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思」龙头企业的崛起对于水果行业究竟有多重要?

万果风云会作为果业专业平台,一直在陪着行业前进,无论水果产业今年是起是沉,我们作为参与者与见证者一直都十分警醒。多年来,人的来来往往,企业的起起伏伏,我们一直都在观察,未来这个行业到底应该想哪个方向进发?

万果风云会的创始人朱勇立今天则带来了他的理解。

「深思」龙头企业的崛起对于水果行业究竟有多重要?

我2013年进入水果行业,2014年有幸在一些场合做一些演讲,那时候最热的是电商,2015年微商开始流行,所以谈了很多关于微商的话题,2016年,我开始讲产业。

国家对农业的重视度非常高,提出产业升级,很多是对于农业的,可是我跑遍了批发市场和区域大连锁,甚至每年带着很多老板去国外考察,看了这么多解决方案。

究竟什么是产业升级?

一句话,就是企业升级!

只有各地涌现出来龙头企业,这个行业才有可能迎来真正的机会,而龙头企业的掌门人,就是龙头企业家。

大家除了知道百果园的老总,其他的非常少。但是其他的行业有很多企业家为人所熟知。

企业家掌握龙头企业,而龙头企业助推和引领产业升级和发展。精准扶贫其实是一个伪命题,要扶就扶龙头企业,所以我经常讲产业龙头如何崛起的问题。

产业现状,大家听了挺多的,我只说一句话,相信大家很有感触,“行业都不挣钱,钱去哪儿了?”

因为产业在无序中,缺乏产业协同,过多的消耗了,所以整个行业大背景是不赚钱的。

果业现状:产能过剩,品种单一,僧多肉少。

在今年,4月7号,很多苹果欠收了,有人问我今年是不是苹果的行情好了?

我说总体不乐观,第一,受灾前一年的苹果产量,够全世界人民吃两年,受灾后少了一半,这意味着苹果还够全世界人民吃一年,所以还是严重的产能过剩。

第二,这两年,榴莲,车厘子等产品越来越多之后,和苹果竞争的已经不是苹果,可能是山竹或者车厘子,所以市场留给普通苹果份额并不多。

我自己有一个感触,全国各地水果连锁店,大中连锁可能日子好过一点,中小型一点的日子不好过。

根本原因和经济大环境有一定的关系,因为大家知道,这两年通货膨胀,房子都在涨,年轻人快租不起房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在萎缩,所以原来的水果行业是10个人分100块钱蛋糕,一个人可以分10块钱,现在是100个人分80块钱的蛋糕。

里面很重要的原因是水果行业门槛低,进入行业很容易,但是想做好非常难,所以我的感受是,僧多粥少,可以玩起来的产品非常少。

在水果行业这么多年,一直有一个坏现象,产地属于伸着脖子被收割的对象。这两年,有一个可喜的变化,越来越多做房地产的,做钢铁的老板,投了很多钱农业,种水果。

于是在海南,广西的企业花非常高的成本和代价做农业种植,做品控,可是绝大多数企业日子过得很惨,为什么?

第一,产品很难实现全面销售。

第二,产品总量有限。

第三,不能实现全年销售,因为总量有限。

所以没有办法养活营销团队,没有办法实现品牌的全面曝光,并且很难实现品牌溢价,在这样的情况下,花得比农民多的成本,但是盈利跟农民的一样,还不论受到水涝和干旱影响产量。

产品企业过得真的很苦,所以我代表来自产地的,发一下大家的心声,真正埋头做产地真的很不容易,特别是做规范,一定要花出比别人更多的投入和成本,比别人更多的心血,可是如何才能有机会能够让自己生产正循环,而不是亏钱?

答案就是产地型龙头企业!

过去20年出现很多水果的龙头企业,但是“龙头”需要打引号,因为过去很多年,这些龙头企业和市场脱节,营销团队没有,天灾人祸或者病害,产品出了问题。所以做种植的企业风险太高了!

如何合理避险?

靠自己不行,靠企业家不行,靠老板也不行!天灾人祸,品种研发投入要钱,冷库要钱,在这样的情况下,最好的方式就是混合所有制,所以真正的龙头企业,是混合所有制的龙头企业!

在2015年6月份,我当时去贵阳呆了两天时间,我说中国人不太容易团结,因为谁都想当老大。

但是如果从产地开始,能够在政府的引导之下,把产地的优质资源尽可能相对集中,才有可能形成一个具有市场抗风险性,市场主动调节性的龙头企业,进而形成优质产地资源,那时候是经销商蜂拥而来了时候。

当时谈完了,很多人不理解,但是2015年底,贵阳的书记找到我,说他们开始尝试了政府出面,控股当地已有的公司,把地方果业收编,并招揽业内知名包装、设备公司入股这家企业!走过一些弯路,最终这家公司坚持下来,并且做的很成功,那就是贵州顶好果业。

2017年国产猕猴桃都赔钱,但是顶好的“7不够”实现了非常好的营销业绩,品牌知名度,无论是批发端还是零售端,都已经渗透进去。

所以这个龙头企业要干什么?

作为一个地方政府扶持起来的龙头企业,它需要做种植规范,互联网装备投入,管控源头种植的规范,包括施肥,采摘,农民培训,新品种研发,新加工。

我相信接下来顶好会越走越好。因为它的顶层设计,具有极强抗风险性和市场性,让它在过去的两年多的时间里渡过难关,支撑它走到今天。所以我认为,顶好果业可以称的上中国果业的龙头企业!

什么是龙头企业?

代表性,使命感,规模性,高度市场化。

使命感,企业家的个人魅力和社会责任是最高的,所以齐峰的老总非常具有个人魅力。

规模性,可能你只是自己种一万亩地,但是要能精准控制上万亩地资源的产品。需要真正的沉下心,跑遍大江南北,和经销商打交道,从源头架构自己的经销商体系,拥有一定的产品分销规模,才有真正成为产业型龙头企业。

高度市场化,广西曾经有一家龙头企业,但是这两年很艰难,资金流又断了,因为以前靠政府,没有象样的营销团队和品牌意识,所以今天只能承受这样的后果。

这个行业,无论是国家层面、协会层面,还是地方层面,的没有形成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平台或者第三方机构,能够真正的去重新规划顶层设计和规范这个产业从上游到下游的相关标准。

我们很多专家发布的都是产品的很多标准,但是有人知道吗?有人执行吗?市场认可吗?

所以标准只是一个口头,没有落地,这是目前农产品的悲哀和现状。

这个行业可能需要这样一个机构和平台脱颖而出,帮助全商业把上中下游串联起来,然后推符合产业发展需求所有产业标准和规范,从种植到采后,到流通。

总的来讲,水果行业还是一个充满朝气的行业,至少我看来,未来的5-10年,真正用心做自己的企业家,通过不断的资源整合和学习提高,还是有机会实现自己的初心。

2018年11月21-23日,我们的第11届亚洲果蔬博览会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办,希望各位关注我们的活动,也可以跟着我们出国游学,真正的沉下心伴随行业共同成长,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