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記》第二章:教育優先

【原文】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兌命曰:“念終典於學”,其此之謂乎!

《學記》第二章:教育優先


【解釋】

琢:治玉。

建國,建立國家,制訂法律制度。

君民,君長其民。統治百姓。

念,思想觀念,觀點。

兌,讀yuè,通“悅”。

《兌命》是《尚書》中的一篇,傳說是殷高宗相傅說所作,共三篇,今失傳。

終始,始終,一直。

典,經常。

【譯文】

玉石(即使質地很好),但是不經過雕琢,是不能成為玉器的;人們(即使本性善良),但是不通過學習,就不能夠懂得道理。所以,古時候的帝王,建立國家,制定法律制度,統治百姓,無一不是把教育當作首要的大事。《尚書·兌命篇》說:“君王們一定要自始至終堅持一貫的重視辦好學校。”就是這個意思吧!

《學記》第二章:教育優先

【解讀】

優先科學發展教育,是從來沒有偏廢過的國策之一。

第二章強調即便是有先天稟賦的天才,也要重視後天的教育;即便是已經學習有成的人,也要重視終身教育。箇中道理無庸諱言。歷代統治者只要奪得了政權,坐上王座,頭一件記起來的事情,就是教育。

在哪裡實施教育?這個問題已經解決得非常好了。基礎教育學校佈局科學,遍佈國家每一個有孩子的地方。在一個佔了人類四分之一的龐大國度,這是十分了不起的成就。不說各種級別的示範學校,也不說近幾年冒出來的標準化學校,單隻說由志願者們送教上山,送教上船,就十分讓人感動。曾在寒山寺旁的姑蘇河上看到過一條船學校。三五學生,跟著老師咿咿哇哇的方言誦讀,琅琅悅耳的順水風傳來,頗有古韻風習。問道:“這老師月工資多少?”回答:“200元。”

至於上一篇所談到的“在哪裡實施教育”時,提到了應試教育的畸形怪胎——改制學校,那是不在其中的。

問題是允許我們的老師用什麼來教育國民呢?

一位高三把關的政治老師曾經苦笑過:“政治無常理,教案無舊章。”因為,以“為核心”這一類的話是要經常警惕著變更的,否則,在“大講”的氛圍中,即使無人有暇來顧及你這小小蘿蔔頭,也會有某兩位女生到局子裡去舉報你。

一個一輩子教歷史的老師曾經無奈的攤攤手:“不知道講的是什麼?反正教科書上寫的什麼就講什麼吧。”

理科的教材半個世紀了也沒有更新過。所以,初中將理化生三門合併為“科學”,因為沒有老師能夠教,而只好中途作罷;至於半個世紀以來的最新科技成就,在現在中小學課堂上,那是根本聽不到看不到的。等著上了大學再去從頭惡補吧。

今日上天興洲,面對依然“原生態”的天心洲,一席看上去還比較年輕的行政官員空有抱負情懷激情,卻不懂得何為國家規劃,何為科學發展,真是讓人扼腕!

在經濟社會里,建立在國家地區長遠發展目標上著眼於子孫後代生存環境可持續發展的規劃即為法律。法律,不是某個人“一揮手”,規劃就應該成為廢紙,就應該推倒重來而“向前進”的。

《學記》第二章:教育優先

教育部今天開年出臺了20個問題,問計於國民,就是深感教育積弊太多,國家發展所急需的各類現代化人才嚴重短缺,已經在事實上制約了國家經濟建設的發展。在我們這個國家,這是一件可以載入史冊的大事。即使這20個問題中還沒有來得及涉及教材更新的問題,還沒有把“教什麼”的問題提到議事日程上來。

優先科學發展教育,是一定要解決“教什麼”的問題的。無論是終身教育,還是基礎教育、高等教育,“教什麼”的問題不能解決,我們辛辛苦苦熱熱鬧鬧所從事的可能就是“偽教育”呀!

一個在市局擔任過重要職務的朋友,現在“棄教從文”了,做了一名兒童文學作家,專門寫森林王國之類的故事。他說:“從此終身不談教育。”這麼傷心決絕啊,我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