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是什么榨干了我们的时间?

1

每次拿出手机告诉自己这是最后一条,最后一条······可当看到最后一条时,已是凌晨一二点了。

所以,是什么榨干了我们的时间?

我们吐槽头条抖音有毒的同时,却还是乐此不疲地在那默默地刷刷刷~

为什么明明知道刷头条抖音浪费时间,可还是忍不住呢?不光国内如此,国外也一样。只是他们都在刷FacebookYouTubeInstagram

所以,是什么榨干了我们的时间?

其实让你上瘾的原因很简单,这些科技公司在千方百计地搜刮你的注意力。

在那本著名的 Elon Musk 传记《硅谷钢铁侠:埃隆·马斯克的冒险人生》中,有段话让人印象非常深刻:

“硅谷的目标,从曾经的承担巨大风险来发动新产业革命,变成了设计易上手应用、娱乐用户然后卖广告安全赚钱。一位早期Facebook员工说:这一代中最智慧的那群人,每天思考的都是,怎么让用户点击广告。”

现在,最成功的科技公司当属谷歌、苹果和Facebook,而这些公司给出极高的薪水待遇、极优厚的福利和舒适的工作环境,来招揽全球最顶尖的人才,甚至挖空了华尔街。

而大批人才们进入公司,主要的任务就是“如何想办法留住并增加用户,和让用户在产品上花更多时间”。

所以,是什么榨干了我们的时间?

用户和用户的时间,就像是科技公司圈养的大批羊驼,可以一茬茬地薅羊驼毛。然而贵比黄金的羊驼毛都会不断再生,用户的时间却一去不返。


2

再以抖音为例,来说下用户是如何慢慢地上瘾。

所以,是什么榨干了我们的时间?


要说清楚为什么刷抖音会上瘾,首先,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上瘾机制”。

上瘾机制,即触发—行动—多变的筹赏—投入—再触发

触发

触发分为外部因素引起的外部触发和解决用户自身需求的内部触发。

抖音的名字和图标设计在视觉上就给人以“抖”的感觉,从外部触发用户,吸引用户使用。

然后,抖音针对目标用户(95后、00后群体)渴望展现自我,张扬个性的情绪需求,生产和传播的内容从内部触发用户,促使用户使用抖音。

行动

触发之后,还需要让用户有理由和能力完成行动。

抖音针对95后群体追求节奏感、狂拽、酷炫、新潮的心理,给予用户极大的发挥空间,并且录制使用起来方便上手。

用户在操作流畅的基础上,可以结合音乐MV以及自己的理解进行二次创作,然后发布在抖音上面。

多变的筹赏

筹赏通常分为猎物筹赏、自我筹赏和社交筹赏。

猎物筹赏:只要手指对着屏幕上划,就能获得随刷随有的新内容,满足用户想要不断获取新内容的好奇心。

自我筹赏:看到新奇好玩的视频,用户会想要挑战。而当用户挑战成功后,用户会获得满足感。

社交筹赏:用户发布作品表达自己后,渴望获得其他用户的点赞和评论,可以与他人进行良好的互动,这些都会形成用户粘性。

投入

用户在抖音上面拍摄,剪辑,上传,转发,评价视频,投入了很多时间和精力。

抖音在收集用户的数据之后,运用个性化推荐的技术(背后今日头条的支持),针对性的推送用户喜欢的内容,进一步触发用户,进而进入下一个循环。因此,用户就上瘾了。

其实,刷抖音会上瘾,打王者亦会上瘾,都是因为背后的人性,这些产品都是会及时的给予我们反馈,促使我们一次次的看下一个视频,打下一局游戏。随着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增多,我们就会陷在这个圈里面,形成使用习惯,亦称上瘾。

了解了“上瘾机制”,如果你还是不明白的话,接着往下看。

所以,是什么榨干了我们的时间?

在著名学者普林斯顿心理学博士亚当 · 阿尔特(Adam Alter)关于行为上瘾的著作《欲罢不能:刷屏时代如何摆脱行为上瘾》一书中,他列举了六项行为上瘾的构成要素,分别是:

  • 诱人的目标
  • 无法抵挡且无法预知的积极反馈
  • 渐进改善的感觉
  • 越来越困难的任务
  • 需要解决却暂未解决的紧张感
  • 强大的社会联系

抖音作为正被流量主、广告主追逐占坑的产品,已经满足了上面的这些要素,正在给用户带来不同程度、无法摆脱的奖赏和刺激,让一些人“行为上瘾”。

不可预测的内容、自动循环播放、超短的15秒等等,让你根本停不下来。


3

在这个娱乐至死的时代,获得短期的快感太容易了。

我们十几秒可以刷完一个短视频,二十分钟可以打完一局游戏,一小时可以看完一集剧。

所以,是什么榨干了我们的时间?

相比之下,学习、健身、提升工作技能,这些都需要漫长的反馈周期。你需要投入很多时间、精力才能看到回报,远不如刷小视频、打游戏来得有意思。

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说:“毁掉我们的不是我们所憎恨的东西,而恰恰是我们所热爱的东西。”

所以,是什么榨干了我们的时间?

所以,当我们刷抖音停下不来的时候,应该给自己敲敲警钟。可以适当地放松,但是不能沉溺于其中。

时间太宝贵了,那么你的时间被压榨了吗?写作不易,欢迎留言评论收藏转发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