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爲追星女孩兒,爲啥流量粉的地位就這麼慘

儘管人人平等,但在追星界是存在鄙視地位的,以前鄙視鏈是歐美圈的看不起日韓圈的,日韓圈的看不起國產圈的。現在這條鄙視鏈不甚明晰,但流量粉的地位無疑是飯圈最低的。

要麼被路人嘲笑愛豆沒實力,要麼被商家當韭菜割。

之前微博上有人討論“代言人”、“品牌大使”、“品牌摯友”、”品牌推廣“的區別,有網友機智地總結道:代言人是我們品牌覺得你偶像很不錯;品牌大使是我們品牌覺得你粉絲很不錯;品牌摯友是我們品牌把你們粉絲變得不錯;品牌推廣是你粉絲快花錢。

這種區分方式讓各個圈子的粉絲拍手叫絕。

於是有了下面這個吐槽。

同為追星女孩兒,為啥流量粉的地位就這麼慘

這三家品牌真的是誰火找誰,一時間沒法給你代言人的名號,也會另行創造一個名號給你,什麼品牌體驗官啊、品牌嚐鮮官啊啥的,統統按你頭上,目的就一個,粉絲快來給我花錢。

同為追星女孩兒,為啥流量粉的地位就這麼慘

或者直接找幾個具有競爭關係的偶像同時為同一款產品代言,明晃晃地發起銷量battle,追星女孩面對這種直接的圈錢姿態又有啥辦法呢,只有掏錢任宰啊。

這方面做得最過分的莫過於IDO香水了,明明是一個一般的香水,定價520塊,找了9%男團代言,給每位少年都開設了購買鏈接,銷量不高的,還給你愛豆貼哭臉。追星女孩們花了錢還要被嘲笑,這種虧誰願意吃。儘管IDO香水最後道歉了,但以後誰還願意繼續上當呢?

同為追星女孩兒,為啥流量粉的地位就這麼慘

之前鬧上熱搜的施華蔻也是這樣,一邊讓粉絲花錢,一邊暗搓搓diss人家的偶像長得醜,還諷刺粉絲購買力不行。現在哪還是顧客是上帝的時代啊,明明是商家是上帝,一聲令下粉絲就要勒褲腰帶,但凡送錢送慢了就要被嘲”你愛豆不行啊!都糊了啊!“

時尚雜誌也好不到哪兒去,新媒體興起,紙媒式微,雜誌社為了賣雜誌也是吃相難看得不行。

就拿最近的《嘉人》來說吧,它11月的封面是易烊千璽,雜誌社開預售鏈接時用的竟然是空白的,粉絲們想著易烊千璽嘛,雜誌肯定好看,直接買吧。結果點進去一看,平時定價20的雜誌加了海報筒價錢就變成了58,相應地郵費也變高了,買一本雜誌要花70+。

同為追星女孩兒,為啥流量粉的地位就這麼慘

以點評和收藏雜誌為愛好的時尚博主都看不下去了。

同為追星女孩兒,為啥流量粉的地位就這麼慘

粉絲吐槽歸吐槽,買還是會買的,於是兩萬多本雜誌兩分鐘就買完了,結果呢,人家雜誌社看你購買力強又給你加量了,而且還是沒有封面,只是一個剪影。

同為追星女孩兒,為啥流量粉的地位就這麼慘

雜誌的價錢就不說了,你郵費還那麼貴,易烊千璽的站子光郵費就花了一千多,早知道還不如租輛車自己去印刷廠拉呢。

同為追星女孩兒,為啥流量粉的地位就這麼慘

兩次銷售,銷量超過了4萬,不加郵費銷售額也達到了250萬,雜誌方這一波猛賺。

同為追星女孩兒,為啥流量粉的地位就這麼慘

但雜誌方在做總結時卻不說清楚,粉絲們家裡又沒礦,花飯錢草銷量不就是為了給愛豆好看的數據嗎,結果對方連具體的銷量都不講清楚。

同為追星女孩兒,為啥流量粉的地位就這麼慘

粉絲們肯定不滿意啊,這樣的吐槽比比皆是。

同為追星女孩兒,為啥流量粉的地位就這麼慘

追星女孩只是追起星來瘋狂,但又不是真的瘋,大家智商都是在線的,那些用心策劃捨得砸錢宣傳鋪硬廣的品牌商,大家心甘情願叫“爸爸”,你啥都不做恨不得直接去搶錢,這次人家不計較,以後就不一定了。

希望以後所有的品牌商都能端正態度彼此尊重,那時就算你不說,粉絲也會上趕著給你送錢還求你一定得收下,以後還會繼續給你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