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人还爱吃水果的-桔小实蝇

又到了一年一度飞实蝇的季节,那么实蝇是啥?顾名思义,都叫了蝇了,肯定像苍蝇。实蝇是双翅目无瓣类实蝇科(Tephritidae) 的通称,此科昆虫尤其喜欢吃水果蔬菜,所以英文名也叫fruit flies(也被认为是果蝇中的一类),而中文名取了果实的实字。

比人还爱吃水果的-桔小实蝇

实蝇体中小形,头部圆球形,中胸发达,翅具花斑,是植食性昆虫,幼虫均为潜食性,危害植物各部,从根、茎、叶、花乃至果实,许多种类为作物害虫,其中为害果实的种类尤为重要,诸如地中海实蝇、苹果实蝇、樱桃实蝇都是举世闻名的,这些种类均属世界检疫对象。而目前在中国为害柑橘、梨、瓜等果蔬最厉害的实蝇估计桔小实蝇称第二,就没有敢称第一的了。

比人还爱吃水果的-桔小实蝇

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是危害水果和蔬菜的危险性实蝇,可以危害柑桔、香蕉、番石榴、芒果、杨桃、沙田柚等250种水果,成虫产卵于寄主果实,幼虫在果实中取食果肉并发育成长,幼虫成熟后从果实中外出并入土化蛹,成虫在土壤中羽化外出。作物果实受桔小实蝇幼虫的危害后,可造成落果或使果实失去经济价值,该虫严重发生的地区可造成作物绝收,或达80%以上的作物产量损失。

比人还爱吃水果的-桔小实蝇

桔小实蝇一般成虫体长7~8毫米,翅透明,翅脉黄褐色,有三角形翅痣。全体深黑色和黄色相间。胸部背面大部分黑色,但黄色的“U”字形斑纹十分明显。腹部黄色,第1、2节背面各有一条黑色横带,从第3节开始中央有一条黑色的纵带直抵腹端,构成一个明显的“T”字形斑纹。

我国本没有桔小实蝇,桔小实蝇于1912年首次在我国台湾地区台北郊区的一柑桔园内发现。太平洋地区的桔小实蝇集中发现于1930-1940年代及1990年代。在我国,桔小实蝇自1912年在台湾地区发现后,到1934年才在海南岛发现其为害,此后直到1950年代都没有其发生为害的记录。1950年以后,华南、西南等地相继发现桔小实蝇为害。至1970年代,桔小实蝇先后在广东、云南、贵州和广西发生,呈块状分布。进入1980年代以后,桔小实蝇种群数量迅速增长在局部地区大量发生,在华南地区由原来的零星发生到相继连接成片。1990年代,桔小实蝇的危害区域急剧扩大,原来相对分散的发生区连接成片,呈现区域性连续分布,并逐渐向北扩张,分布范围覆盖北纬260度以南的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 21世纪以来,桔小实蝇继续向北推移,相继发现于湖北、浙江、上海、江苏及重庆等地。

比人还爱吃水果的-桔小实蝇

但我们却不知道中国最具危险性的20种外来入侵物种之一的桔小实蝇究竟起源于哪里?又是怎样传入国内?

得益于分子方法的发展,直到最近我们才通过分子遗传学方法推断,桔小实蝇应起源于台湾,从我国东南沿海进入我国,还有一部分传播到东南亚再进入我国。而且由于不同来源地的多重入侵,桔小实蝇在我国的扩张从未有过瓶颈期。

比人还爱吃水果的-桔小实蝇

有人可能会说,传都传到国内了,来研究是从哪来有何意义?外来入侵物种入侵历史的重构有助于制定合理的检疫措施、阻截及防控方案。外来入侵物种在其起源地是完整的生物链中的一环,明确其起源地是引入捕食性或寄生性天敌控制入侵种群的基础。确定入侵种的来源地可有针对性的实施产地检疫,从源头上切断入侵种的传播。复现扩散路径可对入侵种的扩散采取分段阻截的措施,防止入侵种向新的区域蔓延。入侵种群遗传信息的获得可为制定合理的防控方案提供遗传学上的指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