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人,你知道關中八景是哪八景嗎?

小的時候總是聽到大人們說關中八景,隱隱約約有一些支離破碎的記憶,但是仔細想起來卻發現說不出來幾個。有詩云:

華嶽仙掌望崤涵,雁塔晨鐘響城南。

驪山晚照披秦地,曲江流飲繞長安。

灞柳風雪三春暖,太白積雪六月寒。

草堂煙霧緊相連,咸陽古渡幾千年。

今天就讓我們跟著這首詩來說說關中八景吧。

西安人,你知道關中八景是哪八景嗎?

關中八景之一華嶽仙掌

1.華嶽仙掌

沖天五指繞雲霾,確是沉香利斧開。

攬月無須登絕頂,摘星莫若上棋臺。

昌黎涕淚誰人笑,李耳扶犁何物栽?

世事紜紜渾作夢,不聞俠客舞刀來。

"自古華山一條路"。華山以它的奇瑰壯觀與神奇傳說,成為"關中八景"之首。西嶽華山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位於西安東120公里的華陰市南。北瀕黃河、南依秦嶺,奇峰突兀、巍峨壯麗,以"險、奇、 峻、絕、幽"而名冠天下。旅遊區內著名的景觀點有玉泉院、青柯坪、迴心石、千尺幢、百尺峽、老君犁溝、長空棧道和東、西、南、北 峰。東峰觀日出已成為旅遊者所喜愛的觀光遊覽活動。華山西嶽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規模宏大,文物眾多。

西安人,你知道關中八景是哪八景嗎?

關中八景之一雁塔晨鐘

2.雁塔晨鐘

萬鈞生鐵鑄奇鍾,朝送吉祥到禁宮。

瓦綠承恩違帝制,箋黃隨雁報家翁。

老槐不憶繁華事,新殿曾經世紀風。

六度劫波嘆離合,何言佛祖有神工!

這裡的雁塔指的是西安市城南薦福寺內的小雁塔。塔旁保存著一口金明昌三年(公元1192年)鑄的2萬多斤重的大鐵鐘。過去,每天清晨都要按節律敲擊大鐵鐘,向人們報曉。清脆而洪亮的鐘聲,遠震古城內外。小雁塔是唐代著名佛教寺院薦福寺的佛塔。薦福寺建於唐睿宗文明元年,是唐高宗李治死後百日,宗室皇族為他"獻福"而建造的。小雁塔建於唐景龍年間,15級,是密簷式磚構建築,塔形秀麗,是我國唐代精美的建築藝術遺產。小雁塔內有一口金代鑄成的大鐵鐘,鐘聲清脆悅耳,10公里之外都聽得清楚,人稱"神鍾"。鍾高4.5米,重10噸,上面刻有"皇帝萬歲,臣佐千秋,國泰民安,法輪長轉"16字吉祥語。據說如果有人思念遠方的親人,只要把親人的名字和去處寫在一張黃箋上,鐘聲就會把思念之情傳到千里之外的親人耳中.因此"雁塔晨鐘"被譽為關中八景之一。

西安人,你知道關中八景是哪八景嗎?

關中八景之一驪山晚照

3.驪山晚照

奮蹄驪駿躍蒼穹,故事新情入眼中。

一笑褒妃留舊罵,千金石父立新功。

泉清難洗白綾恨,殿冷猶遺笑靨紅。

錦鯉可知興廢苦?依然咬尾戲荷東。

驪山位於陝西臨潼區城南地區,西距西安市25公里。是秦嶺東端的一個支脈,海拔800米,東西長約5公里,南北寬約3公里,系秦嶺山脈一個支峰,最高峰仁宗廟海拔1256米。"驪"在古漢語裡是黑色駿馬的意思。古時山上松柏滿坡,林濤滾滾從遠處看去,鬱鬱蔥蔥,活象一匹奔騰青駿的驪馬立於渭河平原,美如錦繡,所以人們叫它驪山。山上有兩峰,稱東繡嶺和西繡嶺,均滿披青松翠柏,鬱郁蒼蒼。每當夕陽西下,雲霞滿天,蒼山繡嶺塗上萬道紅霞,景色嫵媚動人,酷似一匹"火焰駒",因此,這一美景被譽為關中八景之一--"驪山晚照"。

西安人,你知道關中八景是哪八景嗎?

