降低至七十多元一吨,为项目节省了近十万元的成本。

感激朱江旭,勤勤恳恳,不畏劳苦。“朱工,浇混凝土了!”凌晨三点钟,大家睡得正香的时刻,只见他忽地一下就从床上坐了起来。作业队伍只要是一说干活,无论什么时刻都必须起来盯现场,这种半夜起来干活的场景无时无刻出现着。

感激孙力野,勇敢坚强,活力满满。测量工作专业性强,也很辛苦。有一次去工地作业,需要在工地上撒灰线,要在深草与树林中穿行五六公里,夏季的草丛与树林中蚊虫很多,他却很乐观的说:“灰尘、蚊子挡不住我们前进的步伐”。

滚滚黄河水经新开挖的南胡干渠入第三濮清南干渠至清丰县苏堤村,穿卫河倒虹吸入河北省邯郸市东风干渠,然后一路向北奔向雄安新区。无论对于河北省还是河南省濮阳市,经过沉沙过滤后源源不断向北输送的这一渠清水,既是改善沿线各市县和白洋淀、雄安新区生态环境的生态之水、补源之水,又是助力沿线6市22县农业灌溉、发展多种经济的富民之水。

中央电视台、河南、河北等地方电视台媒体竞相报道。河北天和监理有限公司引黄入冀补淀工程河南段施工二标监理部发来的贺信中提到,自开工建设以来,项目部以强质量、重履约、促进度为基础,精细化管理,加大外围协调力度,大干快上抢抓进度,顺利向雄安新区送水的大目标,充分诠释了水电十一局“自强不息、勇于超越”的企业精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