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051型驅逐艦的蘇聯親戚——56型「科特林」級驅逐艦


56型“科特林”級驅逐艦是蘇聯海軍最後一級、也是建造數量最多的一級傳統驅逐艦。此級有日丹諾夫造船廠、61公社社員造船廠和共青城造船廠共同建造。

建成的總共31艘56型中,包括6艘基型、12艘反潛型、1艘試驗防空型、8艘防空型和4艘反艦型。本圖集為基型艦。

56型基型艦採用高舷平甲板艦型,艦首尖瘦,水線以上的艦首甲板向上躍升幅度較大且向兩舷有明顯的外飄,艦橋後的主甲板趨於平緩。

甲板之上的上層建築分為三段,艦舯部有兩座向後傾斜的圓形煙囪和兩架瘦高的前緣傾斜的三角桁格桅。

1957年,在多方的努力下,中國獲得了部分56型(科特林級)驅逐艦技術設計圖紙資料。與此同時,海軍還成立了研究機構,開始驅逐艦研製方案的探討工作。

中蘇關係破裂後,蘇聯開始撤走專家。部分科特林級驅逐艦的技術圖紙已經轉給了中國方面。60年代後期中國開始設計051型驅逐艦時,這些技術資料成為了惟一的和最寶貴的借鑑。

中國利用蘇聯轉讓的56型技術設計艦體為基礎,加裝導彈發射裝置,總佈置作適當修改。這就是後來的051型驅逐艦。

標準排水量2667噸,滿載排水量3230噸;艦長126.1米,艦寬12.7米,吃水4.2米;4臺KV-76蒸汽鍋爐和兩臺TV-8型汽輪機;最高航速38節,續航力3860海里/14.7節;編制284人。

2座雙聯裝SM-2-1型130毫米艦炮,4座四聯裝SM-20-ZIF型45毫米防空速射炮;2座五聯裝PTA-53-56型533毫米魚雷發射管;3座BMB-2型深水炸彈投擲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