關中八景之一曲江流飲

4.曲江流飲

碧水盈池萬丈深,輕搖摺扇臥聽琴。

胡姬把盞蠻腰細,士子吟哦筆墨忱。

錦鯉化龍憑好句,魁星點鬥擲黃金。

君王賜酒一杯醉,斜蕩小舟入柳蔭。

曲江流飲,曲江池位於西安市南郊、距城約5公里。它曾經是我國漢唐時期一處極為富麗優美的園林。常年的曲江池兩岸樓臺起伏、宮殿林立綠樹環繞水色明媚每當新科進士及第、總要在曲江賜宴。新科進士在這裡乘興作樂,放杯至盤上,放盤於曲流上,盤隨水轉,輕漂漫泛轉至誰前。誰就執杯暢飲遂成一時盛事"曲江流飲"由此得名。

西安人,你知道關中八景是哪八景嗎?

關中八景之一灞柳風雪

5.灞柳風雪

三春飛絮滾濤來,別淚輕揮莫自哀。

市井徘徊知累苦,書齋消磨造梁材。

左遷可賦滕王閣,戍守猶吟鎮北臺。

帝闕長辭天地闊,東風何處不花開。

灞橋位於西安城東12公里處,是一座頗有影響的古橋。灞河是發源於秦嶺藍谷的一條河,橫貫西安東部,向北注入渭河。早在秦漢時,人們就在灞河兩岸築堤植柳,陽春時節,柳絮隨風飄舞,好像冬日雪花飛揚。自古以來,灞水、灞橋、灞柳就與送別相關聯。唐朝時,在灞橋上設立驛站,凡送別親人與好友東去,多在這裡分手,有的還折柳相贈,唐時就有"都人送客到此,折柳贈別因此"的風氣,為文人騷客所樂道。因此,曾將此橋叫"銷魂橋",流傳著"年年傷別,灞橋風雪"的詞句,"灞橋風雪"從此被喻為"關中八景"之一。

西安人,你知道關中八景是哪八景嗎?

關中八景之一太白積雪

6.太白積雪

若無千古竇娥冤,積雪何須六月天?

八景空留八道觀,四湖高掛四冰川。

飛禽修煉青牛洞,奇葩參禪玉鳳泉。

鬼斧神工誰造化?長庚精魄百千年。

太白山是秦嶺山脈的主峰,位於眉縣、太白、周至三縣交界處。主峰仙台海拔3767米,自然保護區 5.4萬公頃,距西安120千米。太白山得名已久。《水經注》載:"漢武帝時,已有太白山神祠,其神名谷春,是列仙傳中人",《錄異記》載:金星之精,墜於終南主峰之西,因號為太白山。太白山崇高峻 偉,草木繁盛,海拔3000米以上地帶發育有第四紀末冰川。山巔有大爺海、二爺海、三爺海和玉皇池4個高山湖泊,池水清澈,深不可測。由於山高雲淡、空氣稀薄、氣候寒冷,終年積雪不化,即使三伏盛暑,皚皚白雪,仍然莽莽天際銀光四射,其景緻格外壯觀美麗,是譽為關中八景之一的"太白積雪"。

西安人,你知道關中八景是哪八景嗎?

關中八景之一草堂煙霧

7.草堂煙霧

草堂金殿霧雲蒸,五百高僧頌大乘。

心底禪通悟三寶,階前塔聳展八稜。

前生因果豈有信,後世輪迴何為憑?

敢問塵間多少願,佛前冬夜對青燈。

草堂寺位於鍾馗故里秦嶺終南山的圭峰山北麓的戶縣草堂鎮草堂營村。創建於後秦,後秦王姚興迎西域高僧鳩摩羅什於此,率三千弟子一起翻譯佛經。今寺內有建於唐代的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舍利塔一座,塔北竹林內有一井,井中常有煙霧升騰而出,與周圍山崗水氣及草堂寺上空繚繞的香菸混為一體,形成草堂煙霧的美景,為著名的長安八景之一。

西安人,你知道關中八景是哪八景嗎?

關中八景之一咸陽古渡

8.咸陽古渡

朔風漫舞萬旌旄,別淚頻摧楊柳凋。

匹馬征伐西域近,皇恩宣撫吐番遙。

思鄉蔡女嘗為客,種樹左君不事樵。

孑孑艄公看古渡,幾回清夢入唐朝。

"咸陽古渡幾千年"。就是咸陽的渭河渡口,橫貫關中的渭河,從古秦都咸陽旁邊流過。古橋遺蹟,在隱沒百年後數年前重現人間。據咸陽地方誌記載,"咸陽古渡"建築於明嘉靖年間,渡口處建有一座木橋,通隴通蜀,過客眾多,為秦中第一渡。"咸陽古渡"為古長安通往西北西南的咽喉要道,處於十分重要的地理位置。木橋遺址的發現,為研究明清時期西北地區的交通、經濟、軍事,以及渭河流域的橋樑建築提供了一個重要的物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