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身高隨爸爸,還是隨媽媽?打賭你們都猜錯了

孩子身高随爸爸,还是随妈妈?打赌你们都猜错了

孩子身高随爸爸,还是随妈妈?打赌你们都猜错了

今日天氣

南寧 陰

17℃~21℃

你知道中國男女的平均身高各是多少嗎?

衛計委數據顯示,2012 年,我國成年男性平均身高為 167.1cm,成年女性的平均身高為 155.8cm。

比一比,你有沒有拖後腿啊?

說到身高,你一定有過這樣的疑惑:

孩子身高究竟隨誰?成年後還能再長高嗎?父母矮孩子就一定矮嗎?

今天,我們就來解答關於身高的各種疑惑!

孩子身高究竟隨誰?

隨……隨機。

根據目前的一些研究,父母對子女身高的遺傳影響是相當的。

所以,爹矬矬一個,娘矬矬一窩,母親們表示不背這個鍋。

關於身高,不少人還會有這樣的困惑:

問:父母都高,孩子一定不會矮?

答:不一定,孩子高個的可能性大,但不絕對。

不然照這「高高得高」的理論,從有人類那天起到現在,就應該有不少參天巨人了。

問:父母都矮,孩子是不是長不高?

答:也不一定,潘長江老師不還有一米六二的女兒嘛……

遺傳對身高的影響有多大?

答案是:70%

父母共同決定了孩子約 70% 的身高。

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遺傳確實對身高的影響非常大,而且與後代身高相關的基因非常多。

網上各種根據父母身高來計算子女身高的預測公式,比如:

男孩身高(釐米)=(父身高 + 母身高 + 13)/ 2

女孩身高(釐米)=(父身高 + 母身高 - 13)/ 2

又或者……

男孩身高(釐米)=(父親身高 + 母親身高)× 1.08 / 2

女孩身高(釐米)=(父親身高 + 0.923 × 母親身高)/ 2

這些公式是根據不同地區、不同人群的統計學研究處理後得出來的。

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完全符合這些身高預測公式。

而且這些公式忽略了遺傳以外的因素對孩子身高的影響,只適合做一個很粗糙的預測。

身高七分天註定,三分靠打拼

如果想要長得高,但先天沒有什麼遺傳優勢,那飲食、睡眠、運動、心理就是要重點打拼的後天因素了。

關鍵一:飲食

在保證鈣攝入的情況下,也要注意其它營養的均衡,避免營養「偏科」。

尤其不要吃亂七八糟的各種保健品和補品。

有些補品、保健品裡可能會有促進發育的成分,也許能讓孩子在短期內看起來長得更快了,但很可能會導致提前發育、骨骺提前閉合。

這樣無異於拔苗助長,導致身高不如其他孩子、甚至長不到原本有潛能達到的身高。

關鍵二:睡眠

睡眠不足,會影響生長激素的分泌。

生長激素大部分是在入睡後分泌的,一般在入睡後 1~2 小時左右達到高峰,分泌量是白天的 3 倍左右。

孩子身高随爸爸,还是随妈妈?打赌你们都猜错了

一般來說,新生兒每天要睡 14~20 小時,1~3 歲為 12~14 小時,4~6 歲需要 11~12 小時。

關鍵三:運動

合理的運動鍛鍊可以刺激生長激素的分泌,促進骨骼的形成、發育,骨骼長度增加,同時也能增加食慾、改善睡眠,從而讓遺傳潛力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

世界衛生組織認為:5~17 歲的兒童青少年每天要累計 1 小時中到高強度的身體活動,每週至少要 3 次。

孩子身高随爸爸,还是随妈妈?打赌你们都猜错了

並推薦快走、慢跑、跳繩、游泳等有氧運動,可以長時間、不間斷、有節奏地擠壓刺激骨骼,幫助長個兒。

學習 45 分鐘或 1 小時起來運動 10 分鐘,很容易就能達到上面的要求。

關鍵四:心理

一些研究還發現,情緒或心理障礙同樣也能影響身高。

如果從小生長在缺乏家庭溫暖的環境中,得不到充分的關愛,那麼身高通常比同年齡兒童矮小,國外稱為“情感遮斷性身材過矮症”。

而一旦這些負面的心理因素解除,大部分孩子是能夠恢復正常的長個速度的。

成年後還能長高嗎?

長高有兩個關鍵時期。

一天一個樣的嬰幼兒期,是長高的第一個關鍵時期;

終點前的衝刺的青春期,是長高的第二個關鍵時期。

至於成年後是否還能長高……

不是有“二十三,躥一躥”的說法嗎?

提出這一說法的那代人,由於物質匱乏、營養不良確實有可能發生,但對於現在吃喝不愁的孩子們來說比較少,可千萬別因為這一句話而誤了終身。

大朋友們,夢想還是要有的,沒有人能讓你放棄夢想……因為,你自己試試就放棄了。

歡迎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